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渡流沙,五庄观(2 / 2)
转眼间,两载有馀过去。
黄风岭中,曹空藉此天生巽地,已将王母所赠的「乾气」尽数炼化,不周风已趋大成,唯差一线契机。
除此之外,曹空亦借自身的风道造诣和地仙根本之术,视此地为一天然大阵,尝试将其铭刻于巽风珠内,颇得成效。
令此珠的威力,凭空增了三成,已是极大的跨度。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在「无极大道」的领悟上,再向前迈出一步,曹空诸道皆成,更感自身根器等等似有提升。
当然,与其说提升,不如说对这个天地认知越发清明,看的清,自思得明,于是也就修得顺。
于是,曹空在感悟风道之馀,常以「无极」行无中生有,又自有归无之举,且推演诸般法,归于一身,得趣诸多。
诸多神通亦皆得进,其中又以【五府神通法】精进最多,肾府之中水脏洞,越发向洞天福地发展。
曹空推算,至多二十载,他便能再得一神通,心有期许。
又数月,黄风岭的天生巽地灵韵,曹空已难捕捉更深,难刻巽风珠中。
他心知,自己恐再留此地,也得不了大提升,只能水磨,故不欲多留,欲归隐雾山。
心念起时,恰有天时之风起,渺渺茫茫出碧霄。
曹空展颜一笑:「好天风,为我送行。」
于是走至崖边,一步迈出,下方是万丈深渊,可道人却乘风而起,行于霄汉之间。
而后曹空一路向西,他极目远眺,收览尽天地美景。
正是时,远方有山崖一座,山林之中有一位尊神和三位菩萨。
乃是黎山老母和观世音和普贤,文殊三位菩萨。
此番乃是观世音菩萨静极思动,去寻拜访黎山老母。
黎山上,二人谈论西天取经之事,黎山老母笑问取经人心性如何。
取经人的挑选,皆经观世音菩萨之手,菩萨自不会拆自己的台。
于是便与黎山老母道,不妨下山于西行路上,试一试取经人的禅心。
黎山老母应许,乃和观世音菩萨来其前路,又恰逢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故此四位于此地,以法力幻化高宅,又化作女身,欲试其心。
黎山老母忽的抬头:「远方那位是何人,甚合我眼缘,一身道气浓厚,贴合自然,恐是我道教后辈。」
黎山老母,又唤作玉清圣祖紫元君,乃道教尊神,故出此言。
观世音菩萨看了,笑道:
「却是有缘法,此乃玉虚玄御真君,太乙救苦天尊之徒,乃是惊才绝艳的人儿,被大天尊钦点,和我同主持西游取经之事。「
黎老母恍然:「原是如此。」
正是时,曹空亦至此山,见此地瑞气成祥,于是望得一老母,三女子,即心知为何事他思忖片刻,既然逢见,当打声招呼。
于是按下云头,来至深山高宅之中,四人见曹空至,笑而出宅。
黎山老母问道:
「少年郎,我观你模样甚俊,我心甚欢,我有三个女儿,模样亦是清秀,欲许配给你,你可愿意。」
曹空一愣,为难道:「老夫人,会不会有些太快了,再则便是,在下无男色。」
黎山老母闻言大笑,不知不觉间露出本相,觉眼前小家伙甚是有趣。
观世音菩萨等人哪里不知道已被曹空看穿,纷纷现出本相。
黎老母道:「太道兄倒是收了个有趣的徒弟。」
曹空连道不敢,言方才略有不恭,四人皆不以为然。
四人之中,观世音菩萨与曹空最为熟稔,文殊次之。
观世音菩萨道:「真君果是斩妄见真的人,怎一眼识出我等。」
曹空摇头道:
「诸位菩萨尊神,神通广大,我怎识出,只是见天穹有瑞气,再则是这深山之中有高宅,实是不寻常,故出此言。「
观世音菩萨暗赞曹空聪慧,心道:有理,需于山下,不可于山上。
她道:
「这位是黎山老母,另外两位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我等于此,欲试取经人道心,真君此语,道出纰漏,我当改之。」
曹空笑道:「拜见玉虚圣祖紫元君,拜见诸位菩萨,此试禅,当为善举。」
观世音菩萨笑道:
「不知真君可愿与我等一同,我与其馀两位菩萨欲假作老母女儿,以美色诱之,真君若一同,可假作黎山老母的儿子,以富贵诱之。「
曹空闻言,看着笑容灿烂的黎山老母,他微微沉吟,「不了,有四位大贤于此,已足矣。」
四人闻言,也不多劝,相互寒暄几句。
其中黎山老母多对曹空兴趣,言他日曹空可至她道场一叙,曹空自是应许。
之后,曹空离开此处,继续向西,此地不远处,乃是万寿山,故心生拜访之意。
说来也真是巧,刚至万寿山,便见三十三天之上,降下简帖,散发清气。
镇元大仙执此简帖,又见曹空到来,便笑而迎之。
仙道:「洞真怎有空至我这里。」
曹空道:「为拜访大仙,大仙待我如子侄,故每有至,不敢不拜。」
镇元大仙抚须大笑:
「你有此心,我心甚慰,不过正巧,我需带众弟子出门一趟,倒不能久留你,且你奉大天尊之命,护西行之事,如今如何。」
曹空答道:「取经人四人已齐,应修行之数,已提上程。」
镇元大仙笑道:「甚好,当留心去做,此事若成,有大功德。「
曹空应是,看向镇元仙中帖,问道:「仙何时动,所为何事。」
镇元仙道:「待我吩咐程明月之后,便去上程天弥罗宫,乃为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
曹空闻言,眼中浮现艳羡之色。
毕竟比起接下来的猴子掀树,他更想去听混元道果。
66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