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 君臣互相玩心眼(2 / 2)

加入书签

「太仆寺的钱袋也空了?」

「皇上,是的,太仆寺也空了。」

朱由校转头对众人说:「你们再想想,哪里还有银子?我们总得想法给户部凑一些,应对眼下的难关!」

大家算是听明白了,皇上搁这里跟我们装呢!

哪里有银子?

现在大明上下银子最多的就是内帑!

你还到处问,哪里还有银子!

跟你爷爷一样吝啬啊!

崔景荣心里有点急,火拱到这个地步,就差一点点能引到内库上。

可是怎麽把火引过去?

皇上这个态度,摆明就是对大家说,我不想出这笔银子!

谁要是这个时候跳出来说,皇上,内帑不是刚入帐两百万银子,请拿出来救救急吧。

那他就等着承受皇帝的怒火吧。

到时候京师文武百官的俸禄都发了,你却丢了官,甚至可能被破了财恼羞成怒的皇上寻个藉口削籍流配,那不亏大了?

在座的谁愿意如此大公无私地挺身而出?

崔景荣瞄了一眼,没有发现一人。

朱由校在座椅扶手一拍,「啊呀,大明财政丁吃卯粮,居然窘困到了这个地步。

遥想当年,太岳公论及大明财政丁吃卯粮等种种弊端,真是历历在目,犹在耳边。

不改不行啊,再不改今天是百官们没俸禄吃饭,明天可能是朕要坐在五凤楼上喝西北风了。

必须要改。李尚书,」

李起元应道:「臣在!」

「户部奉诏颁布的财赋改革方案,要尽快落实。要是去年就力行此案,也不至于落得今日之困局?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户部力行此改革方案,要是有困难,朕就叫制置司财政厅,对,制置司度支局升级了,改成财政厅,朕让毕自严主持。

他是理财国才,李尚书是知道的。届时他带队来协助户部工作,你大可放心。」

朱由校侃侃而谈,众臣却越听越不对。

皇上,我们刚才还在讨论户部缺银子,想法子从哪里给户部找银子补窟窿,怎麽又聊到户部的财赋改革方案上?

崔景荣心里更急。

都兜了半天,眼看东城陈荣安用一家性命点起的熊熊大火,被一番捣腾,在紫光阁只剩一点火苗子了,居然还没有把火点到内帑上。

给几位同党使劲递眼色,可他们却视而不见。

用自己的前途去换你的正道大义?

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崔景荣气得心里的火噗噗地冒。

今天开会的级别比较高,最低都是左侍郎和左右副都御史,他的心腹亲信一个都没资格列席。

在座的同党都算是盟友,合作夥伴,不听崔景荣招呼,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听到朱由校跟李起元就财赋改革方案越谈越深入,崔景荣更急了。

户部财赋改革方案,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它也是这次风波的狙击目标之一,不能让它实现!

趁着朱由校端起茶杯喝茶的空隙,崔景荣开口道:「皇上,臣听说天津和登莱还有一笔银子,是不是可以挪来用一用?」

朱由校放下茶杯,盯着崔景荣,目光深邃,让崔景荣有些心虚。

自己说得没错。

天津和登莱是有一笔银子,可那是待解给关宁的,皇上你肯定不愿意挪用。把所有的去处都堵死了,那你不是只有从内帑支出吗?

迎着朱由校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崔景荣越看越心虚,总觉得哪里不对。

他强撑着露出微笑,转头扫了一眼,看到毕自严丶李起元丶袁可立眼神里的戏谑,心里轰地一声炸开。

完蛋,老夫中计了!

这时,有内侍在正阁外禀告:「皇上,锦衣卫都指挥使郭明振丶保安司指挥使梁之栋求见,说有紧急要事上禀。」

「传。」

「遵旨!」

阁室里寂静无声,崔景荣却觉得自己的心跳如雷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