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拍摄丶杀青(1 / 2)

加入书签

当晚,彭磊回到位于伯班克的小公寓,钥匙在门锁里转动的声音格外清脆。

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尚未散尽的咖啡香气。

早上匆忙出门时忘记洗的马克杯还放在茶几上,杯底残留的咖啡渍已经乾涸成深褐色。

彭磊脱下西装外套随手搭在椅背上,领带松垮地挂在脖子上。

公寓很小,但胜在采光良好。此刻,落地窗外整个洛杉矶的夜景尽收眼底。

万家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远处好莱坞山上的标志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彭磊走到书桌前,台灯的光晕下,《鬼影实录》的拍摄计划摊开在桌面上,纸张边缘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

他拿起红色马克笔,在墙上的日历上郑重地画了一个圈——明天,1月25日,开机日。

笔尖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这个简单的动作让他想起小时候第一次拿起动画笔的触感,想起在北电熬夜赶作业的无数个夜晚。

想起迪士尼实习时,马克办公室里那份800万美元的合约。而现在,他即将亲自执导自己重生后的第一部电影。

彭磊走到窗前,玻璃上映出他略显疲惫却神采奕奕的脸。

他端起咖啡杯,杯中的黑咖啡早已凉透,但他还是轻轻晃了晃,看着深色的液体在杯中划出细小的漩涡。

窗外的城市灯火像是无数个正在发生的梦想,而他的,终于也要成为其中之一。

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想起今天在片场,场务助理叫他「彭导」时的语气。

这个称呼让他既陌生又熟悉,在前世,他等了二十年都没能等到别人这样称呼他。

咖啡杯被放回桌上,发出一声轻响。彭磊转身走向衣柜,开始准备明天要穿的导演马甲。

这件深蓝色的工装马甲是他特意为开机日买的,口袋里可以装分镜表丶场记板和备用电池。

在这个重新洗牌的人生里,他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张王牌。

不是预知未来的记忆,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而是真真切切地站在摄影机后面,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部作品的机会。

窗外,一架飞机拖着红色的尾灯划过夜空,像一颗移动的星星。

彭磊站在窗前,深吸一口气。明天开始,一切都将不一样了。

………

2006年1月25日,清晨7:30,洛杉矶的天色还未完全亮起。

彭磊站在华纳兄弟17号摄影棚外,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雾。

他裹紧了深蓝色的导演马甲,看着墙上那张皱巴巴的预算表——2万美元,基本是自己全部家当。

「彭导!」场务艾玛小跑过来,鼻尖冻得通红,「演员们都到了,但女主角的化妆师临时加价,说夜戏太多,要额外补贴。」

彭磊皱眉,这部伪纪录片风格的恐怖片,80%的镜头都依赖手持摄像机的自然光拍摄,夜戏是不可避免的。

他低头看了眼腕表,距离计划开机时间只剩30分钟。

「给她加200美元,钱我另外打入进来。」他最终说道。

艾玛欲言又止,但还是点点头跑开了。

彭磊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摄影棚的大门。

…………

十七号摄影棚内,昏黄的应急灯在钢架结构的天花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二十二名工作人员像工蚁般穿梭在简陋的布景间,调试着租来的二手设备。

场记汤姆正用胶带标记演员走位,胶带撕拉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地里格外刺耳。

摄影师杰克蹲在三脚架旁,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台老式手持DV的镜头。

这是他们唯一的专业设备,还是从器材店押了彭磊的手表才租来的。

莎拉·米勒蜷缩在摺叠椅上,廉价戏服的袖口已经起了毛球。旁边是和他搭档的汤姆,正一脸疲惫的喝着咖啡。

这两个刚从加州艺术学院毕业的新人,此刻正神经质地咬着拇指指甲,反覆默念着剧本上那句「房子里有东西」。

莎拉的膝盖上摊开着满是笔记的剧本,某页边缘还沾着昨夜速溶咖啡的褐色污渍。

彭磊的皮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所有工作人员像听到军号般停下动作。

「十天,每天十四个小时。」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摄影棚里激起轻微的回音,「我们没有重拍的资金,每个镜头都必须一条过。」

监视器的蓝光映在彭磊脸上,将他熬夜的黑眼圈照得发青。

他调出昨晚修改的分镜图,那些潦草的手绘线条勾勒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序列。

凌晨一点,女主角的床单会毫无徵兆地隆起,仿佛有看不见的人正缓缓爬向她。

「莎拉,」彭磊突然点名,吓得女演员一个激灵,「床单那场戏,我要真实的生理反应。」

他走近两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汽车遥控器,「开拍前不会告诉你具体时间。」

莎拉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所以是...真的会突然动起来?」

「当然。」彭磊嘴角扬起危险的弧度,「道具组在床垫下装了气动装置。」

他没说的是,这个装置其实是他用汽车警报器改装的,触发开关就藏在他的裤袋里。

场记板啪地合拢。在刺目的打光板照射下,莎拉惨白的脸色看起来像个真正的灵异事件受害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