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敕令,无求有得(2 / 2)
曹空福如心至,「晚辈有薄酒,可以斟上。」
说着,翻手间手中出现一寒玉葫芦,其中装有灵酒,乃是冰火酿,功效已对曹空无用,但口感极佳,故以葫芦载之。
那人笑而饮酒,感慨道:「你不远万里而来,我又饮你一杯,此缘更甚,也罢,手中这本书且给你,无事勤勤翻阅。」
说着,丢来一册子,曹空手疾眼快的抓住,定晴一看,书上乃写两字:易经。
那人想了想又道:「此书于凡俗之中常见,故算不得什麽,就算你有所得,也是你自已悟来,
这般说来,我便再予你一物,望你此身香火气不浅,便予你这个吧。」
说着,那人将手中琉璃盏拿起,向前一泼。
泼的是酒,可落入曹空眼中却又化为了水,继而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混元一体,继而化作黑白二色。
曹空心知,恐是有意让他来观,故竭尽所能而看,感其道蕴,竟觉和他先前所见「乾元」之象同源,可又不知超出他所悟多少。
最后,这一切,尽数化为一音,于曹空脑中回荡,使得曹空忍不住同吟:「敕·::·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最能说明曹空此时的状态,知此绝是一大机缘。
「该予的已予,豹儿,且行且悟,还有该练练棋了,什麽五子成线,让人胜之无味。」
曹空如梦初醒,连连望向前方,却不见玉冠华衣。
但他却未有懈怠,连连起身稽首:「多谢前辈赐教,洞真牢记于心。」
于是,不知过了多久,未闻他响,只听风声,曹空方起身。
原先的青玉桌凳也尽数不见,曹空回想刚刚的际遇,眸中浮现沉思之色。
那位身份如此尊贵,为何对我有所照顾,是因为我先前所见的「乾元」之象吗?」
曹空想了半天,默默摇头,罢了,且修己路,只要此心光明,修行仍在继续,便无须多率。
于是转而准备离开,又见泰山之景壮丽,便心生游览之意。
随且行且看,将泰山之景收入眼帘,恰此季为冬,山上少人,于是游的更为畅意。
此山不愧有「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其山势层峦叠峰丶凌空高耸,处处都见巍峨之态,让人心生豪迈之气。
曹空不知不觉来至东岳天齐大帝庙前,庙中有老者,身穿棉衣,见曹空一人而游,又衣衫单薄。
连连道:「道人,道人,如此冷的天,怎穿的如此单薄,快来庙中取暖,别冻病了。」
曹空失笑,此身无漏,早已寒暑不侵,不过面对老者的好意,又看了庙中的东岳天齐大帝,思付片刻后便笑而望之。
老者见曹空入庙,甚至还取来一件旧棉衣,欲给其取暖。
只是曹空摆手笑道:「不必不必,老者是看错了,我这身上已有棉衣。」
老者皱眉道:「胡说,我刚刚分明见你穿·::
话未说完,眼睛便一瞪,面前的道人还真是身有棉衣,看上去还极为厚实呢。
曹空微笑,自是他用了障眼法手段,也能免去一番解释。
老者嘟嘟半天,还真以为自己看错,遂又好心递来三柱香,道:
「后生,既来此庙中,不妨敬一敬,求一求心中愿,很灵的。」
曹空思片刻,笑道:「好啊。」
于是不失敬意的虚拜几下,又将香柱奉于香鼎之中,只是心无所求。
此香一落,青烟缥缈,那东岳天齐大帝的泥塑于青烟中,眸光微亮。
「你敬香来,虽无所求,我却不能无所表示。」
忽有神音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