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093【樊笼】(1 / 2)
第94章 093【樊笼】
「好好好,朕就不信治不了你这个臭脾气。」
天子恶狠狠地瞪了薛淮一眼,继而高声道:「曾敏!」
司礼监掌印太监连忙迈着小碎步一溜烟进来,躬身道:「陛下。」
「你现在立刻去内阁,让宁珩之召集吏部尚书和翰林学士,就说是朕的旨意,翰林院侍读薛淮年少有为办事勤恳,可擢为詹事府右庶子。」
薛淮怔住。
曾敏领旨缓步往外退去,他跟在天子身边二十多年,单论揣摩圣心这门功夫,内廷无人能及,如何不知天子这道旨意只是虚晃一枪。
薛淮望着天子冷峻的面色,无奈又苦涩地说道:「陛下,您先前允准臣离京外放……」
天子寒声道:「怎麽,一个右庶子还不能让你满意?乾脆升你为侍读学士如何?」
不知为何,看到薛淮此刻如同便秘一般的表情,天子忽然觉得心情很舒畅。
御宇将近二十年,如今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位谨小慎微处处提防的新君,他用十年时间尽揽大权,朝堂之上他乾纲独断,内阁大学士的去留在他一念之间,纵然如宁珩之这等人杰也要仰其鼻息。
所谓高处不胜寒,这几年他的感受愈发明显。
无论宁珩之还是欧阳晦,甚至包括沈望这样的清流领袖在内,在他面前永远戴着无数层面具,揭下一层又是一层。
纵如此,他依旧能洞悉这些人的内心,便如宁珩之今日的再次退让,他知道这是对方有意为之,再往前一段时间,当宁珩之举荐岳仲明接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就大抵猜到这位首辅的心思。
可他依旧很满意。
原因很简单,目前朝中没人能替代宁珩之帮他打理这个庞大的帝国,所以他只需要宁珩之知进退懂分寸,这是君臣二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玩久了难免会腻味和疲惫,天子偶尔也想看见一个乾净真诚的臣子,只是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
但凡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五年以上的臣子,在他面前都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至于那些刚入仕的年轻臣子,要麽愚蠢虚伪如崔延卿,要麽畏畏缩缩如高廷弼。
以前的薛淮只符合一半的要求,毕竟天子只想看到臣子的真心,而非身边出现一个时刻要直言进谏的诤臣。
直到工部贪渎案结束后,天子发现薛淮确实有了改变,虽说依旧有着刚直的底色,却懂了些人情世故,不像以前那般偏执,因此有意再试探他一番,这才有了方才的故作姿态。
此刻看着薛淮的神情,天子讥讽笑道:「侍读学士也不满意?」
「陛下,臣从来没想过高官厚禄。」
薛淮隐约猜到这位此刻的心理状态,那是一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感觉,他收敛心神继续说道:「臣愿以人格立誓,臣并非有意欺瞒陛下,只是为大燕社稷考虑,臣愿承担此事的责任。」
「你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天子抬手摆了摆,曾敏心领神会地恭敬退下。
他还在殿外守着,自然不会跑去内阁传旨。
「朕知道你在替何人遮掩。」
天子恢复平静的语调,眼神略显锐利:「朕只是好奇,一贯忠耿刚直的薛淮,为何要这般尽力帮太子遮掩?」
这件事其实很好猜。
薛淮在意的人不多,沈望不可能让他做这种事,林邈和他的关系没到那个份上,其他人更不够格,剩下就只有见过他几面的东宫太子。
薛淮似乎知道此刻再隐瞒没有意义,他愧然道:「陛下,此事关乎储君清誉,臣岂敢信口开河。」
「这倒是奇了。」
天子审视地望着薛淮,缓缓道:「薛明纶与你父同宗同源,你得叫他一声族伯父,朕也没见你对他心慈手软。朕若没有记错的话,你和太子不过才见了三面,他就如此放心地将这种把柄交到你手上,而你居然为了帮他遮掩不惜触怒朕。薛淮,没看出来你这般有远见。」
最后那句话可谓诛心之言。
天子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太子身为储君,不出意外便是未来的大燕天子,而薛淮便是因为这一点才为太子做到这个程度。
问题是他还春秋正盛呢,你就迫不及待地改换门庭?
薛淮迅速摇头道:「陛下,臣一开始并不知这是太子殿下的请托,当时是云安公主找到臣,让臣在春闱中保举那五名考生。云安公主对臣有救命之恩,臣当时……当时确实不够坚定,没有直言回绝,只告诉云安公主臣会秉公阅卷,最多就是不泄露这件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