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章 108【鱼龙混杂】(2 / 2)

加入书签

众人心中一凛。

若说他们恨得牙痒痒又奈何不了的对手,沈家必然名列前茅。

当年四大豪族联合其他盐商围剿沈家,原本已经快要将广泰号瓜分,偏偏薛明章从京城而来,与沈秉文迅速达成合作。

他帮沈家站稳脚跟,广泰号则成为他手中最得力的武器,无论打击囤积居奇还是限制盐商都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

薛明章虽已离世,他的独子却更加激进犀利,而现在的沈家今非昔比,能和四姓为代表的扬州老牌富商平起平坐,薛淮得此臂助,单论本地人脉已经远远强过谭明光。

王贵顺势说道:「沈家确实是个麻烦,去年广泰号北上,沈家那丫头亲自去了一趟京城,据说和薛同知关系极为亲近。」

「沈家……」

刘让沉吟道:「沈秉文最近没有心思理会扬州城内的风雨,你们不必太过担心。」

众人登时了然,十分默契地没有追问缘由。

刘让环视众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劳烦诸位回去之后跟家里通个气,近来约束好家中子弟,莫要给薛淮新官上任三把火发作的机会。另外,还望大家牢记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同薛淮斗个你死我活,相安无事自然最好,倘若他定要一意孤行,我们不妨稍作忍让,等他暴躁脾性发作,大家再寻良机出手。」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众人连忙应下,相继告退。

刘让起身相送,然后整理心情,迈步走向内宅。

正房之内,一位双鬓染白的老者靠在榻上闭目养神,他便是刘氏家主丶刘让的父亲刘傅。

「父亲。」

刘让近前行礼。

刘傅缓缓睁开双眼,望着长子沉郁的面庞,淡淡道:「在薛同知跟前吃瘪了?」

刘让不敢辩解,只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复述一遍,从薛淮抵达扬州到方才众人的商议,没有遗漏任何关键细节。

「你太着急了。」

老者稍稍思忖,随即给出一个简短的评价。

刘让垂首道:「请父亲指点迷津。」

「薛同知背景通天,性情刚直,这都是我给你那份资料里写明的信息。但是你应该没有注意到,他从去年十月开始有了极大的变化。」

老者坐了起来,刘让连忙上前帮他垫好软枕。

「其实我一直有关注薛公这个儿子,毕竟他是国朝历史上最年轻的探花郎,虽说这里面存在当今皇上对薛公的爱屋及乌之情,但也能说明薛同知才情不凡。不过此子前期太顺,不曾经历过挫折,薛公又走得早,以致他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难以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

提到曾经压制得刘家苦不堪言的薛明章,刘傅脸上唯有敬佩,继而道:「按照原来的趋势发展下去,薛同知多半会泯然众人矣,可他旦夕之间顿悟,这大半年来的表现可谓进退有据。尤其是春闱之中,孙阁老和岳侍郎被他钳制得有力使不出,足见此子的心机手腕。你们还把他当成鲁莽偏执的后生晚辈,吃瘪是必然的事情。」

听到这儿,刘让不禁愧疚地说道:「父亲教训的是,儿子太大意了。」

「一时大意无伤大雅,只要能认清现实,不再犯重复的错误便好。」

刘傅从丫鬟手中接过茶盏润了润嗓子,平静地说道:「薛同知和谭府尊不同,后者年近半百心气早失,只想安安稳稳度过仕途最后一程,所以你们用扬州城的富庶繁华绑住他的双手双脚,他便半推半就顺其自然,归根结底是不愿和你们发生冲突,以免最后闹得一地鸡毛。但是,你们不该用同样的手段去对付薛同知,更不能如此急切地招惹他。」

「那依父亲之见,我等该如何做?」

刘让十分诚恳地询问。

虽说面前的老者一生没有入仕,但他能带领刘家成为扬州四姓之首,自然是人老成精,刘让对其的敬畏发自肺腑。

「对付一个人未必要用那些旁门左道,关键在于对症下药。」

刘傅转头看着他,徐徐道:「薛同知年轻气盛满腔热血,此行扬州肯定想要大展拳脚,无论你们怎麽做都阻挡不了他的决心。既然无法阻挡,那便顺水推舟,让薛同知尽情施展他的抱负,有何不可呢?」

刘让犹如醍醐灌顶,无比敬佩地望着自己的父亲。

见他明白过来,刘傅微微颔首道:「方法其实很简单,案牍劳形四字便可。」

刘让躬身道:「父亲,儿明白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