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张氏暴论」再现闭门座谈会(2 / 2)
同不同意是一回事儿,态度端不端正,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正如有的篮球运动员看到洛杉矶凌晨四点的天空,只是为了打铁;而有的篮球运动员也这麽干,只是为了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他需要别人来夸他态度端正。
张教练一眼就看出来有些老头儿老太那完全就是一辈子的混子,所以他大大咧咧狗叫两声,人家急得头皮都要爆青筋了。
可惜暴跳如雷不得,哪怕今天给张教练跪下了,那也改变不了张教练拿钱办事的基本原则。
话难听,事难做,屎难吃。
总得挑一个。
「相信你们听到我都说如此难听的话了,那麽倾向也就不言而喻。」
「从我的个人视角出发,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份量,那是一样的。没有难易度上的区分,你们有选择困难症,有各种利弊上的权衡丶博弈,不过还是因为『一刀切』来得省时省力。只不过现在切在了职业教育上,并且想着让后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负责一点来讲,就是说相信后人的智慧嘛。」
「……」
「……」
「……」
损是真的损,也多亏是关起门来的座谈会,这种内部研讨性质的小会,也不至于传扬出去引发这那的舆论风潮。
就算在座的有人要讲两句,甚至拍桌子骂娘,也不会传得沸沸扬扬。
「既然是务虚兼顾务实,那我就有什麽说什麽了。」
「你们对国家发展速度的判断,应该是完全错误的。未来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不管是经济还是什麽,都会是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在这样的超高速发展情况下,高端人才增量不匹配,反而会拖国家高速发展的后腿。」
「我大胆预测一下,五年之内,工业产值超美国,这不是什麽放卫星,而是工业化大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工业化人口总量只要超过三个亿,其实就可以讨论这个基本认知。商品价格以及汇率,是反映不了生产力实际水平的。」
「那麽基于这个判断,五年之后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合格职业技术工人,即便工业产值超美国,附加值其实也有限,也就是所谓的优质工业产值占比还不够。说人话,就是高端制造业中的多个环节,还是要依靠国外的工艺丶技术等等。」
张教练也没有藏着掖着,什麽话都敢说,什麽好处也敢要。
不要白不要,不要,那这一趟京城不是白来了?
再说了,他都参演《新闻联播》了,还整了一点五秒的镜头,那以后出去走穴圈钱,不就是靠这点儿脸面嘛。
有个老头儿沉得住气,抬手问道:「以你的想法,目前来说,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应该有什麽政策内容上的平衡呢。」
「首先就是补贴上的多寡。」
当场就给答覆,不带一点停顿的,张教练瞄了一眼那老头儿,级别挺高的,能偶尔演个配角,比自己强,但无所叼谓,自己是「文曲星」,实打实的三连了状元,管你吏部天官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拿捏不了自己一点儿。
毕竟自己这个状元,考中的第一年就说「乞骸骨」;第二年又来,说的是「告老还乡」;第三年之后……「且填词去」那不至于,但肯定是志不在朝堂了。
「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它们都不是义务教育。已经是需要普遍收费才能传授知识技能的阶段。两者之间要权衡的,就是收费上是不是要做出一定的区别。」
张大安直接甩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道,「我举一个非常鲜明的功能性例子,那就是师范。在国家早期的建设过程中,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一个天然的市场需求。于是在建国初期,国家对于师范教育,是给予了相当大的补贴,哪怕到现在,其实师范教育的补贴也是不低的,中师丶幼师等等,横向比较就是如此。于是就吸引了相当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报考了师范。」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时代痕迹,那就是老一辈的名师,往往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成绩是名列前茅的,比重不敢说比比皆是,但是绝对不低;而时下往前十年往后十年,我相信,选择师范的青少年,他们的成绩,名列前茅的概率相当低,几乎为零。」
「为什麽呢?因为这个时代的补贴,不足以平衡更高端的就业市场收入,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和事实。」
「我举这个例子,要说的其实就是一个意思,补贴要有针对性,扶持要有时代性。不能过去补贴个一块八毛三,学生啃着馒头就着白开水,现在和以后,也指望学生还是这麽干。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吃苦的,我以前在电视采访上,说『没苦硬吃』,搞出了很大的影响,我现在还是这个观点,希望你们认真考虑。」
「多的废话就不说,回到补贴正题上。当前呢,从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状来看,需求上就让我们不得不加发展职业教育。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就是『世界工厂』。这个位置,原本是『四小龙』加上『四小虎』加上日本丶韩国还有德国的。我们工业化人口的数量,超过整个西方先发国家的总和,那麽『世界工厂』只能是我们,这是客观规律,资本肯定是冲着生产要素的价格洼地去的。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不是最低的,但是综合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是最低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享有独立自主权力的,而『四小龙』丶『四小虎』丶日本丶韩国丶德国这些国家和地区,或是殖民地,或是经济殖民地,总之,上不了台面。」
「有了这个基本面的认识,剩下的就是技术面的操作,那麽这个就是有共性的。不管是日本丶韩国还是德国,在基础职业教育上的侧重虽有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填补现代工业化大发展时期的劳动岗位需求。」
「其中德国的职业教育尤为突出,德国的工程师普遍都是废物,总是喜欢有各种各样拍脑袋的想法,但是,德国的技工群体,却弥合了工程师的缺陷;这一点,是跟苏联截然相反的,苏联的技工水平一团糟,但是工程师的巧思,却能弥补这一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取长补短,当然眼下既然讨论职业教育,就以技工为主。」
「德国在职业教育中的补贴规模,涵盖多个方面,既有直接的经费补贴,也有企业配套的一系列培训就业体系,算是政企共建的项目。我的建议是给个积分制,社会上的企业在这一部分做得好,你们要是有实力呢,就给个积分,年审过后予以一定的免税减税政策等等。当然了,我这麽说,肯定是因为我本来就打算这麽干,具体考量,还是在你们。」
「如果说宏观的全社会协同做不到,那就乾脆点,学费少一点,住宿费再低一点,而且要坚决执行『一费制』。以江口省为例,很多地方大中专院校,规定学费是多少,它们的确是照着收的。可是学生一到校,宿舍分四人丶六人丶八人丶十二人甚至大通铺,价格自然是有的谈;还有什麽『转专业费』『异地入学费』『就业指导费』……这些小花样,直接来个大扫除,学生压力瞬间就小了许多。」
「须知道,职业教育的学费,尤其是一些高职专业,收费居然都比本科专业高。这纯属就是拿专科的钱,去贴本科的人嘛,没有这个说法的,对不对?」
「尤其是现在招生计划一扩再扩,很多本来应该去高职的,结果现在分流去了本科,最后毕业的时候,还能甘心从事原本大专要求的岗位吗?我的看法就是,既要管杀,还要管埋。职业教育反正都吃不上时代红利了,就稍微平衡一下,至少要减轻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负担。」
「总不能我都读大专了,钱花的比本科多,将来工资比本科低,那大专以后在社会上的评价,还能好吗?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了嘛。」
本来有些不情不愿的老头儿老太还挺摆谱,玩眼观鼻鼻观心,但现在越听张大安所说越觉得有点儿触目惊心,顿时表情丰富起来。
今天本来就是关起门来有什麽说什麽,务虚为主,务实为辅,但终究是要务实。
再者本以为姓张的小畜生只会考试,结果聊起别的国家来,仿佛亲眼所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尤其是说什麽「德国工程师普遍都是废物」,这个观点跟人们的固有印象完全是背道而驰。
然而张大安说的都是事实,顶尖工程师光辉不能掩盖德国绝大多数工程师都是混子,没有庞大的一线专业技工予以帮助,这些混子在哪儿都应该饿死。
这一通「暴论」输出,其实要短时间全部消化,不太可能。
老头儿老太们还得自己回去再召集人马开个会聊一聊,是真是假,得自己再合计合计丶商量商量。
但有一点肯定没问题,姓张的小畜生确实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因为不放在眼里,所以讲话肆无忌惮,所以反而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看法。
「能聊聊看,你个人在这方面的计划吗?我并非是出于打听你商业模式和机密的想法,只是如果有成熟路径的话,以后工作展开,也好有所依赖。」
「概括起来一句话:以前叫『企业办社会』,以后叫『企业回馈社会』。」
张大安又喝了口纯净水,看着与会一众老头儿老太复杂的表情,他咧嘴笑道,「不要紧张嘛,我又不是要造反。这个『企业办社会』呢,永远都是公家的事情,我不掺和,当然我不反对别人掺和;『企业回馈社会』呢,就是说点儿漂亮话,免得大家疑神疑鬼丶提心吊胆的。这里呢,我也正好算是给大家讲几个成语故事,一个叫『收买人心』,一个叫『田氏代齐』。正常情况下,应该不至于提防,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民间资本,到时候肯定是会发明别的词汇,比如说『企业定期向社会输送人才』,说人话就是裁员丶解雇丶开除……还有随便其它类似的词汇,领会精神。」
「……」
「……」
「……」
聊这个让人精神抖擞,可张大安说的,其实就是大企业能够轻松做到的事情。
直至核心的话,那无非就是大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
资本家有几个愿意在分配问题上让步的呢?
倘使没有外力,那是一个都没有的。
没有罗斯福,换个人来接手「大萧条」引爆的烂摊子,同时也执行罗斯福一样的政策,绝无可能让美国当时的工人获得后来的福利待遇成文立法。
道理很简单,罗斯福虽然是个瘸子,但他敢让大财团的股东们变成跟他一样的瘸子。
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这句话是对的,但还得看人。
给懦夫一颗「小男孩」,他也只敢炸自己家的厕所。
没有罗斯福,是不可能有李斯福丶王斯福的,伟大人物的自谦,让太多蠢货动辄以「英雄主义史观」要不得来给自己的愚蠢壮胆。
那麽毫无疑问的是,倘使没有「罗师傅」,其他「师傅」上来了,高低得让讨要合理薪资的蠢货们尝尝「芝加哥打字机」的魅力。
「五星天皇」这样的货色,更是会感慨:老兵不死,它怎麽能不死呢?我的坦克都这麽用力了,你怎麽还能活着?
张大安反正也没啥心理压力,「暴论」输出结束之后,就没打算跟这帮老头儿老太继续磨牙,没啥意思。
因为今年高考一结束,开学前大专学费该是多少还是多少,中专院校各种逆天操作该有还是有,不会有什麽变化的。
之所以来讲两句,就是主打一个「老子早就说过的」,等以后万一有人搞「马后炮」,谁搞灭谁。
至于说他现在的计划,能跟这帮人说?
鬼知道他们反手是不是就跟自己儿子孙子「无意中」说漏了嘴,张教练总不能到时候打不过他们儿子孙子,就加入一起组团吧?
那多冒昧啊。
留一句「企业办社会」,你就琢磨去吧!
而跟张教练猜的一样,这帮老头儿老太中果然是有「不小心」吐噜嘴的,在张大安开「状元星」系列产品发布会的当天,多个拿特殊津贴的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师,退休和临退休的,都打算见一见张大安。
没办法啊,现在放眼四方,愿意在职业教育上整点阳间活儿的头面人物,那是真的没几个。
到了张大安这个咖位的,都是要多维度考量的,有时候稍微博弈一下,权衡一下,时机就擦肩而过。
像张大安这种一门心思只搞钱的顶级专业人士,反而被衬托出来了美感。
不过张大安直接不见,没预约你还想跟我见一面?
怎麽?就凭你那张德高望重的老脸?
其实这一波主要是华中几个地方的地方院校有想法,毕竟大学扩招先冲击到的就是它们,老师不够,经费不够,设施不够,啥啥都不够。
名牌大学还能去别的地方化缘,它们只能盯着当地城市能不能爆种,但毫无疑问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像江口省的地方院校其实也难受,可地方财政相对来说良好,那麽至少新盖几所新的宿舍楼,这个问题还是不大的。
八人间六人间的宿舍,也逐步向四人间过渡。
那麽退一万步来说,都是地方二本院校,都有几年后的就业率难题,可至少江口省这边的地方院校学生,大学几年过得还挺舒适不是?
这光景张大安再放「暴论」,很多系统媒体也稍稍地往外吹风,就一天的时间,足够让脑子正常的前来抱一下大腿。
妫川县的青年才俊们如何喊张大安一声「张爷」,外地「臭要饭的」总不能还拿腔拿调上了吧?
忘了哪里的爷才是爷?
此番内部座谈会「张氏暴论」再度传播,也不是没有好事儿,至少在京召开的「状元星」系列产品发布会非常成功。
毕竟也不是什麽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发布会,张教练就是打算把京城丶燕赵丶辽河丶河东等地代理经销权给卖一卖。
原本只是观望的一批本地书局丶书店企业,一听张安总教练先生居然有如此行业地位,顿时猜测是不是已经成为最年轻的部委顾问?
倘若如此,岂能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此时不烧炕,更待何时!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