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 被当枪使,又有何妨(2 / 2)

加入书签

在无法看破前路丶未来的情况下,一切都好似重重迷雾,这种大辩论谁摆出事实案例,谁就嗓门比较大。

有人拿张大安的「状元星」说事儿,可另外一派也是有理由的,「状元星」是什麽科技含量,笔记本电脑是什麽科技含量?

放在一块儿能比吗?

比不了一点!

没有那个资格。

更别提行动电话了,这是人类现代社会中,个人能接触到集成度最高的高科技系统工程产品。

「状元星」跟二十年前的摩托罗拉产品都没法比,哪怕人家没有显示屏幕。

撑死了跟DVD坐一桌,家用播放器好歹还有解码晶片,好歹还有版权内容生成,对文化产业的带动十分明显。

你「状元星」什麽水平就狗叫着要爬上高科技产业这一桌了?

正面战场一只手就能把「状元星」的行业地位压制住,哪怕「状元星」能够在消费电子市场大爆特爆,也是没啥鸟用。

二十亿营收算个屁,就算两百亿又如何?

在侧翼战场,直接一招「今天吃啥」,就把各路刚热血翻滚的人马给撵了回去。

你挣几个钱啊,就一天天想着「技术独立」「自主研发」?

跟你月薪一千有啥关系?

战术上也不搞虚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务实》这篇文章,内容上就是报导了中原省的地方院校应届毕业生,从以前挑挑拣拣,变成有活儿就干。

以中原师范大学为例,放几年前,怎麽着也得是城里的学校,然后还得给个编制,那才能过去看看。

今年……

不行啦。

大学扩招的直接影响就是竞争人数膨胀,像江口省因为「县域经济体」相对来说比较发达,就业承载规模比较大,所以还没感觉到压力,撑死了有个一点二系数上的体感。

可要是在中原省,对不起,两倍三倍四倍甚至五倍的体感都会有。

为什麽?

道理很简单,以前双向选择洽谈会,通常都是学校跟合作很多年的地方一起搞,现在市场化了,又恰好碰上了「僧多粥少」的年景,这就有些稍微香一点的地方,就不是一所两所学校在谈,是十几所几十所。

这种混乱进一步加剧了应届生们也是「一窝蜂」,从一个地方招聘会,赶往下一个地方招聘会。

体感上就是怎麽哪儿都是人啊,而且还都是跟自己一样的大学毕业生。

在采访报导中,中原师范大学的就业办公室还这麽回应记者:今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这既是就业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也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务实化的结果……

机制就是以前不去的乡镇学校也得去了,务实就是以前管饭的衙门也不管饭了。

听上去好像很合理,但却忘了师资力量薄弱和教育待遇长期不稳定,这居然是一个长期共存的客观现状。

倘使要强化基础教育阶段,光管饭这事儿,在现在市场化的当下,如何能行得通呢?

所以不用想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务实》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在阴阳,看报纸的只要能识字,不可能会有夸的。

凡事只要引导,普遍开始动脑子琢磨,那都会以为自己看破了真相。

真相是什麽?

第一个真相: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第二个真相:你不干有的不是人也要干。

第三个真相:有的干就不错啦,一天天的就知道想着月薪三千高工资,发展高科技跟我一个月三百有啥关系?

到了这个阶段,目的就达成了。

任你如何饶舌,把「状元星」吹得全国第一自主可控,人家「三连状元」赚那麽多钱,会分给我吗?

是阴谋也是阳谋,解不了一点儿。

因为现状的确如此,找个像样一点的工作已经很难了,「贸工技」还是「技工贸」,对我一个普通人,有个鸡毛关系。

谁爱吹谁吹,反正我不吹。

尤其是在宣传上,谈「粮仓」,几乎就是跟中原省画等号,在文宣物料中的农村农业相关权重极高;哪怕后来东北粮食产量占比也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但在文宣物料上,是跟「老工业基地」画等号的,而不是「粮仓」。

这也足以证明另外一派人马的着眼点多麽犀利,想要反击,几乎不可能没有破绽,只要一个点上有所倾斜,就能瓦解成偏颇,进而扩大化到整个农村。

后面的手法那就再简单不过,随便制造一点对立,就能让整个舆论场彻底乱成一锅粥。

所以聪明一点的,就是低调不接招,凡是谈中原省各种涉及到就业丶农村等等相关的,全部当没看见。

要麽就是另外开个战场,但这年头拿得出手的真不多,哪怕是沪州农村丶浙水农村,在这个时代也是完完全全的「乡毋宁(乡下人)」,可不像以后那样一个农村户口金贵到千万不卖。

硬要开战场,拿「天下第一村」这种类型的来说事儿,那麽好,中招了。

直接扩大到「贫富」这个内容上去,那麽你「技工贸」是支持贫,还是支持富啊?

于是之后两三天,节奏都是很稳的,「为民请命」的那一方太正义不过了,饶是张大安啥也没干,还在网上被人扔了俩「砖头」。

这光景管你疯狗家狗,路过就是俩大逼兜。

同样来京为齐鲁省顺便招商引资的袁业成袁主任,来了之后也是相当无语地对张总教练吐槽:「就这个水平,怎麽好意思拿张总您当由头的,真是想不通……」

「嗳,我是无所谓的。还是那句话,结果怎麽样……不关我的事。我出了力,就得给我好处;事情成不成,都得给。」

「……」

张总教练对于这种高端对喷没啥感觉,他认钱不认人,一年给他十个亿,他不仅闭嘴不谈自家发展路径,甚至还会狂吹「贸工技」,认为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富有责任的负重前行。

那些好高骛远,只知道一步登天的家伙,就是那些「负重」。

当然了,得给钱,给钱他就这麽说。

不给那就算了。

「张总,您让『松柏仪表』在城东区投资建设的新工厂,在省里已经挂上了号,只要将来二期三期放在济城,『重点企业』是板上钉钉啊……」

「跟我说这些干什麽?我又不是『松柏仪表』的爹,人家苏西柏苏总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正常人,跟我说这些,是想要让我帮他盖工厂吗?噢,好像的确是我帮他盖的。我真是一个大善人。」

「……」

「多的呢,不用跟我提。不用跟我隔空喊话,也不用专门派你过来给我暗示。我要是扩大投资规模,该是济城市的,一个子儿,它都跑不了;不是济城市的,我不给,你们也不能拿。懂?」

说话间,张总教练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了一张颇具纪念意义的合影,给袁主任过过目,外加过过瘾。

肃然起敬!

张总教练就是上相啊,挂墙上肯定更有威严!

「这不是今年应届生确实是多嘛,明年怎麽弄,市里也是头大的很。都在催着把中专给搞起来,这样也能塞上二三十个老师进去。我也反映了,这事儿我说了不算,但是有些人,消息不灵通,做事不灵活,还在那里瞎琢磨……」

「那就让他们瞎琢磨去,只要我不爽,学校直接搬到胶州湾。」

「……」

一听这话,袁主任脸都绿了,他只好赔笑,却是多的也不能说。

济城市的内部博弈,毫无疑问还得自己来,袁业成心中叹了口气:什麽叫作战备地区的历练啊。

都是功力,深厚着呢。

这方面袁主任还真是佩服张大安,媒体上那麽大的动静,各种唇枪舌剑,但身处「旋涡」之中的张总教练,跟没事儿人一样,还能参加这个会议那个讨论呢。

尤其是前阵子闭门座谈会上的「暴论」,也就张总教练作为行业龙头有资格这麽任性了,换个人连裤衩子都扒个乾净。

张总教练最不怕的就是互扒,「三连状元」只是诸多「护城河」中的一道而已,作为在水韵十足地方长大的优秀青年,多两条河缠身上,也是非常合理非常富有逻辑的事情。

跨过「三连状元」这条辽阔天险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户口本战神」,尤其是这条「护城河」还有不少守军,是张总教练从岭西省招过来的同类。

可不是所有「表弟」都跟梁春波一样父母健在的,这麽幸福的事情,对于「户口本战神」来说,只停留在记忆中,连梦想中都是不会有的。

怎麽梦想?

是能做梦变个爹出来,还是做梦变个妈出来?

往那儿一戳,全都是「陷阵死士」,无敌到让来探究的人都会自动沉默。

实际上网际网路上扒张大安的好事之徒多如牛毛,只不过大多数都会扒着扒着选择删号走人。

没意思,跟这种开无敌的玩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当然半夜里睡觉睡到一半会不会给自己一耳光,然后再感慨一声「我真该死啊」,这得看良心。

只不过很多关于张大安个人的信息,都被张总教练亲自抹去了。

在这年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是个「杀手鐧」,出手必赢;过个一二十年呢,倒是没啥威力了,反而知道的越多越好。

版本红利得看情况来吃。

「那……张总,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我想在济城市,先搞个项目,把内容做起来,等到一年半或者两年之后,这学校跟项目直接对接,也会轻松得多。不知道张总能不能予以帮助?」

「这样。」

张大安对于自己人还是挺大方的,「今年原本我打算在江宁丶沪州丶京城还有宝安四个地方开以电子竞技为主题的酒店,我把济城市加进去。暑假期间,就把酒店地址选好,其中会有专门的旅游公司合作,线路就以京城丶沪州丶江宁丶宝安的往返为主。我跟江宁市谈个旅游合作项目不算什麽,有个定点往返线路,济城的人能来江宁看栖霞山,江宁的人当然也可以去济城游大明湖。」

「当真?」

「这个生意我是一定会做的,机票钱亏本进去也会做。只是早点晚点,但你开了口,第一批把你加进去,这不算什麽。」

随手一个生意,就是袁主任的天花板,像张大安这种玩法,可不是济城市的有力人士能搞定的,起码得在省里有狗叫权。

「现在呢,就是先把酒店旅游专业的框架搭起来,已经快要废了的中专或者职高,挑一批不抽菸不纹身不染发没有进过局子的过来组个『暑期集训班』。暑假开店就实习,能守得住规矩的就留下来,守不住的就开除。秋季能凑个百八十人开学就行。」

「那是不是要从今年中考生里头考虑考虑?」

「这个你不用担心。」

摆摆手,张大安一脸淡定,「我早就派人到了济城市以及周边城市的初中去宣传过了,生源上不会是问题的。只不过还是那句话,你来了,而且开了口,那麽你说要济城市当地多一点,那就多一点。这个面子,我肯定是会给你的。」

「多谢张总,多谢张总。」

「在京城,很多人都喊我一声爷,我听了感觉非常愉悦。」

「多谢张爷……」

「明年要是有地块开发上的需求,随时找我。这个数。」

张总教练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这让远道而来的袁主任顿时大喜过望:「一千万的投资!这也太……」

「一个亿。」

「……」

看着袁主任一脸的迷茫,张总教练略微不满地说道,「我搞个电子词典都花了一亿多,一千万像什麽样子,说出去好像我没钱了。」

「……」

袁主任脑子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他寻思着大明湖畔有没有夏雨荷他不知道,但大明湖畔肯定有袁业成。

乾隆皇帝就是个白嫖的穷逼,跟「三连状元」比起来,完全就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离开西直门的时候,袁主任感觉屁股底下的「夏利」都变得仿佛是一辆加长版的「宾利」!

太舒适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