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闻发布会 骂声一片(2 / 2)
她晃了晃录音笔,「您不担心反垄断调查吗?」
彭磊不慌不忙地整理着袖口,这个动作让他赢得了三秒思考时间:「艾玛,1995年好莱坞用《未来水世界》的惨败教会我们一个道理..」
他环视全场,「在全球化浪潮下,要麽联手出海,要麽各自沉船。」
上影集团任中伦突然插话:「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中国电影国家队』。」
他笑着看向其他几位老总,「就像航天工程一样,集中力量办大事。」
光线王长田接过话题:「其实好莱坞六大也有联合投资的历史。」
他看向艾玛,「《珍珠港》不就是迪士尼和派拉蒙合作的吗?」
华谊王中军突然语出惊人:「说到垄断,我倒想问问..:」
他指向艾玛,「为什麽迪士尼能收购难为?」
这个反击引得现场中国记者一阵掌声。
彭磊抬起双手示意安静:「各位,今天的重点是创作。」
他切换PPT,展示出《地心引力》的概念图,「我们更关心如何把中国航天人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发布会结束后,彭磊被记者团团围住。
艾玛·斯通最后追问:「彭先生,您不担心好莱坞的抵制吗?」
彭磊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说:「当《功夫熊猫》用中国元素赚走6亿美金时,我们学会了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记者会结束不到两小时,新浪娱乐头条已经挂出《3.2亿美金!中国电影开启「航母时代」》
的爆款标题。
网易新闻紧随其后发布专题《七问归墟影业:是豪赌还是变革?》,评论区瞬间涌入上万条留言。
「卧槽!这投资够拍100部《非常勿扰》了!」
这条来自网友「电影爱好者小张」的评论三小时内获得2.3万评论。
而豆瓣电影小组里,资深影评人「暗夜骑士」发起了激烈讨论。
「《2012》全球21亿美金,《飞屋》7亿美金,彭磊确实有资本玩大的。
网友「胶片人生」回复道。
「但那是好莱坞工业体系!」
网友「文艺青年老李「立即反驳,「国内连个像样的特效公司都没有,钱都送给老外了吧?」
此时,香港某影视公司会议室里,几位业内大佬正围着电脑看新闻。
「你们注意到没?」
皇英娱乐杨受指着《好莱坞报导者》的英文报导,「派拉蒙只签了保底,没参与投资,说明什麽?」
「明摆着不看好呗!」
寰亚电影林总冷笑道,「老外精着呢,拿个发行权稳赚不赔,风险全让中国人担。」
中传大学教授周黎明在微博发表长文:《3.2亿美金背后的产业雄心》。
文中写道:「当我们在讨论值不值时,彭磊想的是能不能』一一能不能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
该文迅速被官媒转载。
央视《对话》栏目连夜邀请专家研讨。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激动地说:「这是中国电影从模仿到原创的关键一跃!航天局支持丶影院渠道丶制作公司,这是真正的资源整合。」
某知名影视主「电影侦探」发布深度解析视频,画面定格在合同细节。
「注意看!『女娲系统专利归中方所有,这才是战略级布局!」
评论在下面就要刷屏:「格局打开了!」
与此同时,某财经大V「冷眼观娱」发表万字长文《警惕电影大跃进》,文中列举了《无极》
《赤壁》等大制作失败案例。
「没有成熟的工业基础,巨额投资只会养肥海外特效公司。」
在南方周末评论区,点赞最高的留言写道:「有这钱不如建希望小学!中国还有那麽多贫困山区..」
这条评论获得1.8万支持。
某知名论坛上,网友算了一笔帐:「1.2亿美金≈8亿人民币≈400所希望小学≈10万贫困生全年餐费。」
跟帖中有人反驳:「按这个逻辑,世博会也别办了?」
《好莱坞报导者》最新文章称:「中国正在复制我们的制片厂模式,但他们的政府背景令人生畏。」
文章特别提到航天局的参与,暗示这可能涉及技术转移。
东京某动画公司紧急召开董事会,会议记录显示:「必须加快与上海三石数字的合作谈判。」
韩国CJ娱乐代表在社交媒体发文:「中国同行证明了亚洲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配图是《山海经》概念图,但三小时后该帖神秘消失。
在朝阳区某影院门口,刚看完《飞屋环游记》的观众被记者拦住。
「7亿美金?」大学生小王瞪大眼睛,「够我活十辈子了!不过...」
他晃了晃电影票,「要是能拍出中国人的《太空漫游》,我肯定十刷!」
带着孩子来看电影的刘女士则担忧:「现在电影票越来越贵,这种大片岂不是要上百块?」
而在中关村某科技公司,工程师们正在热议:「你们说女娲系统用的会不会是国产GPU?」
「要是真能突破渲染技术,我立马跳槽!」
这场始于电影投资的讨论,已经演变为关于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全民思辨。
正如《人民日报》深夜发表的评论所言:「3.2亿美金买的不是票房,而是中国电影走向深蓝的船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