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销量暴增(1 / 2)

加入书签

第115章 销量暴增

随着1500个第一代武装人形机器人如期交付给军方,全年定下的任务也都按预期完成,2015年也完美收官。

2016年如期而至,新开年1月1日元旦。

元界智控旗下各大线下店,包括万象汇通授权店的生意开年第一天就相当火爆。

大量的顾客在元旦三天假期里抢购仿生义肢机械臂或机械腿,因为国补在新开年元旦当天正式生效。

原本售价2万元的仿生义肢,国家补贴后直降17000元,消费者只需要支付3000元就能买到。

这个消息早在去年就已经进行官宣,大多数对仿生义肢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选择等国补生效日再买,不差那点时间,除非是不差钱,一天都不想等的。

不过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底层大众,真正有钱的肢体残疾人士早就已经买了。

除了等待国补生效后再买的消费者之外,仿生义肢价格降至3000元也极大的释放了市场规模。

说白话就是现在这麽便宜的价格,凡是有需求的人都是不带眨眼直接就买。

以前2万块钱的时候,对于家境不富裕甚至很穷的人,也是比较大的数字。

但降3000块钱,真的不会有丝毫犹豫了。

元界智控自然也是知道,新开年后的仿生义肢销量肯定会大幅激增,所以去年就早早的扩大产能加大产量。

……

1月4日,新开年首个工作日。

元界智控总部,孟秋颜来到了陆安的办公室。

「开年元旦三天假期,仿生义肢机械臂和机械腿线上线下销量双双大爆,迎来强势的创纪录逆增长。」孟秋颜坐在休息沙发看向陆安接着说:「三天时间合计销量62.79万条。」

闻言,陆安点点头满意道:「嗯,算是一个不错新年开门红。」

去年全年截止12月31日,仿生义肢机械臂和机械腿的总销量117.52万条,其中去年上半年销量83.87,下半年33.65万条,比陆安最开始预期的150万条少了30多万条。

下半年的销量远不及上半年并不是因为仿生义肢卖不动了,而是消费者都在等待今年国补后再买。

短短三天时间,消费者购买62.79万条仿生义肢花费了18.83亿元,如果没有国补,金额就是125.58亿元,而元界智控售出62.79万条仿生义肢,将获得国家补贴金额106.74亿。

换句话说,消费者是用3000块买到了产品,元界智控实际上还是按照2万块来卖的,因为国补是直接补贴给企业端的元界智控。

公司非但利润率没有降,还因为销量大幅激增,在绝对利润额上跟着大幅激增。

反正每卖出一条就有国补1.7万元,销量有多少,补贴就有多少。

当然,这是仅限于第一代仿生义肢产品,要是每一代新产品都按照这个力度补贴,若以后每年销量500万条,等于每年都要拿出850亿的预算来补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价格降到3000块,消费者更换频率肯定会非常快,可能用个两三年就换新,新品一出来又换。

以后第二代仿生义肢产品发售上市,会不会继续给予补贴支持,那就要国家怎麽进行后续的政策安排。

……

到了本月下旬,仿生义肢的价格国内直降3000元这个事传到了外网,这麽便宜的价格让国外底层的残疾人士消费者得知后,再看同样的产品定价10万美元,直接当场就破了大防。

按照人民币兑美元的最新汇率,3000元人民币大约就是450美元。

仿生义肢的那些海外代理商,目前卖到了10万美元的价格,这个价格只能是家境殷实的人才买得起,或者是北殴那些高福利地区。

但绝大多数有需求的外国底层残疾人士消费群体面对10万美元的昂贵价格,也只能望而兴叹。

本来也没啥,可就是知道的太多,心理失衡了。

有位左臂截肢的镁蝈老哥在油管上发视频,他情绪崩溃地痛骂那些销售商,声称自己明明可以用得起这产品,但是这帮黑心销售商卖到10万美元的天价,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海外的那些破大防的老外,绝大多数人都把火力集中在了仿生义肢的代理分销商身上。

因为陆安把产品海外销售的定价权给了那些代理商,价格卖到10万美元的天价是那些代理商定的价,甚至相当一部分镁蝈人还以为这是本土产品。

那些被骂的海外代理商,他们完全不带一丁点在乎的,直接给你一句定价多少是市场行为。

甚至一些代理商觉得10万美元一点都不贵,因为二手市场一度被炒到了15万美元的天价。

工业产品能被炒到这麽贵,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制造了该商品的稀缺性。

元界智控限制了仿生义肢的出口数量,导致海外市场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居高不下。

显然,陆安并非是什麽圣母,他的好是有前置条件的。

对国内的消费者是不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导向,而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导向,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合理的利润。

但对于国外,那就是谋求利润最大化。

这一点,陆安跟钱老颇为相似,钱老在海外教书,面对外国学生他只教一遍,而回国后面对自己的同胞一遍不会就耐心再教一遍丶还教一遍。

虽风马牛不相及,却也异曲同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