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未雨绸缪的使命(求支持)(1 / 2)
7月15日上午10点,成都香格里拉酒店翡翠厅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
厚重的窗帘将盛夏的烈日隔绝在外,会议室长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蜀绣桌旗,与彭磊带来的高科技设备形成奇妙对比。
「林厅长,这是我们设计的西岭雪山拍摄基地方案。」彭磊将一叠装订精美的资料推向对面的SC省文旅厅厅长林涛,「预计需要一个月搭建期。」
林涛翻开文件,金丝眼镜后的眉头渐渐紧锁:「一个月?彭导,那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审批流程...」
「我们只需要山脚废弃的林场。」彭磊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轻点,3D投影立即在桌面展开,显示出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的可拆卸建筑群,「所有材料采用最新环保复合材料,拍摄结束后可以百分百回收。」
中影集团制片部总监韩冰适时插话:「林厅长,这个项目已经获得总局特批。」
他取出一份盖着红章的文件,「届时央视纪录频道会全程跟拍,对四川旅游宣传是难得的机会。」
林涛突然问道:「听说你们还申请了军用直升机?」
「只是两架,」彭磊微笑着调出新的示意图,「用于航拍雪线变化。」
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峨眉电影制片厂厂长陈力气喘吁吁地闯入,腋下夹着的公文包还滴着雨水:「实在抱歉!刚接到省委宣传部紧急电话。」
他掏出手帕擦了擦汗湿的额头,「彭导,您要求的群众演员招募方案有个问题...」
「是报酬标准不够?」艾玛迅速翻开记事本,「我们可以上调20%。」
「不是钱的事。」陈力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茶水猛灌一口,「您要求当地所有群众演员必须完成40课时地震逃生训练,这...这和拍电影有什麽关系?」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彭磊的手指在实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叩,发出沉闷的声响:「《2012》有大量灾难场景,我们需要最真实的应激反应。」
他的目光转向窗外阴沉的天空,远处隐约传来雷声,「而且,多学点自救知识总没坏处。」
林涛突然合上文件:「彭导,听说您还联系了省地震局?」
「只是技术谘询。」彭磊示意艾玛播放一段视频,画面中是正在测试的微型地震模拟平台,「为了确保特效场景的科学性。」
陈力凑近屏幕,突然瞪大眼睛:「这不是普通道具!这分明是...」
「中科院淘汰的旧设备,」彭磊平静地打断他,「我们改装了一下。」
服务员进来添茶,暂时打断了谈话。雨点开始敲打窗户,彭磊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轻声说了句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的话:
「四川上次大地震是什麽时候?民众的防灾意识,该更新了。」
........
7月18日,西岭雪山海拔3200米处。
刺骨的山风裹挟着冰碴呼啸而过,摄制组成员们裹着厚重的防寒服艰难前行。
摄影师艾伦·马克的金发上结了一层白霜,他喘着粗气放下沉重的设备箱:「这地方根本不适合拍摄!气象数据显示云雾天气占全年80%,设备运输成本会翻三倍!」
彭磊却蹲下身,手套褪去一半,抓起一把暗红色的土壤在指尖捻动:「看这个土层结构。」
他将土壤举到阳光下,细碎的云母片反射出奇异的光芒,「和剧本里描述的震后地貌一模一样。」
地质顾问李教授闻言凑近,山羊胡上还挂着冰珠:「确实...这种赤红壤混合石英砂的特徵。」
彭磊轻描淡写地指向远处一道山脊,「李教授,如果发生7级以上地震,这个坡度的山体会怎麽滑动?」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骤然睁大:「会形成阶梯式崩塌,就像1976年唐山...」
他突然噤声,警惕地环顾四周,「彭导为什麽突然问这个?」
远处传来机械轰鸣声,三辆迷彩军用卡车正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爬升。
负责协调的军官手持对讲机,声音在寒风中时断时续:「演习方案再确认...重点...学校医院...疏散路线...」
助理艾玛裹着加拿大鹅羽绒服小跑过来,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老板,我们真要在这冰天雪地里拍夏季戏份?演员们会冻僵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