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状元经济」进行时(2 / 2)

加入书签

保甜吗?

不保。

保皮薄吗?

不保。

保份量吗?

不保。

现在还有有个几百吨的产量等着呢,现在哪儿有大规模的黄皮西瓜啊,这都是大棚里的瓜。

张教练一看自家老叔又整活儿,索性抬了一手农科院的科研狗们,五毛钱一斤的高价直接收了。

一卡车四十吨,全是高档黄金西瓜!

别问,问就是「状元金瓜」。

张教练还把这厚皮不甜的西瓜专利给买了下来,注册了商品名,就叫「状元金瓜」「金西瓜」。

甜度九左右,不如「墨瞳」「黑美人」一根毛。

毕竟也是个淘汰品种,不甜的西瓜,那就是带点甜味儿的黄瓜。

可怎麽说呢,张大安能五毛钱一斤收,就能五块钱一斤往外卖,这还是开学季的优惠价。

跟江口省多个商超签了个合同,专门卖礼品瓜,并且强调瓜是不甜的,心意是甜的。

主要成本都在包装盒上了。

而包装盒的生产厂,还是马洲市招商引资给张教练的一块沿江工业用地,之前刘静波跟刘远山的合作,是想要吃到江宁市城东区的外包装业务,最后因为刘远山去了豫章省,而刘远山的「老板」去了劳动保障管理部门,于是就变成了张教练拓展自己的业务。

还别说,刘副市长为了这事儿还真没少折腾,包括不限于帮张教练介绍二手的生产设备丶印刷设备等等,全部设备采购就花了张教练一千多万,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当年单项投资记录。

毕竟新东圩港中学马洲分校已经投入运营,而且稳定软硬体升级中。

随着江皋分校的开张,目前也都有「状元街」的区域品牌建设,以前江皋和马洲两地,想要从市里申报县乡公路的拓展,那只能以市区为重点,向外辐射那是辐射不了一点儿。

以江皋市为例,往东尝试过修公路修到崇州市区,规划其实也有规划,但江皋市这边的东进优质道路,除了一条年久失修的老公路,新修的县乡道路全是「断头路」。

管你柏油还是水泥,到了崇州就是坑。

现在不一样了,「路桥经济」重提,但捎上新东圩港中学,那就是很有讲头的。

这其中的道理,无非是如果路不修好,那我们马洲分校/江皋分校产生的效益,可就是给隔壁江皋/马洲做嫁衣了。

漂亮~~

扬泰和崇州市里,再怎麽缺钱,还能缺了这点儿「挽尊」的资金?

这就是为什麽现在围绕新东圩港中学的两个校区,会有如此惊人高速发展的荒诞现实。

底层逻辑就跟张教练收西瓜然后卖西瓜差不多。

「状元经济」的效果,那是真有东西。

之前张大安在江宁的一通嚣张狂喷,并非没有人想要过来搞点儿破坏。

可惜,马洲分校和江皋分校不说是铁板一块,那也差不多,挑刺儿是挑不出来半点儿的。

别说扬泰市这边不会买你崇州高校一两个教授的帐,就算是江皋市本地……搞得好像就会当自己人一样。

江皋分校一出来就是实打实的「过亿营收」,可不是前年预估的六千万,这其中的差别,是个基层干部都能分得清。

两座分校在界河两岸一放,那就是个「产业巨头」。

这也是为什麽现在地方上的相关部门内部,没有了噪音,即便地方中学有意见,但都跟张叔叔差不多:有意见可以提,但是我们不改。

不过线下没声音,不代表线上没有。

之前张大安跟太湖市丶崇州市做卡通业务代工的几十上百家公司丶工作室闹翻,要说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门户网站且先不说,「金榜博客」就有大量动画漫画从业人员注册了个人博客之后,然后开启了各种控诉丶揭秘。

什麽套路都有,卖惨的,造谣的,泼脏水的,搅混水的,搞白噪弹的,一击脱离的……

应有尽有。

张教练在九月十号那天就又开始线上热身。

本来他只是在喷这个公司老板的老婆,那个工作室创始人的父亲,「吃瓜群众」们也就是来学习一下技术。

问题就出在这儿,隔天就是九月十一日,然后有个中东少年的叔叔是王牌飞行员,他永久地失去了叔叔,而张教练永久地失去了「世贸中心双子塔」……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