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章 084【斩断退路】(2 / 2)

加入书签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薛淮虽然年轻资历浅,可他依靠这几年矢志不移的弹劾,尤其是查办工部贪渎案之后,他成功在满朝文武心里树立起一道形象,那便是只要他出手,被他弹劾的人肯定有问题,区别只在于问题的大小。

这就是人的名树的影,孙炎虽然贵为内阁大学士,他亦不认为自己开口有这样的杀伤力。

当此时,孙炎故作姿态地问道:「为何要请范左佥来此?」

薛淮正色道:「下官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诸多不合规之事,为了春闱公正考虑,当由范总宪在旁见证为宜。」

孙炎略略沉吟,随即看向旁边的岳仲明问道:「岳侍郎意下如何?」

岳仲明心中哂笑,他当然知道孙炎打的什麽算盘,只是孙炎并不知道薛淮的真正想法,当下他平静地说道:「全凭阁老做主,下官没有意见。」

「既然如此,那就依薛侍读之言。」

孙炎吩咐一声,一名书吏迅速离去。

片刻过后,左佥都御史范东阳迈步走进至公堂。

其人一张冷脸神情肃然,在听完孙炎简略的解释后,他只看了薛淮一眼,随即沉默地走到岳仲明身旁落座。

「薛侍读,现在你可以说了。」

孙炎朝薛淮望去,眼中浮现一抹期许。

堂内其馀同考官心中愈发纳罕,他们本就怀着紧张的心情,现在更加弄不明白,为何孙阁老会同意薛淮这个冒失的请求?

今日合议肯定会存在大量争执,如今又得在素有铁面之称的范东阳眼皮子底下,万一出现纰漏或者说错话,这岂不是上赶着给对方送把柄?

要知道御史们整天都在挑朝臣的毛病,没事都会被他们找出问题。

他们当然不明白今日情况之特殊,孙炎和岳仲明都在等着薛淮朝对方发难,自然不会否决薛淮的提议。

一片肃静之中,薛淮从身前的桌上挑出五份答卷,继而开口道:「孙阁老丶少宗伯丶范总宪,下官身为《春秋》房阅卷官,在评阅的过程中发现这五份答卷存在通关节之嫌。」

孙炎面色不变,心中则是一喜,想来这就是柳彧等人的荐卷。

他很喜欢薛淮的行事风格,乾脆利落直取中军,丝毫不拖泥带水。

书吏上前接过薛淮手中的答卷,然后呈给孙炎等人。

甫一入眼,孙炎便察觉不妥。

这并非柳彧的荐卷!

孙炎镇定心神,细细看下去,他手中的这份答卷文采尚可,但是破题平平。

薛淮在众人的注视之中,继续说道:「三位大人请看,这五份答卷水准各不相同,然而它们存在一个奇特的共同点,那就是承题一段都有一个『酬』字,起讲一段都有一个『攸』字,中股都有一个『化』字,束股则有一个『实』字。」

此言一出,一众同考官纷纷色变。

孙炎面色凝重,范东阳则是冷冷地看着手中的答卷。

唯独岳仲明心中震惊。

他当然认得出来,这些字眼便是东宫定下的暗号!

薛淮环视众人,毫不迟疑地说道:「三位大人,诸位同僚,你们都是学识渊博之人,定然知道这几个字眼在会试答卷中并非常见,他们如此巧合地出现在这五份试卷几近相同的位置,从而导致其中三份答卷文理不通,偏偏整篇文章不乏文采,就像是一块玉佩上出现几个污点,令人无法忽视。」

「很显然,这就是惯用通关节的手法!」

话音落地,范东阳乾脆利落地说道:「言之有理。」

坐在他身边的岳仲明心中惊疑不定,他万万没有想到,薛淮今日第一个发难对象不是孙炎,竟然是他自己!

岳仲明委实无法理解这个年轻翰林的想法。

他看向泰然自若的薛淮,发现对方并未坦白此事真相,心中忽地涌起一股明悟。

或许是因为薛淮格外注重清名,他唯恐因为这件事被拿捏,所以选择在针对孙炎之前,先解决这个隐患。

毕竟岳仲明总不能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这是东宫所为。

一者还没到那个铤而走险的境地,二者他还需要薛淮对付孙炎。

一念及此,岳仲明心情十分复杂,暗道这个薛景澈并非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忠耿清正,一样会耍心机手段。

罢了,就当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换。

他状若无意地朝薛淮使了个眼色。

薛淮不动声色,微微垂首低眉。

他似乎在表明已经领悟岳仲明的态度,其实在他垂下眼帘的那一刻,他眼底深处闪过一股凌厉之色。

先断后路,方能向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