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你不必在意,因为你不会成为我的丈夫或朋友(2 / 2)
看到如此多人站出来为汪晶说话,再结合前天的新闻,汪晶『电影救星」的舆论形象,正在逐渐丰满。
甄紫丹本以为自己的言论,不只是受到业内人士的追捧,至少还应该在网际网路上受到广泛讨论才对,毕竟叶师傅在内地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汪晶那两部电影也足够烂。
他都已经让手底下人准备好了发言稿。
确实很快就等到了两地各大权威媒体的采访邀约,但采访内容跟他想像的有些不同。
甄先生,同样作为受到汪导恩惠的港星,您这样嘲讽老前辈,是不是有些不讲武德?」
甄紫弹气的当场打了一套咏春。
我特麽受那死胖子什麽恩惠了?我以前想让他带我玩儿,他也不带啊!
在助理的帮助下打开了看片儿网,看完后陷入了沉思,最后发出一声叹息。
「十万万影迷将会记住这沉痛的一天,这是华夏电影烂片当道的开始!」
礼尚往来和众志成城。
都是华夏人绕不开的两道槛,王曜借用前人的智慧,将汪晶的票房和口碑往上提了提。
看到票房增长,王曜很高兴,但不至于太高兴,因为电影质量决定了后面很难出现什麽奇迹,
群众的热情是会消耗的,两部加起来最后能达到两亿票房,那就算是重大成功了。
但趁着这个热度,可以继续推行后续计划了。
8号,藉助『我很喜欢」这个话题,当天两部票房又稳定到了2000万以上,几乎蝉联当日的华语票房冠军,《阿凡达》跟个怪物一样,现在每天还两三千万票房。
但汪晶也算是抗阿先锋了,两部加起来票房也能跟《阿凡达》摆摆手腕儿,在『电影救星』和『抵抗西片』的光环下。
看完电影想骂人的观众们,也没有太为难汪晶,所以口碑竟然还有些回暖。
尤其是亲子赛道的观众,家长甚至给出了不少好评,觉得《未警》很有教育意义,至于《美密》虽然有些低俗,但整体还不错。
9号,《喜羊羊2》的剧组礼尚往来,在看片儿网发布了恭贺《未警》2日票房破3000万的海报,海报画的不错,把喜羊羊和刘德桦角色的风格融合画到一起。
主创特意给汪晶发了个条简讯,说感谢汪晶给喜羊羊提供了一些科幻风格方向的拓展。
随后媒体又放出了一批关于汪晶电影的宣传,这次是采访一些明星的影评,前天主创们劝观众别看,昨天港圈集体感恩。
今天汪晶的朋友圈们则开始公开调侃,劝观众理智,因为真的没那麽好看。
但有一位的采访,半天时间内热度就压过了电影宣发的热度。
正是《美密》主演阿sa的好闺蜜/队友阿姣,因为之前的事情已经消失在公众视野快一年了,
这次她的出现结合瞿受之前的话题,瞬间就转移了重点。
记者问阿姣这一年都在千什麽,是否因为上次风波退出娱乐圈,
阿姣的回覆很简单也很强硬「这一年我遭受了很多非人的骚扰和攻击,所以躲起来去思考了很多问题,看了一些纪录片和书,前些天看到瞿受女士的事件后,才慢慢想明白一些道理,以前是我太傻,把爱当全部了,
你问我会不会退出娱乐圈,我很明确的告诉你,不会,
因为这是我热爱的事业,爱情是靠不住的,尤其是会拍照记录的爱情,很多人觉得我不知羞耻,之前事情发生时,我也痛恨我自己的软弱。
但在瞿受女士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爱没错,记录可能也没错,是人的错,我这一年看了大量关于女性遭受到暴力和侵害的纪录片,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一旦出现这类新闻,外界的评论就会有一种声音。
说这是女孩子一辈子的阴影,一辈子都毁了,该怎麽活啊。
甚至很多影视剧也都在表达这类受害女性似乎只有通过死亡去证明,仿佛没有贞洁的女人就不该活着。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麽是受害者不该活着?不应该是罪贩该带着一辈子的阴影遭受到制裁吗?
不应该是罪贩被钉在耻辱柱上遗臭方年吗?
后来我看了一本书,里面讲有个观点,叫做『受害者有罪论」,比如女性遭遇骚扰,却被指责穿着暴露或深夜出门,职场霸凌受害者被质疑性格软弱或不会处事。
以「完美受害者」的标准去要求受害者,忽视人性的复杂性如恐惧丶震惊导致的应激反应,用上帝视角苛责受害者。
用因果论混淆是非,对受害者造成的二次伤害,不仅承受身体或心理创伤,还要承受舆论指责,放大耻辱感丶自责感,甚至导致极端寻短见现象。
这种言论的危害,是在纵容加害者,削弱社会正义,当大家将重点放在『受害者错在哪」,就会淡化对加害者法律责任的追究,弱肉强的丛林法则。
我觉得这种言论就是在茶毒社会价值观,传递『弱势即有罪」『完美才有理」的扭曲逻辑,在剥夺我们普通人维护自身权利的底气。
还会让大家不敢帮助他人丶不敢维护权益,最终人人自危。
所以我希望所有正在或者已经遭受不幸的受害者,无论男女都应该积极的站出来维护自身权益,该接受审判的是罪贩。
而且我觉得世界上并不存在贞洁这种东西,如果有也只能是道德层面的,在一场贩罪中,失去贞洁的也一定是加害者,他们的行为就已经失去作为道德贞洁的资格了。
瞿受女士的行为,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面对加害者,她勇敢淡然的表现出了『我不在乎,我以后会好好活下去」的态度,给了我很强的力量。
所以我今天才有勇气出现在镜头前。
不必再试图用贞洁的锁来审判我,除非你也是一个加害者。」
但凡与贞洁沾边的话题,就会引起人类的兴奋。
因为道德伽锁对于人性的规训,造成了所有人的集体杏压抑。
尤其是在华夏,当一个女人说出不在意贞洁的言论时,那毫无疑问是在挑畔所有人。
凭什麽大家都在忍耐压抑,而你如此厚颜无耻的大放词?
这不公平。
于是阿姣的采访言论,很快就在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形成舆论风暴,不得不说,相机门的加持太重了,对于这种有实锤的关联人物,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站上道德制高点进行击。
这个话题的热度,将原本已经压下来的瞿受话题一起带了出来,形成了更大的话题,几乎一下子就压过了汪晶这些电影圈的小众话题。
还是社会话题对娱乐话题的碾压。
不过也变相的,让关于汪晶的电影话题受到了更多泛流量的关注,原本第三天应该腰斩的预售票房,竟然从下午开始有回升的迹象。
边际递减效应在传播学中,也可以用存量和增量来比喻。
注晶这一周的话题,儿乎算是影响了全部有可能看电影的存量用户,所以不管后面再有什麽操作,这部分的存量用户也不会增加。
除非有一个更大的话题,给存量用户带来增量,阿姣的这番言论就是这个效果,很多不关注电影,只关注八卦甚至道德的网友。
第一时间以为阿姣参与了这部电影,然后间接去了解到了汪晶『电影救星」的内容,这部分也会带来转化,这就是传播增量。
也是所谓的破圈,因为只有破圈,才能扩大市场或者话题。
但舆论讨论的核心还是没有变化。
那就是『贞洁之争」。
阿姣的话获得了许多人的赞同,但自然也会遭到更多人的反对,毕竟事关贞洁,无论男女都是利益相关者。
这时候大家就会放弃理中客,而主观的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立场,然后反驳对立的立场。
下午五点,大多数人下下班的时间,话题再次升级,
因为阿姣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帖子。
你不必在意我的贞洁如何,因为你不会成为我的丈夫或朋友。
如果之前的采访是客观的表达论点。
那麽这条微博,毫无疑问是在主观表达态度了。
原本就动荡的海面,再次掀起风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