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二章 似是故人来(2 / 2)

加入书签

大夫指了指诊桌前的凳子:「坐。伸手,我先替你号号脉。」

林学礼坐下,伸出右手放在脉枕上。

大夫的手指搭上他的脉搏,看似在诊脉,实则两人快速而低声地交谈起来。

「青狐同志?」

林学礼确认道。「是我。」

「你好,我是张建良。」张医生刚刚说出这几个字,林学礼脸色猛地一变。「您是华先生?想不到,居然会是您来接替老钟的工作。」

张建良眼神之中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华先生,您不要误会,我跟廖承志廖先生是好友。」

「上次将裁缝送去港岛就是由廖先生安排的,就连特派员夜枭在港岛转至广东的行动也是在廖先生安排下进行的。」

也难怪林学礼如此激动,眼前这位张建良大夫可是他慕名已久的人物。

此人原名华克之,苏省宝应人,其父是晚清时期的秀才,他自小崇尚正义,熟读中山先生着作,立志救国.

他是国立中央大学最年轻的部长,曾经深受果党重用。

四一二事件爆发,他带头反对果党暴政而被捕入狱。

其后老头子派人前来劝降,他却以诗明志:」可绝六亲求民主,不为五斗事暴君。」

这首诗令得老头子大怒,本想将其就地击毙,幸好当时国立大学校长兼教育部次长段先生为其求情,后来又有同仁出面营救,这才将其从金陵老虎桥监狱救出,送到后方。

民国二十二年,福建事变失败之后,华先生认定唯有刺杀老头子才能推动革命。

于是他们在沪市法租界「危楼」中聚集志士,共谋救国大计。

之后决定在金陵成立「晨光通讯社」,以记者身份接近对方。

华克之化名胡云卿任社长,孙凤鸣则假扮成记者,负责行刺。

民国二十四年11月1日,果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委员集体合影之际,孙凤鸣原定目标未出现,他转而向副总裁汪某人连开三枪。

汪某人当即重伤倒地,孙凤鸣则当场牺牲。

事件震惊全国,戴老板奉命彻查。晨光社成员多数被捕遇害,孙凤鸣之妻崔正瑶亦惨遭杀害。

华克之被迫流亡港岛,次年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公开宣称目标本是老头子,只因其未出场才改击汪。

国府高层无比震惊,随后悬赏十万大洋捉拿华克之。

自此,他便化名张建良,负责港岛地区情报工作。

直到最近老钟被抓,组织上需要一个对沪市情况相对熟悉的人主持营救并且负责沪市情报工作。

由于他对金陵以及沪市等地比较熟悉,组织上再三讨论之后,决定由他代替老钟的职位。

因为即便是能顺利的将老锺救出来,他的身份已经暴露,不再适合副组长的职务。

听完林学礼的话,张大夫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

「青狐同志,你提供的关于『雪莲』被捕和后续情况,组织收到了。」

「组织上希望你最近不要参与任何行动,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做。」

「对了,『雪莲』怎麽样了?有消息吗?」

林学礼道:「暂时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但被严密关押。」

「上次事情后,特高课转移了关押地点,我们正在全力追查。」

张大夫摇了摇头,「不要追下去了,你要立刻切断所有非必要横向联。」

「是。」林学礼毫不犹豫。

张大夫的手指依旧搭在他的脉搏上,仿佛在仔细感受,声音却低如耳语,「沪市的情况你比较熟悉,我有个任务想交给你负责。」

「您说吧,我一定做到。」林学礼沉声说了一句。

张大夫低声说道:「我看过报告,你们暴露的非常奇怪,你现在的任务是调查出卖『雪莲』和老锺同志的叛徒线索,此人级别不低,危害极大,必须尽快清除。」

「明白!」林学礼感到肩头压力巨大。

「这是新的联络方式和安全屋地址,只看一遍,记在心里。」张大夫极快地报出了一串信息和代码。

林学礼凝神记忆,瞬间烙印在脑中。

「记住,青狐,」他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你是找出叛徒的关键希望。」

「雪莲的事情千万不能发生第二次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