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5章 大魔头在扩张(2 / 2)

加入书签

「东北那边一串狐狸皮能卖个四千,主要是俄罗斯那边收得多,俄罗斯的贸易公司也是二道贩子,在俄罗斯加工之后,也是卖到北欧丶东欧还有波罗的海国家。法国人主要是从日本人手里买原料加工,英国人则是在香江有代理商。」

「那我叔叔的意思是做葡萄牙的生意?」

「先打开销路嘛,葡萄牙的生意只要打开,就能做葡语区的生意,主要目的还是巴西。」

「能做?」

「肯定能的。皮草和皮革制品在国际上一直就是大头,像牛皮丶猪皮这种都是销量很大的。也就是现在蟒蛇皮丶鳄鱼皮管得严,不然以前还能从南美洲进口一种绿皮蟒蛇的皮子,现在走私的多,价格比东南亚的便宜。」

老房头对这一块也挺熟,国内现在库存的蟒蛇皮是不够普及乐器的,单一个二胡就不够。

一般走私的也都是能人,这种偏门跟「黄赌毒」还不一样,讲起来风险其实没多大。

跟走私象牙丶木材丶犀牛角啥的差不多。

张大安因为不太清楚价格,跟房大桥聊了一下才知道,高档一点的狗皮制品,一副手套算下来也要几百块到几千块。

当然折算成欧元或者美元,那又算不得什麽。

对于能打得起高尔夫球的人来说,几十美元还是几百美元,那才几个钱。

唯一问题就是卖出去比较难,本来张大安的想法是找个代理商拉倒,现在看行情潜力不小,便想着倒不如自己做个品牌好了。

然后出口转内销。

这年头已经流行取个洋品牌名字来赚国内土老板钞票的路数了,基本上集中在家居用品丶厨卫用品丶服饰用品以及洋酒上。

目前就是江口省的吴都市和岭东省的禅城市玩得最溜,不过也是跟着版本走的,两边起家的老板,在几十年前不是给人当司机就是给人站岗,要不也是个通讯员。

秘书,也是通讯员。

所以这一块的衰退,也有一个时间线,基本上那都是歼二零起飞之后,就逐渐一路走低。

像张正东这样自己搞产业而不是有「高人」指点的,算是少数。

严格来说,张叔叔至今没有跟以前的老首长有任何利益来去,邱建民这种也算在其中。

「嘿,那这样,既然可以搞,那就大搞特搞,十九万只狗的存栏量,没什麽意思。十倍,再加十万,两百万只存栏量。弄个『犬类产品事业部』,除了丰邑县那里肉用狗,顺便把宠物犬的产品也做一做。」

「资金从哪里出?」

「我个人出资吧。」

「好,我稍后拉一下人手。」

老房头问资金来源,那是因为「狗肉」属于争议性词汇,争议性的东西,尽可能不影响公司最好。

当然已经闹掰了,那没办法。

比如说「张安系」的公司丶工厂丶学校,统一都是没有民族餐厅的,一间都没有,直接在招工招生简章中注明了只有「汉灶」。

全长三角独一份这麽干的,为了这点儿事情闹了不知道多少风波出来,结果没啥鸟用。

老板依然我行我素,搞得现在「张安系」的供应链企业中,也都是这麽干。

没办法,你得拍马屁啊,不拍「三连状元」的马屁怎麽行?

万一你跟「张安系」不一样,那是不是说对「三连状元」有意见?

因为影响相当恶劣,官司打到了京城,结果张大安还是硬顶,要麽「张安系」全部关门,要麽我继续。

二选一。

你爱选不选,爱来不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因为「狗肉」又招来一堆假「动物保护组织」,实则邪教份子的苍蝇,那又要鸡飞狗跳丶焦头烂额。

老房头对这些敏感问题是慎之又慎。

他最庆幸的是至少公司里面没有国际上乱七八糟的女权主义丶少数群体主义等等问题,否则劳务支出和法务支出,搞不好双双上涨。

不过有一点他很确信,就老板那鸟样,活到四十岁问题不大,他这样的老东西,到那个时候也就不用操心了。

毕竟老汉我早已退休!

至于现在嘛,年薪百万怎麽可以不干活?!

老板吩咐要给他叔叔继续拓展业务,那麽活儿就得做得漂亮一样,趁着老板还没离开,老房头翻了一份文件出来,然后递给了张大安:「老板,那顺便事情的,这家公司可以盘下来。」

「噢?」

张总教头接过文件,翻了翻,「旅游公司?」

「之前就听说国际旅游业务会有调整,政务院新公布了《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明确了一些内容,比如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中国公民,到旅游行政部门公布的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以外的国家旅游。」

「跟我们没啥关系吧?」

「这个跟我们没啥关系,但是经营出国旅游业务,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老板现在国际业务越来越大,还不如直接搞个旅行社。」

「也对。」

张大安点了点头,手中翻看的文件,其实就是一家旅行社的介绍,经营状况其实非常良好,财务也相当健康,但不得不卖。

为什麽?

因为胡家占股百分之十一。

就这麽简单。

其馀股东赶着卖给张大安,但因为规模太小,见不到张大安本人,所以托关系找到了房大桥,希望帮帮忙收了。

恰好政务院公布了《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下半年就开始施行,这里面有几个点还是很重要,那就是出国旅游业务的经营条件,需要取得国际旅行社资格满一年;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有突出业绩;经营期间无重大违法行为和重大服务质量问题。

未经旅游行政部门批准取得出国旅游业务经营资格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或以商务丶考察丶培训等方式变相经营出国旅游业务。

其实禁止的那一部分,一直以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还有出国留学这个业务呢。

现在公布新的管理办法,本质上来说,跟老百姓关系其实不大,以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以后也差不多还是如此。

主要是盯着「考察」,讲白了以前动不动包机出国考察,以后这些钱,那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算是个狠活儿,会有一段时间的「官不聊生」。

等过一阵子自然另外有办法出来。

下有对策嘛。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种最基本的斗法,那已经贯穿了几千年,也不差这十几二十年的。

正如历朝历代都有类似《不第后赋菊》的,也有「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像张大安这种「反贼」类型生物,并不鲜见,偶尔搞一个区域性的「天街踏尽公卿骨」,完全不算什麽。

横竖现在京城那边也批了一个「且填词去」,张总教头在主动不第后,也算是「奉旨填词」,偶尔「填人」,全看需要。

填了人整点儿薯条,一家旅游公司,就是个佐餐之物,跟正经的大餐比起来,微不足道。

「正好东南亚的业务要拓展一下,让他们把内部跟胡家有关系的剔除,剩下的能用则用。」

「好,我来办。」

老房头业务娴熟,要的就是老板点个头,之后再签个字。

跟外界那些不明就里的不同,老房头很清楚自家老板那是造了不少人的反,风险是大了一些,可是利润真的很高啊。

尤其是跟别家旅游公司不同,因为有网际网路基因,即便很多旅行社都开辟了网际网路订票渠道,可正经能高效率反馈的,其实一家都没有。

基本上还都处于「抢黄牛票」「抢打折机票」「刷信用卡增值服务」「刷重要客户会员卡服务」等等业务的范畴,当然也包括一部分「套现」「串货」「套餐更换」等等非法业务。

因此在《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中,还明确了组团社应当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听着好像是一句废话,但性质变了,现在进阶到了「有法可依」的阶段,至于说执行阶段如何,那再看。

但是其中一些能积攒口碑的规定,对「张安系」这种严格遵守《劳动法》的企业来讲,是能做长久买卖的。

比如说组团社向旅游者提供的出国旅游服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得作虚假宣传,报价不得低于成本。

再比如说组团社经营出国旅游业务,应当与旅游者订立书面旅游合同。

还有像旅游合同应当包括旅游起止时间丶行程路线丶价格丶食宿丶交通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将来如果说改组成「张安旅游」还是什麽,好处多多,首先就是「张安系」的员工本身就是优质客户;其次「张安教育」名下的各校学员丶学生家庭是潜力优质客户群;最后自然是各种服务内容,都可以做成「张安工业联盟」的增值服务。

像线上订票系统的开发,那就是「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像酒店用品,可以直接投放在丰邑县做一个酒店用品生产基地;其馀车辆使用什麽的,更是可以直接从物流部门甚至去丰邑县招「丰邑把式」来培训。

老房头对于将来自己的退休生活,那还是有想法的,退休了找哪个旅游公司都不如找老板家的。

吃住放心不说,而且包VIP的。

老板自己无所叼谓,那是因为老板年轻,他现在买私人飞机去撞高楼大厦都没问题,他年薪百万可买不起私人飞机,混个商务舱头等舱就不错了。

至于为什麽在讨论老板叔叔卖狗肉的时候,把这个东西拿出来给老板过目,那是因为过两天老房头就会去一趟丰邑县,然后跟老板叔叔讨论相关产业以及人员培训的事情。

拍马屁嘛,简单粗暴地拍,不可能拍出关长生关总的水平和韵味,这条赛道的尽头,关总是无敌的;迂回战术丶反覆穿插的拍,那就是属于技术流,是润物细无声。

这一块,老房头打算挑战一下自己。

顺便也把豫章省的老朋友们带着一起吃肉,让老板叔叔在事业上爆发出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这样的马屁,那还是很香。

揣摩上意得练。

以前揣摩老头子,那些经验没鸟用;现在揣摩年轻人,而且还是个可能心理上比较变态的年轻人,那就得看个人的努力了。

不过这不妨碍老房头有条不紊地把技术流马屁推进下去,他掐指一算,按照老板在济城的大明湖畔搞了一个酒店旅游专业的学校,那肯定是要有实习地的,最不济也得有个实习点。

刚巧因为丰邑县的业务现在量比较大,老房头就等着旅游公司收购完成之前,先在丰邑县搞个「张安系」的接待酒店,然后做成样版酒店,方便学生们过来实习。

对老板叔叔来说,那肯定是拍手欢迎。

这马屁,不就有了麽,还不着痕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