第七十七章 纷乱复杂的局势(1 / 2)
第77章 纷乱复杂的局势
山海卫城,还是老张家饭馆,换了一间雅间,还是那三位御史。
清军杨御史丶钞关吴御史丶巡粮陈御史。
吴御史端起酒杯,志得意满地说:「某与觉华岛水师那边勾兑好了。」
「妥当吗?」
「十分妥当。
觉华岛水师游击金冠丶姚与贤,他俩奉命去三岔河接应。某跟他们十分相熟,这几年他们的生意做得如此红火,全靠某穿针引线。
所以某的话,他们是十二分放在心里。
拍着胸脯说了,绝不会按期去三岔河,只是在海上飘一圈,再打道回府。
督师府问起,就说是海风不对,难以扬帆。海上的事,谁说得清楚。」
杨御史和陈御史得意地哈哈大笑,「好,妙!
如此一来,鲁之申的兵马恐怕过不了三岔河。就算勉强过去了,也成了孤军,早晚被女真兵收拾。」
「他们在三岔河被女真人收拾,我们就可扬眉吐气。届时妙笔生花,上疏朝廷。再去书于师门好友,连枝同气,好好鼓噪一番!」
「定要叫皇帝和那些阉党好好看看,离开我们,军国之事,他们一样也办不成!」
得意了一番,杨御史又想起什麽来,「信送过去了吗?」
「送过去了。
觉华岛水师每月都有一两艘船,悄悄去盖套,与李永芳交易。这几日,正好是去船的日子。」
「与李永芳交易?那可就不只单单钱货交易了。」
「管它什麽交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丘八除了走私货品,还敢贩卖军情赚钱,钱囊里鼓得很!」
「看来以前还是厚待他们了,赚了那麽多,也不知道分润一些给我们!」
「哈哈,怕什麽!
国朝祖制,以文制武。笔在我们手里握着,话由我们说,他们赚多少钱,都绝不敢少了我们的。」
三人欢悦地笑了一会,吴御史为了表功,自得地说。
「为了以防万一,某还托锦州常员外家的船,给那边带去口信。」
「常员外?」
「锦州举人常谷山,做过南京户部主事,跟江南士林缙绅关系密切。
他侄儿常田闻,少有天赋,被送去江南读书,拜在闲适公(叶茂才)门下。
万历四十五年进土,做过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现在是兵科都给事中。」
杨御史眼睛一亮,「那常家可谓是关锦缙绅右族啊!」
吴御史摇头晃脑地说:「没错,在关锦一带,谁都要给常家面子。常谷山又长袖善舞,蒙古人丶女真人都有人脉。
还有此前的辽东诸家,辽西的吴丶祖家等军将世家,或姻亲丶或世交丶或故友常家或走私马匹盐粮于蒙古人,或走私铁器皮毛于女真人,还有两艘船堂而皇之地停在觉华岛水师水寨里,也时常与盖州的李永芳做生意。
觉华岛水师传信不及时,常家的船肯定能送到。
常员外在辽西是出了名的一诺千金丶诚信为本!」
杨御史高兴地连连鼓掌:「好,妙!就是多亏了诸位正义之士,我等驱除奸邪丶匡复正道的大事,才能如此顺利。」
三人兴奋地连干三杯酒,陈御史想起什麽,连忙说:「某昨日听督师府粮台旧识说起,秦皇岛那边的什麽海军,多有异动。
水寨里的船只纷纷出海,延误了粮草转运。」
吴御史和杨御史不以为然,「什麽狗屁海军,以为换个名学就能把他们身上海贼气息去掉?
那些江南调来的海耗子,还有辽东那些水师逃兵,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隔三差五出海。
一会说是出海训练,可除了炸死几条烂鱼臭虾,收获什麽了?
一会又说去解救被陷辽民,装了几船衣衫槛楼跟的叫花子回来,斩了几颗女真首级?」
「是啊,水师操船扬帆,动辄火炮,不要钱啊!那些火药炮子,值几十两银子,轰隆一声听个响。
早知道我当初就该谋个军器监丶火药局的差事,这钱也太好赚了!」
两人的话让陈御史放宽了心。
「两位仁兄说得对!
这些海贼逃兵,就是在换着法报损贪墨银子。我看啊,关键是海上赚钱的门路被觉华岛水师,还有常家等右族把持着,插不上手,只好动这些歪脑筋。」
吴御史呵呵地说:「赚钱嘛,不寒。就比如我们十年寒窗苦读,千里辛苦做官,为的什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