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209【赌注】(1 / 2)
第210章 209【赌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对于两淮大地来说,太和二十年的春天充满无限的生机。
经由江苏布政司提请丶吏部核准,原仪真知县章时升为扬州府通判,成为薛淮的得力臂助。
此外府县两级的官员缺额也已填补,王贵丶郝时方丶孔礼等最早一批追随薛淮的官吏相继得到任用。
扬州新政和两淮盐政改革同步进行,多年积弊逐步清除,盐业协会的章程不断完善,民间商贸在这座漕运枢纽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正月十九的午后,府衙同知厅。
靖安司掌令叶庆向江胜颔首致意,迈步而入。
「叶掌令来了,请坐。」
薛淮放下手中正在审阅的各县春耕事项,起身微笑相迎。
在薛淮来到扬州之前,叶庆从未这般频繁地接触地方官员,他更习惯隐藏于暗处,不动声色地监视着民间动向,然后整理成册呈送京城,通过韩佥之手转呈天子。
这本就是靖安司成立的初衷,他们只需忠心耿耿地担任天子的耳目。
但是这大半年来,叶庆逐渐习惯行走在阳光之中,府衙官吏时常能见到他,对他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恭敬畏惧,到如今敢于笑着行礼问好,叶庆觉得这种感觉其实也蛮好。
至于和薛淮走得很近这件事,叶庆心中并无排斥亦不担忧,毕竟这是韩佥的交代,确切来说是天子的安排。
「薛大人。」
叶庆略显凝重地说道:「济民堂背后必有高人。」
距离徐知微下毒之日已经过去十天,靖安司一直在暗中追查济民堂的秘密以及徐知微提到的姑姑,然而他们没有查到多少有价值的线索,这济民堂仿佛不存在阴暗的一面,它在江南各地的口碑极好,连杭州知府都公开表态治下有济民堂当引以为傲。
「意料之中。」
薛淮平静地说道:「此事不必着急,只要徐知微还在我们手中,对方早晚都会暴露踪迹。叶掌令,之前拜托你的那件事可有进展?」
叶庆道:「当时你开口之后,我便命人以最快的速度传信京城,韩都统对你的事情素来关注且上心,相信很快就有回覆。」
「那太好了。」
薛淮道谢,又问道:「不知徐知微的两名随从现在藏身何处?」
叶庆闻言感慨道:「那两人身手高明,我的人不敢盯得太紧,目前只能确定他们藏在泰兴城内。」
薛淮稍稍思忖,缓缓道:「看来对方确实很能沉得住气,或许我们可以转换方向,从扬州济民堂的帐目入手。我始终觉得济民堂的银钱来源是个突破口,若是能发现其中的破绽,或许可以进一步揭开这家善堂的真面目。」
叶庆点头道:「好,我马上安排人去查。」
两人又密谈了小半个时辰,叶庆才起身告辞,薛淮亦派人去和谭明光说一声,随即离开府衙返回官邸,江胜和齐青石等人紧密护卫,丝毫不敢松懈。
官邸这边外松内紧,白骢和岳振山带人布置出一道道层次分明又戒备森严的岗哨,尤其是薛淮的住处以及东边那座小院,可谓一天十二个时辰巡查不间断,暗哨更是轮班盯着。
薛淮在墨韵的服侍下梳洗更衣,然后独自走进那座小院。
早春时节,空气依旧清寒,院中已有零星绿意出现,只是这点绿意无法掩盖此地沉寂的气息。
徐知微便住在这里。
名为休养,实为软禁。
薛淮并未苛待她,除了不许她离开这座小院,日常生活的标准不在他本人之下,还特意让墨韵每天过来陪她说说话。
可是据墨韵所言,这十天来徐知微说过的话总计不超过二十句,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木然地坐在窗前。
她还活着,却好像已经死了。
薛淮踏进房内,看见的便是这样一幅画面。
徐知微静静坐在临窗的圈椅里,素衣胜雪,墨发只松松用一根木簪绾着,几缕青丝垂落颊边,衬得那张脸越发苍白剔透,如同易碎的琉璃。
微冷的阳光斜斜洒进窗棂,在她清绝如画的侧颜上镀了一层薄金。
她微仰着头,目光似投向一个虚无的深渊,屋内炭盆吐着丝丝热气,却驱不散她周身萦绕的冰封般的死寂。
昔日那双能洞悉病患沉疴的明澈眸子,此刻只馀下浓得化不开的暮色,倾城之姿仍在,可她的神态如同秋日被寒风剥尽血肉的枯蝶,徒留一具精致却了无生气的躯壳。
她自然知道薛淮走了进来,却连眼皮都不曾动一下,依旧维持着枯寂的姿态。
至于这是否会惹怒薛淮,显然不是她会在意的事情,因为她在下毒之日便一心求死,只是薛淮用济民堂的人作为要挟,不许她自行了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