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071【选择】(2 / 2)
姜璃白了薛淮一眼,坦然道:「一首咏梅词让你名声大噪,主考官和副总裁就算不顾忌你的座师沈尚书,也得在意士林中的风评。只要你举荐的卷子没有问题,他们一般不会无故黜落,否则你一时不忿,离开贡院后写首传世词作指桑骂槐,再经由全京城的花魁传唱,孙阁老往后还怎麽出门见人?」
薛淮闻言不禁失笑。
姜璃知道这还不够说服薛淮,又道:「以我对太子的了解,他不会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肯定还有另外的安排,只是没有对我明言。薛淮,我之所以建议你照办,并非完全出于我自己的利益得失,这件事对你也有好处。」
「我明白。」
薛淮平静地说道:「虽说此事是经由殿下之手,但那些举子只要高中为官,他们早晚会向太子靠拢,届时太子自然会承我的情。」
姜璃点头道:「便是如此,那你想好了吗?」
薛淮不置可否地说道:「殿下,能否告诉我名单上有哪些名字?我保证不会对外泄露。」
「我自然相信你。」
姜璃不假思索地报出五个名字,又简略地介绍这五人的身份履历。
薛淮意味难明地说道:「山西布政使的侄儿丶湖广按察使的长孙丶太仆寺卿的族人丶詹事府少詹事的妻族晚辈,真是群英荟萃,无一不是大有来头,唯一一个没有明面官场关系的周霁山,还是近几年北方文坛颇有名气的才子。」
姜璃没有催促,她知道以薛淮的秉性很难接受这种事的存在,更遑论要他破坏自身的原则。
片刻过后,薛淮忽地话锋一转道:「殿下,你有没有靖安司的人脉?」
既然姜璃说要互相坦诚,他自然不会客气。
姜璃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不好的预感,迟疑道:「有倒是有,只是并非靖安司的高层,因为我不想引起韩佥的注意,那是一条不叫嚣但特别阴狠的恶犬。你想做什麽?我得提前说清楚,你可以不答应帮助太子,但是千万别冲动胡来,这不像工部的案子,你承担不起后果。」
「殿下误会了。」
薛淮微笑道:「我只是想问问顾衡背后的黑手查出来了吗?」
「没有。」
姜璃松了口气,徐徐道:「据我所知,这件事多半会不了了之,因为好像牵扯到了后宫。」
听到这儿,薛淮便没有继续追问。
「关于春闱一事……」
他想了想说道:「殿下如何看待公平二字?」
「我知道你想说什麽,但是容我直言一句,古往今来无论何地都不存在真正的公平。」
姜璃此刻的脸色颇为严肃,认真地说道:「就拿你自己来说,如果没有陛下的青睐,没有令尊的遗泽,你能成为大燕历史上最年轻的探花吗?短短一年时间,你从童生到三鼎甲,走完绝大多数读书人几十年的路,这对他们而言算公平吗?」
薛淮默然。
这一刻他不禁想起前世的峥嵘岁月。
前世他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给予他足够的爱和尊重,但是无法在事业上帮到他,真正让他改变自身命运的是那场高考。
他很庆幸这是较为公平的比拼,他依靠自身的努力取得入场券,而后才能一步步实现胸中的抱负。
或许如姜璃所言,人类社会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然而薛淮始终觉得,世间有些事的底线不能太低。
一念及此,他直视着姜璃的双眼说道:「不算公平,但至少我的答卷没有问题,我的文章和策论对得起探花这个位次。」
姜璃轻叹道:「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纠结?我看过这五个人的文章,周霁山的才学名副其实,其馀四人也不算差,都有十几年的火候,可见他们是下过苦功夫的。」
「我没有纠结,只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薛淮面色沉静,用最朴实的言辞说道:「打个比方,我现在就在阅卷,面前有十份卷子,其中五份来自太子举荐的人选,另外五份则属于没有官面人脉的清贫士子。从答卷本身来看,清贫士子答得更好,那我应该如何选择?」
「我若遵从太子的心意,将那五位官宦之后选中,这就意味我要将另外五名清贫士子黜落。」
「于我而言,这不过是提笔一勾。然而对于那五人来说,他们背负着全家全族的希望,靠着父母和兄弟姊妹的供养拼命读书,一路从穷苦的小地方来到繁华的京城,但仅仅因为我这个简单的决定,他们所有的付出就会白费,整整三年的期待变成一场泡影。」
「这不只是他们的三年,也是他们的人生。」
「殿下,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做?」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