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章 在下十二万吨的大船(2 / 2)

加入书签

王永志算是「刘氏兄弟」的金主之一,也算是半个靠山。

之所以说是半个,那是因为王永志他爹死的早,现在就只有他妈一个老太太,找门路只能刷脸看给不给面子,不能打包票。

但这就已经比大量「过江龙」强了,毕竟是祖传的物业在汉州。

这种「地头蛇」,还真不好搞。

沾亲带故的老战友老部下,那不是什麽遍布巴蜀那麽简单,西南F4都有,包括了之前张大安跟政研室说要合作的黔中。

不过这还只是小菜,牛逼的地方在于司法界同样硬到不行,各种法学院的徒子徒孙见了王永志他妈都得喊一声「师叔」或者「师叔祖」。

除此之外就是产业界只要是大宗零售,全是沾亲带故,一个外来户都没有。

不是说外来户比较少,而是一个都没有。

管你什麽三粮丶五粮丶八粮,代理的全都是自己人,外地来的只配拉车,别的,要不你去找找「洗脚水」?

这麽一看,「洗脚水」能够成为大A的「酱香科技」,其实也是衬托出来的。

「洗脚水」只是贵,并不会整死蹭「洗脚水」名声的勾兑酒。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张总教头稍微查了查,就觉得头皮发麻,得亏江口省这种玩法已经被连续打断过,否则要是江口省的宗族势力死灰复燃,以本地的资源整合能力,只怕更甚。

到那种情况,重生一百遍也没鸟用。

「是不是大开眼界?哈哈哈哈……」

邱建民嗦着葡萄,然后笑着说道,「你是不晓得啊,老子三十几年前当兵,我战友当地的,就是顶了别人位子出来的。那后来沙洲这里抢着去当兵的少了,当地还是差不多的。下面的人想要出头,不容易的。王永志这个人,算起来,跟你阿叔好像是同一期的,他的老团长,后来在辽河省专业,混得不要特好,还跑齐鲁省修大桥。」

初步汇总的资料来看,这比胡家其实要牛逼得多,胡家的老头子并没有封侯拜相,王永志这边虽然没有,规模上来看,差不多了。

各种类型的「学阀」相当齐全,产业丶学术丶法律以及国际关系,除了没有搞个「省建军」「地建军」,其它该有的都有。

比「县城婆罗门」强得多,而王永志还要做上门女婿,可见他老丈人查继祖能给的更多。

关于查继祖,张大安本以为会是个「太平绅士」,结果发现他没有入籍香江或者英国,而是拿了个法国国籍。

这是让张大安没有想到的事情,总感觉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有些学员的家长,消息还是挺灵通的,聊到了查继祖为什麽入籍法国,才在休息喝茶的间隙里,有人对张大安说道:「张老师,以前搞严肃文学还有艺术深造的,都是移民去法国的。算是个圈子。」

「还有这种事情的吗?」

「不跟他们一起混,不知道也很正常。早些年搞什麽『前卫艺术』的,也是移民法国的在推动。跟国内一些大学搞的美院丶艺术学院合作,都是通过他们,一年少说一两亿欧元有的。之前张老师你搞得鸡犬不宁,很多人都快亏死了,亏得最多的,听说有二三十个亿,三代人的积蓄。」

「卧槽……这我怎麽不知道?我还以为就几个老教授在那里狗叫,原来不止胡家在江口省的投资啊。」

「那才多少,大头,全部在京城……」

说话的人抬手朝上面指了指,意味深长。

难怪政研室的人亲自在沪州的「西郊」请客吃饭,合着还有事情没透露出来。

更难怪他居然被早早招安,合着他「造反」的水平,就是个「黑旋风」;更大的「反贼」那不是瓦岗就是方腊,比他正规多了。

能知道这些小圈子的门道,那自然也是有些能耐的,这个家长的爷爷,以前在延州蹲窑洞的时候,就是一线文工员,不是只会吹吹打打的那种,而是能编戏码的高手。

一些地方小调改的拥军歌曲,还有一些地方戏种改的小段,是战时一线休整时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他父亲更猛,在朝鲜的文艺兵,而且活着从朝鲜回来,跟张气弘都是福大命大的那种。

须知道入朝之后,是没有严格意义上后方的,全是前线,所谓的「后方」也在飞机大炮的轰炸范围内,在那样的战场环境下,甭管战斗人员还是非战斗人员,面临的危险只有很大和特别大的区别。

这光景能跟张大安吐个槽,那显然多少也是有些看不顺眼。

「行,既然是严肃文学和艺术深造这一块的,那我就有数了。」

「卧槽,张老师,你是真牛逼啊。还要继续骂啊?」

「我不但骂,我还打呢。我怕什麽?」

「牛逼。」

家长冲张大安比划了一个大拇指,只能说服气,自来骂战上升到一定程度,会引发一部分区域政策变化的,一个变化就是几百亿几十亿来去,参与其中的利益关联方,一个不好就破产。

每年都会听说这个行业那个行业的「大佬」跳楼,很多人都会分析这个市场变化,那个政策风向,正儿八经复盘的,也会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如何,又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何如何……

总之仿佛都有什麽不得不倒的理由。

然而有时候真相十分粗暴,举凡城市化较高的区域,能赚快钱的行当突然有人倒了,跑去跳楼或者吞药,那就要看这个人年轻时候是不是给人开车丶站岗或者当个通讯员。

且不说远的地方,新东圩港中学西北方有个江心岛,其上的高尔夫球度假村便有过这等猫腻。

当然还有吴都大市范围内的所有家居城,能把这玩意儿搞起来的,清一色都当过兵。

至于说当什麽兵,在哪儿当,那再说。

换一副手套这种事情,人之常情。

时下因为「张安教育」的进攻性极强,导致「国际教育业务」出现了重大变数,再加上民间资本更愿意跟注「张安系」的关联企业,按照正常发展应该迎来一波大城市「国际教育」的大热,大量资本会进入到这个新兴市场。

然而现在资本市场根本吹不起泡泡来,道理很简单,你再大能有「张安教育」大?

「张安教育」就是最大的,你怎麽吹都要锚定「张安教育」。

那麽放在以前,换一批吹手狂吹「张安教育」就行了,说「张安教育」能做到一万八千个亿都行。

可惜做不到,张大安早就跟各地媒体「朋友」打过招呼了,不准吹。

沪州这边像「能人对话」这种起势之后,圈子内都清楚张总教头财大气粗。

那是真的粗,吹口气能把人吹死。

至于说京城那边更简单了,都撕破脸皮了,你现在跑来狂吹,狗都知道有问题啊。

没办法吹,就只能锁死上限,锁死上限就锁死了上市可能,要麽换个皮去香江上市,要麽拿美元去纽约上市,要不要去「粉红股」那另说。

「张安教育」的存在,那是让人欢喜又让人愁,只不过圈子不同,互相角力的话,只看成本和收获。

目前来看是让人不得不忍痛割肉,死磕下去谁也不知道这个教育产业到底怎麽搞。

说白了,京城那边能玩起来的唯一技术含量,就是在京城。

在京城就几乎等同于贴着政策走,踩不了大坑的。

张大安的玩法比较硬核,跟客户捆绑,只要一天高考没废,只要高考还是最公平的选拔机制,那他的生意就能做下去。

什麽叫「核心业务」啊?

这光景既然知道要保石向道的山头来自哪儿,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永志要跟他谈判……

门儿也没有啊。

他老丈人查继祖来了也没用。

倒不是说他要杀鸡儆猴啥的,没那麽高深的想法,纯粹是吴都市和崇州市表了态,只要张总教头干掉石向道,以后两地相关产业发展,唯张总教头马首是瞻。

毕竟出了大力嘛。

在吴都市和崇州市眼里,这就是拿几千万交个朋友,毕竟玩具产业主要是做出口,国内能赚个鸡毛钱。

然而张总教头自有盘算,他之前给「千人画师团队」画大饼的时候,还想着起码要个五到八年,才能摆平江口省这里的各路人马。

现在十二个地市有两个支持他出来选「玩具大王」,他当然决定带着大家一起打上月球。

为了表示决心,拿石向道祭旗还是很符合传统的事情。

至于说怎麽干,那就简单了。

《没有科学素养的人文教育毫无意义》。

张总教头管你这那的,直接找到了江口省的本地大报,整了一篇社评放在了头版上。

署名还是「飞舟」。

正所谓「浪遏飞舟」,不知道在下这十二万吨的大船,诸位打算用什麽样的浪潮来遏制一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