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张叔叔感觉没有压力(2 / 2)
但也仅限指指点点,多的想法不要有。
划了一条线出来,那事情就简单了,至少对当地乡镇来说,肯定是不用背锅的。
当然保障工作是无所叼谓,伺候人要是还不会,那别混了。
因为初步确认的校址在陈庄镇的交通要道附近,以陈庄镇六万人的总人口,多了不敢说,千里挑一也能挑六十个顶级手脚勤快的农村妇女出来。
只不过这事儿现在不会谈,都是小事儿,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好处」多不胜数,提供的短期就业更是数以百计。
可只要是脑子灵光的,还不至于说就盯着建筑工地上的小工人头数,那也太眼皮子浅了一些。
其实丰邑县的干部已经没啥心理压力了,只要权责划好了范围,那麽学校规模是大是小,都吓不到他们。
这时候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丰邑县里头有想法的,肯定希望多多益善。
只是实际工作上,肯定没那麽顺利,一家一户各有想法,当然,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日常,早已适应,早已熟悉。
「张主任,我也提两个问题。主要是关于招生工作的,因为我们丰邑县很多乡村比较困难,很多老一辈的传统家庭,思维上相对来说比较守旧。他们对于家庭劳动力的增长更为迫切,对受教育的水平,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因此在原有的招生工作上,我们在一线农村工作的同志,本身就会有重重困难。现在这麽大的规模,而且还是跨区合作,对一线的同志,工作压力肯定是加倍。我想知道在这方面,不知道张主任还有各位领导,有没有什麽初步的解决办法。谢谢。」
「这个问题问的好,刚好跟之后我们要讨论的招工环节也有关联。具体的解决办法,初步的方案,我在这里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张正东拿起发言稿,瞄了一眼,吐词相当清晰地开始解释。
早些年张大安专门从大戏院和外经贸酒店请人过来训练他的仪态,这时候就展现出了好处。
别看吃狗肉的时候接地气,可开口讲话,那给人的感觉也是相当有气质。
当然主要是张正东本身长得还行,四十来岁也没身体发福,头顶也没有秃,穿着也很清爽干练,仪表堂堂是一个很不错的加分项,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如此。
反正提问的基层干部,没有觉得有什麽言语上的潜在恐吓。
「要跟老乡讲道理,这是肯定的。但个人和个人有不同,家庭和家庭有不同,这算是观念上的碰撞。就像国家强调『科教兴国』,对很多老百姓来说,科学离他们太远,柴米油盐才最重要。那麽,我们做工作,不能只讲原则不讲规律,要把我们的优势讲得直白一点,老百姓就想听听我们到底给什麽好处。十块八块不嫌少,只要有,那就有商有量。」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主要的优势,能够提供两样东西。第一,短期的务工环境,也就是可以提供务工岗位,那麽我们可以对老乡对群众讲清楚,你们支持义务教育,支持教育工作,那麽我们也支持你们务工多赚钱。支持力度越大,务工安排越早。提前培训,提前上岗,提前拿工资。」
「第二,长期的职业技能,也就是我们还可以提供就业技能的培训。想学开车的学开车,想学挖机的学挖机,想学泥水匠的学泥水匠,工种分类成百上千,总有一个适合。实在是文化水平太低,连设备的使用手册丶保养手册都看不懂,那还可以跟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在小学里面先上课嘛。有了职业技能,就等于说有了在城镇生存的能力。老话说得好,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是个手艺人,就不怕饿着肚子。」
「这两样优势,只要去沟通,去谈,终究是讲得通的。当年大沙河两边推着独轮车运粮的老乡,难道一晃几十年,还能变了人种不成?我们有诚意,不是诈骗,不是『关门打狗』,那就早点晚点,总能把工作做成做好。」
这一番话讲完,市里的人还没觉得如何,丰邑县的当场就拍手鼓掌。
因为这相当于给了一个承诺——「包分配」。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跟以前的「包分配」不一样,天差地别,可解释的时候,一线干部就能这麽讲。
老百姓听不了十页八页的注意事项丶免责条款,你讲关键词就行,别扯有的没的。
对于急于改变生活,改变生存环境的贫苦农村老百姓来说,他们不是不懂抓机遇,前提是首先得有这个叫「机遇」的东西。
没有的东西,你搁这胡吊扯呢。
会开到这里的时候,情绪明显高涨,尤其是在基层做工作的,各种想法那是瞬间都爆发了出来,好的坏的都有。
不过都还没有被「天上掉馅饼」这事儿给香迷糊了,因为只要是立项做事,钱粮先开道。
没有钱粮就是空头支票。
在招生入学这一块,学生吃喝拉撒睡,每一项都要精算,所以有几个陈庄镇的村小老师代表,在紧张和不安中,结结巴巴地拿起话筒,站起来向张正东提问。
张叔叔赶紧先安抚示意他们不用紧张,坐着提问就行,然后才听一个老教师问道:「张主任,您好,我是滕堤口小学的……」
先做了自我介绍,这个老教师对于张正东这样的「大官」,显然有着相当大的敬畏,不过还是把问题完整地说完了,「……就是如果说孩子们去寄宿学校,肯定是要住校的。那这个吃饭,还有住宿的衣服被子,洗澡的冷热水,头痛脑热要看病的地方……」
絮絮叨叨,杂七杂八,但问题重点还是有的,那就是吃喝拉撒睡等等开销,谁掏钱。
其实这些问题,之前张正东已经提过了一部分,不过出于对老师代表的尊重,他重新将预算单和价目表拿了出来,然后给予了回覆:「在现有的国家学生补贴基础上,『张安希望小学』的学生,每日每人用餐补贴是五块钱;医疗卫生上的体检丶筛查,除了常规体检交由丰邑县相关单位组织,还会额外援建一所校医院,由沙洲市滨江镇医院在新东圩港中学合作共建的校医院提供支持。专业的基础医疗人员,会定期轮换,以纳入『张安教育』的内部考核体系之中。跟医务人员类似的,还有任课老师,『张安教育』同『扬泰师专』丶『尚湖师专』签署有战略合作协议,只要应届毕业生来『张安希望小学』任课一年或者两年,就有资格直接参与内部的培训计划,这个培训计划,我也可以初步透露一下,相信已经也有一些人知道了大概,这个培训计划,叫作《张安教育志愿者定向培养项目》。」
「可能在座的老师,会担心年轻人不愿意来艰苦的地方参加工作。这一点还请放心,我们合作共建的『张安希望小学』,不是说在艰苦的地方建一个艰苦的工作环境。『张安教育』是个盈利性的公司,他们对于工作环境有着非常高规格的要求。因此即便是艰苦的地方,工作环境绝对不会艰苦。同时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查『张安教育』的薪酬待遇,以科目组主任为例,去年基本工资年薪是十五万,今年则是上涨百分之二十,达到了十八万年薪,还不算奖金丶项目分红等等收入。」
「所以,请相信师资力量的配置,或许可能达不到新东圩港中学的师资力量水平,但肯定远远超过现有地区的小学师资力量。」
「……」
「……」
「……」
张正东语气很亲和,谈吐也不咄咄逼人,甚至看上去也算是英俊的范畴,可就现在讲出来的一段话,感觉就像是雷霆万钧,别说老师代表们听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就是那些还打算提问的一些本地干部,都怀疑是不是耳朵听错了。
这个「张安教育」是有金矿啊?这麽搞?
还有这个什麽「张安教育」的老板,难道是你张主任的儿子?说投钱就投钱?
这真不会是个骗子?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