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079【混沌初开】(1 / 2)
第80章 079【混沌初开】
窗外夜色如墨,仿若凶兽欲择人而噬。
薛淮面无表情,心中却已涌起惊涛骇浪。
他知道姜璃至今还隐藏了不少秘密,比如为何一定要将探查齐王旧事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以他如今的地位和资历来说,若要攀爬到可以触及这种机密的位置,恐怕需要一二十年。
姜璃或许是因为担心引起宫里的注意,兼之无法信任那些心机深沉的老官僚,这才打起薛淮的主意。
但这仍然算不上合理且强力的解释,薛淮的性情注定他不是一个易于掌控的人,姜璃选择与他合作本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由此可知,那位公主殿下并未真正做到坦诚相见。
薛淮对此并不介怀,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姜璃彻底放下戒心,即便在沈青鸾那件事上,姜璃隐约表露出少女的醋意,薛淮也依旧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姜璃是个聪明人,在两人没有出现利益分歧之前,她绝对不会做出算计薛淮丶导致前功尽弃的蠢事,所以她不会刻意隐瞒关键信息,比如太子托付给她的名单是否不止五人。
然而现在薛淮亲眼所见,第六份答卷就在面前。
这种标记暗号的手段很隐蔽很巧妙,明面上没有任何古怪,先前那五份答卷便是如此。
考生在提前约定的段落位置,将约定好的字眼嵌入文章,而且这种标记不止一处,以此确保不会出现巧合从而让考官误判。
在第六份答卷出现之前,薛淮已经想好如何处理此事,那便是以公正的心态阅卷,既不会强行刁难那五位考生,亦不会昧着良心荐卷。
进入贡院之后,他就发现孙炎和岳仲明这两位主官之间的暗流涌动,这代表着内阁首辅宁珩之和次辅欧阳晦的又一次较量。
连沈望都不会轻易涉足这种层次的权争,更遑论才刚刚在官场起步的薛淮。
因此他只想置身事外,平静地度过这场春闱大比。
问题在于他不想牵扯其中,麻烦却会主动找上门来。
手中这份轻飘飘的答卷宛如灼心之火,将薛淮的大脑烧得滚烫。
为何会出现第六份有暗号标记的答卷?
姜璃应该不会走漏风声,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太子那边出了问题。
薛淮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首先要确定究竟有多少份答卷存在类似的记号。
「什麽时辰了?」
不知过了多久,对面响起高廷弼极其疲倦的嗓音。
杂役连忙说道:「回修撰,快三更了。」
高廷弼放下卷子,抬手揉了揉僵硬的脖颈,与旁边的编修柳彧相视苦笑,摇头道:「真是一桩苦差事。」
同考官便是如此,干着最苦的活,却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嘉赏,那些被他们举荐的考生最后也只会认主考为座师。
不过这几乎是每个翰林的必经之路,柳彧听着高廷弼的抱怨,劝慰道:「还剩下大概八十多份,明日应该能轻松不少。」
「这倒也是。」
高廷弼转而看向依旧沉浸在阅卷中的薛淮,敬佩地问道:「景澈贤弟,你这是打算彻夜鏖战?」
薛淮抬起头来,喟然道:「后面还有两场,哪敢如此拼命?方才柳兄说得对,剩下的卷子已经不多,明日最多一上午就能看完。」
高廷弼喝了一口浓茶,神智清醒许多,他主动问道:「这两天看下来,你们有没有特别欣赏的答卷?」
「巧了,我刚刚正好看到一份。」
柳彧笑眯眯地拿起手边的答卷,赞道:「此卷对《春秋》之义的第一道破题,当真是令人拍案!」
「哦?」
高廷弼略显好奇,从柳彧手中接过那份答卷,刚一入眼,双眉便微微一皱。
他不置可否地说道:「原来是这份卷子,我先前便已看过,景澈贤弟不妨一观。」
薛淮看此情形就知道有些蹊跷,随后果然发现卷首有个明显的叉号——在初评的过程中,考官们会以简单的符号代表他们对答卷的评判,一个圆圈代表上等,两个圆圈代表力荐,三角符号代表留后再议,叉号则是黜落之意。
他登时明白高廷弼神情忽然冷淡的缘由,对方在这份答卷上留下叉号,一般而言其他考官都会尊重他的意见,就算有异议也会委婉提出,绝对不会像柳彧这般热烈地吹捧。
柳彧仿佛没有注意到高廷弼的情绪变化,兀自赞道:「二位,此卷文辞古雅,对仗工稳,以『圣人垂法,大义微言寓乎字句;拨乱反正,褒贬笔削系于毫端』破题,何其精警,何其气魄!我认为此卷才情不凡,立意高远,绝对值得荐上,交给孙阁老和岳侍郎二位主考大人定夺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