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三章 滴水不漏的老狐狸(1 / 2)

加入书签

房可壮确实是一只老狐狸。

过了十几日,淮安丶泰州丶通州三盐课提举司大小官吏,以及下属的二十一家盐场的监盐副提举丶吏目丶盐仓大使丶副使,合计二百九十七人,外加涉案的盐卒打手丶家仆家丁一千六百五十二人,悉数押解到扬州。

分开审理,不少人很快就受不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刑讯方式,一一开口。

一人丶十人丶一百人,很快两淮盐政案就像几百只屎壳郎齐心协力推出的一大团屎,越滚越大,越滚越臭。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大小官吏二十一人被悉数拘押,都转运盐使于慈林到案。

两淮盐法道御史衙门大小官吏七人被拘押,盐法道御史苗真秀上疏自请其罪。

扬州知府户房案首丶书办等胥吏,被全部抓光,其馀检校丶照磨丶经历丶知事丶推官丶通判丶同知十有七八都被拘押,其馀的都停职待勘!

扬州知府穆天贵到案。

其馀检验所丶巡检司丶江都县丶泰州丶通州丶盐城丶高邮州,大小官吏被抓六十一人。淮安府自知府孙吾省以下一干官吏,五十九人待勘。

两淮盐政被横扫一空,扬州府也几乎被抓空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招供,一向官声清廉的房可壮逐渐显露出来。

可他一点都不慌,面对魏忠贤当堂质问,他应答如流。

办案经历问:「淮安盐课提举司提举汤远鹏派经历顾开林,于天启三年冬十月,天启四年腊月,分别押解纹银六万两和七万一千两,送至高邮清水潭水驿,交予你府上的管事房九。」

房可壮不慌不忙地答:「魏公公,堂上,本府的管事有四位,但绝没有叫房九的。倘若不信,魏公公直管派人去,里外仔细清查。」

魏忠贤瞥了办案经历一眼,经历连忙禀告:「督公,汤远鹏信誓旦旦说是他与房可壮沟通好的,顾开林也招供房九就是房可壮从原籍带来的族人。

此前房可壮巡视淮安时,还聚在一起喝过好几次酒,故而认得,所以才放心把几万两银子交付于房九。」

房可壮激动地争辩,「诬蔑!这是赤裸裸的诬蔑!

我是与汤远鹏丶顾开林认识。

本官是两淮巡盐御史,时常要到两淮三分司各盐场巡视,自然认识他二人。

本官喝过两人请的酒,也应两人之邀,去过风月场合,但绝没有收受两人的贿赂!

不仅如此,本官在天启三年还上疏弹劾过汤远鹏和顾开林。没错,肯定是两人记恨本官,故而诬陷本官,要拖本官下水!」

振振有词。

苗可秀和真永曾对视一眼。

真是一只老狐狸。

天启三年,房可壮上疏弹劾汤远鹏丶顾开林等人的奏章,属于罚酒三杯的范畴。现在看来,可能是房可壮未雨绸缪,为将来有事发生,便于推脱。

这个家伙,居然想得这麽远,安排得这麽周全。

魏忠贤不置可否,示意办案经历继续。

「泰州盐课提举司提举宋升阳招供,天启三年秋九月,天启四年秋十月,他奉于慈林之命,派吏目王易泰分别押送纹银四万六千两,五万二千两渡江送至江阴高家老店。

在那里交付于你家管事房九...」

房可壮更加理直气壮,「本官说过,我府上没有房九此人,定是他人捏造的。至于江阴高家老店,本官更是前所未闻。

没错,本官在天启四年也上疏弹劾过宋升阳,是他怀恨在心,诬陷本官...」

又撇得乾乾净净。

办案经历捧着卷宗继续说:「扬州通判陈惠利招供,他奉扬州知府穆天贵之命,从你手里取得五百份盐引。

为了能拿到现盐,你还叫你家仆人张奇石陪着他,到泰州盐课提举司亲自提盐...」

房可壮脸色未变,正色答辩:「朝廷定制,只有都转运盐使司能依照盐引批出盐来,本官身为巡盐御史,只有巡视盐政职权,根本签不了盐引,也批不出盐来。

到本官手里拿盐引,无稽之谈!

本府确实有位家仆叫张奇石,不过他年初就回原籍。不过为了证实清白,本官可修书一封回原籍,把他即刻唤回来,当堂对质。」

...

办案经历问了六件案子,房可壮答得滴水不漏。

可以说他有失察之责,但是要说与于慈林丶穆天贵等人,勾结盐商,侵吞产盐,贪墨盐税,那真没有确凿的证据。

魏忠贤眼睛眨了眨,突然问:「房御史,听说你在扬州城所居的府邸,是江都数一数二的园林大宅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