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章 068【忆当年】(1 / 2)

加入书签

第69章 068【忆当年】

秦章只觉一股冷厉肃杀之意将他笼罩,不由得双腿发软。

站在不远处的镇远侯秦万里面色肃穆,内心却很平静,因为他知道天子不至于因为这件事对秦章喊打喊杀,顶多就是让人打一顿廷杖,再藉此敲打一下他这个实权国侯。

秦万里当然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个什麽货色,这些年他不是没有管教过,但一直收效甚微,除了秦老夫人的横加阻碍,秦万里自身的决心也不算坚定。

他虽是武人出身,心思却一点都不简单,尤其擅长揣摩圣心。

天子不喜欢下面的人独揽大权,因此欧阳晦才能成为内阁的不倒翁,任凭宁党鹰犬八面来攻依旧岿然不动。

军中亦是如此。

魏国公谢璟威望崇高,而且还没老到走不动路的地步,看他身子骨那般硬朗,说不定还能活上十几年,而他如今已是大燕武勋之首,天子自然会帮他找一些像秦万里这样的对手。

面对这样一个疑心病过重的帝王,秦万里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能力,但是又不能显得过于完美,所以他见无法改变老母亲对幼子秦章的溺爱,索性就听之任之。

如今京城谁不知道秦家小侯爷是一等一无用的纨絝,天子偶尔也会拿此事告诫秦万里。

君臣二人心里都很安定,形成一种古怪的平衡。

眼下秦万里的心思大多放在那个年轻的探花郎身上。

犹记得那场大朝会上,薛淮以犀利的言辞和缜密的逻辑,将顾衡打得溃不成军,当时秦万里也曾插话讥讽文官的敛财之道。

从那一天开始,秦万里便有意无意观察起薛淮的行事,看着他在工部贪渎案中表现出色,连代王都因为他的弹劾落个禁足自省的下场,如今又轻而易举地收拾秦章,可见此子心机之深沉。

所谓知子莫若父,秦万里一眼便知秦章没有说谎,他这个小儿子要麽不动手,发作起来绝对不会轻轻推一把这麽简单。

简而言之,今日秦章虽然有错在先,后面的殴斗明显是薛淮有意挑唆而起。

然而秦万里只能将这些推测藏在心里,因为他知道天子此刻沉浸在名为怀念的情绪里。

御座之上,天子沉默良久,那双细长的眸子泛着幽深的光。

「秦章。」

「臣……臣在。」

「朕即便久居宫中,亦多次听过你的大名。往常因为你的荒唐性子,朕没少责问镇远侯,原以为你只是少不更事,没想到如今你竟然张狂到目中无人的地步。」

天子语调阴沉,盯着秦章苍白的面庞说道:「就算你推倒薛淮是意外,那你如何解释之前发生的事情?是谁给你的勇气,带着一群不成器的家伙,在外公然对着二十多名朝廷官员大放厥词?你们眼里还有没有上下尊卑之念?」

秦章双股战战,颤声道:「陛下,臣知罪,求陛下宽恕!」

曹轩等人亦是认错求饶不止。

「不给你们一个教训,只怕你们将来愈发不知天高地厚。」

天子冷哼一声,摆摆手道:「将秦章带下去廷杖四十,曹轩等人杖二十,以儆效尤。」

殿内一片寂静。

秦万里老老实实地站着,不敢为幼子求情。

数名膀大腰圆的廷卫上前,冷漠地带走瑟瑟发抖的秦章等人。

天子看向站在旁边的曾敏,冷声道:「你亲自去盯着。」

曾敏心中一凛,知道天子此言的深意——廷杖藏着极深的学问,有人被打得鬼哭狼嚎实则没有大碍,休养一段时间就能痊愈,也有人只挨了十几板子,就被打得骨裂肉绽落下残疾。

秦章等人毕竟都是勋贵子弟,行刑的禁军难免会犹豫该用怎样的分寸,天子此举便是告诉曾敏,这四十大板要实实在在地打下去,只要不把秦章打死打残就行。

曾敏迈着小碎步朝外走去,经过秦万里身边时递去一个歉意的眼神。

秦万里恭敬垂首,以示他绝对不会心怀怨望。

天子收回视线,望向那帮庚辰科的进士,眼底闪过一丝阴霾。

官员殴斗这种事虽不常见,但眼下这群都是中下层官员,又处在热血刚强的年纪,一时激愤可以理解,不会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

天子真正在意的地方是,这群人居然如此齐心,除了还算冷静的高廷弼和提前昏倒的崔延卿,余者居然无一人迟疑,再加上他们的同年关系,将来难保不会结成死党。

罢了,往后再慢慢调理他们。

天子默念一声,随即开口说道:「尔等身为朝廷命官,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谨守国朝法度,纵有冤屈也该依着规矩行事,岂能不顾体面随性而为?念在你们是初犯,且是秦章等人挑衅在先,朕今日不做惩戒,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谢陛下恩典!」

群臣整齐行礼。

「都退下罢。」

天子缓缓起身,又轻飘飘丢下一句:「薛淮留下。」

薛淮心里忽地有些不安。

天子是不是已经看穿他故意激怒秦章的小心思?

如果待会天子直接询问此节,他该如何应对?

薛淮一边暗自思忖,一边向身边的同僚们颔首致谢,为他们今日的挺身而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