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 机械,狗都不学(2 / 2)

加入书签

顺着边境线一路炸,在滇东南认识了一帮知青,其中就有张德立。

刘光伯还顺手在滇南多个人口大县搞了「五小」,其实就是小化工,给省城春城带来了不少的效益。

离开云滇省那都是打完了「对越反击战」之后十年,蓝星公司成立之后没两年,毛子就解体了,刘光伯先回到宗门。

那会儿张德立其实可以返回沪州的,不过老知青实在是舍不得山区里的苦孩子还有把兄弟,结果还是没回去。

得亏俩孩子都不错,没当上「沪爷」固有遗憾,但凭藉个人能力,依然成为了「凤凰男」,在春城读研究生的含金量,这年头还是相当可以的。

出来混两年当个副县长绰绰有馀,只要愿意。

不过老知青的长子立志要当「总师」,钱够用就行,所以志不在仕途,倒是另有一番风景。

此时张总教头说让长子去读个什麽「国际关系」的研究生,张德立下意识就觉得不妥,但因为畏惧,又不好说什麽,换个人,他绝对严词拒绝,说自己长子有个人的想法云云。

面对疯子……

不行。

这话说不了一点。

张总教头的精神状态,看上去就不像是能正常沟通的。

「张工啊,你不要这麽紧张,我虽然不是什麽好人,但还没有主动去坑害普通人。我建议你的大孩子去读『国际关系』,是因为我需要利益最大化。我在国际上有些路子,能搞定在寮国的『越南贵妇』。水库如果顺利推进,我不仅仅是要做电解铝,还要拿下寮国的两个矿产开发,其中一个是镁矿。」

「啊?」

「所以我需要熟悉边境环境的人来我这边,我可不是只会招老兵之后,像你这样的人才,放在二十年之后,一年起码三四百万才能请来做顾问。不过呢,五十岁的张德立,和七十岁的张德立,我当然选前者。」

「就算开采了,也没有运力啊,除非铁运。可要是铁运,修铁路需要很多年的。」

「我等个十年也就三十岁,等得起。」

「……」

这时候老知青真就是虎躯一震了,震个不停,纯哆嗦。

因为张德立突然反应过来这疯子有多麽逆天了,一般势力还真不好跟他死磕。

磕不了一点,人家「春秋鼎盛」那不得四五十年啊。

别人是熬老头儿,眼前这个疯子,别说老头儿了,你就是中年丶青年……一样可以熬。

有的是时间。

主打的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同时还主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两个特质并存,能恶心死一堆人。

难怪在江口省的狗叫声如此悦耳,他在云滇省这样的地方,竟然都能「遥闻深巷中犬吠」,确实是有实力的。

太有实力了。

「寮国那些越南女人,真能摆平?」

「小意思了。」

张总教头笑得从容,「我在欧洲有不少路子,刚好跟这些『越南贵妇』的家族有关系。她们想要在巴黎继续愉快买包包,跟我打好关系,是应该的。」

这里面提到的「越南贵妇」,其实就是寮国上层人物的老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越南「和亲」过来的,目的也比较单纯,方便控制寮国上层。

毕竟寮国之于越南,算是个内陆小国。

东南亚「小霸」那也是「霸」。

甚至在寮国的宪法层面,长期来讲,越南相当于「宗主国」地位,起到一个指导性的作用。

所以如果不是特别牛逼的利益,很难说打动一大群人。

刚巧张大安呢……

有这个能力。

不是因为修铁路丶开发矿产资源等等,这些涉及到地缘政治的项目,反而是需要长期接触丶长期磨合丶长期谈判,才能建立双方丶多方信心的。

张总教头可不管你这那地缘政治还是国际影响,关他屁事,他让「专业团队」在地中海博彩公司狂撸法国队出局的时候,其实也跟巴黎的「越南帮」「寮国帮」有了实质性的接触。

这帮「贵妇人」家族要求也很简单,希望带飞。

没别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喜欢欧元。

张总教头也说了,这一届我让巴西队先拿冠军,下一届「世界杯」,我再出来选一个,到时候大家一起赚钱。

在法国的越南人和寮国人,但凡是能混进圈子的;跟法国的越南人其实类似,哪怕吃了「西贡铁拳」也是一样。

讲白了,就是以前跑路出去的,以及现在越南和寮国上层圈子的人。

张大安拿两千万欧元出来,分期五年,五年之内,搞定寮国边境的项目,以前跑出来的拿现金,现在不用跑但可以出来的,长江以南所有省城,都可以单开一个「国际花园小区」,别墅还是大平层,随便挑随便选,户型设计全包。

甚至张大安还在巴黎成立了一个「张安美学研究所」,想要什麽产品,什麽风格,以后全包。

金元开道,对付这种人还是好使的。

因为只要能推动,跨国项目在一定规模下,就能转化成国家项目。

只是让张大安觉得奇葩的是,这帮「越南贵妇」都准备狮子大开口了,结果就想在春城整套大户型。

这让张大安很是郁闷,寻思着就现在的房价,你们大可以在南都丶宝安这种大一点的城市随便挑随便选啊。

可惜,这帮「越南贵妇」的背后家族,大概也是怕惊走了张大安这条「神州锦鲤」,所以许愿的时候没好意思许特别大的。

再一个,也想看看实力。

张总教头为什麽需要一个在云滇省的「国际关系」专家?

原因就在于跟波尔图大学的「野鸡大学」已经先有了眉目,可以先送越南人和寮国人去葡萄牙学习古典艺术,什麽绘画丶音乐啥的。

「张安国际学院」这种正规场所也收,不过是要去寮国和越南的优秀高中去挑人,并且承诺会在春城建立一所「张安国际学院」的分校。

以前张总教头以为岭西省的省城邕州是中南半岛的「耶路撒冷」,后来发现,这云滇省的省城春城,可能还是中南半岛的「君士坦丁堡」。

真勾八邪性。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为了孩子」的贵妇们也挺有想法,两头押注,在欧洲送一个孩子,在中国也送一个孩子,然后五年之内,还能从四百万欧元中分一点儿。

须知道,那两千万欧元……是现金。

当然也可以说是「献金」,交个朋友嘛。

国际朋友,也是朋友。

至于说春城的「国际花园小区」,管你别墅还是大平层,反正一层楼的物料要不了千把块,张大安自己做工程自己送,当然有国际友人愿意买,也无所谓。

其实真有人打算买,毕竟除了「越南贵妇」家族,还有这些家族的附庸家族,为了拍马屁,也会买这些房子住在一起,然后在留学生食堂笑着跟「越南贵妇」的小孩们打招呼,说自己也住在「国际花园小区」。

头油我只用斯丹康!

这毫无下限的逆天操作,让国家出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有辱国格。

让大企业出马,只能悄悄地做,根本不敢声张,而且做帐也得小心。

张大安就不一样了,他「张安国际学院」录取国际优秀学生,并且给全额奖学金,同时颁发几十万欧元的年度优秀学生奖……怎麽了?

哪个国家的人来查也是经得起的。

他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在这个过程中,张大安当然需要懂「国际关系」的当地知识分子,那麽问题就又回到了最初,他只是寻找拼图,找谁不是找?

张德立的儿子只要不是弱智,那就是好用能用并且可以多用的人。

谁来游说也不好使。

进谗言这一块,全国独一档的强。

老知青张德立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麽状态回到的落脚处,反正精神恍惚丶腿脚虚浮丶浑浑噩噩丶懵懵懂懂,打电话汇报情况的时候,脑子也是缺根弦,前言不搭后语。

最后,张德立等到了大儿子的电话,然后他对长子张滇客说道:「滇客啊,对,是我,是这样的,我有话对你讲……机械,狗都不学。」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