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元界智控,资本做梦都在馋(4000字)(1 / 2)
第100章 元界智控,资本做梦都在馋(4000字)
两小时后。
「这业绩增速当真恐怖,没能参股元界智控,属实可惜,着实可恨呐!」冯川盯着电脑屏幕又是惊叹连连又是拍案直呼可惜。
不久前,孟秋颜按照陆安的要求,在元界社区用他超级版主的帐号发了个帖子。
在帖子里公布了元界智控上半年业绩,十分简洁的只公布营收与净利润两项关键数据,上半年营收593.62亿元,净利润343.92亿元。
元界智控不是上市公司,对外想用什麽格式公布就用什麽格式公布,也可以不公布,全凭企业本身意愿。
而公司的元界社区,如今早被各路人士以「游客」身份盯着。
上半年的业绩在社区里曝光后,很快就传开了,不少的科技圈媒体援引报导,也被送到了各路投资机构的高管手里。
此刻,冯川特地访问元界社区浏览超级版主最新发布的上半年业绩帖子。
「具备高技术壁垒的科技垄断型企业,赚钱能力比印钞机还高效……」冯川不禁感叹,没能上车元界智控至今让他耿耿于怀。
当初在那展会上初见,他就意识到这家公司的成长潜力十分巨大。
但冯川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元界智控,那时的他笃定这家初创公司潜力,也没有想到成长力这麽恐怖。
半年时间就创出340多亿的净利润,这已经把国内最牛丶最知名的三家网际网路巨头都甩出了两个身位。
之前发布的R1机器人惊爆了全球科技圈和投资圈,这个机器人的横空出世,代表着元界智控的成长潜力还远不止于此,未来更是是有着无穷的想像空间。
心痛!
太心痛了!
不过冯川想到圈里的其它同行也是肉渣都没捞到,心里总算平衡了不少。
要说资本不想吃这块大肉,那绝对是假的。
太想了,做梦都想。
但资本现在也很拧巴,想吃,但又不敢硬吃。
因为怕吃铁拳,若非摄于铁拳之威,以资本的贪婪,早就硬吃了。
冯川心中暗叹了一声,扭头问助理:「资助的那两家技术机构,他们对元界智控的义肢产品逆向技术有什麽进展?」
助理回答道:「至今毫无进展。」
心情本就烦闷的冯川听到这话,当场蚌埠住地骂咧:「真是一群空有高学历的废物,陆安当时在几百平米的破厂房里两三个月就能搓出来的东西,连现成的拆了重装都办不到,都踏马一年了还没进展……」
每次对仿生义肢的核心部件进行拆解都保不住,结果得到的是一堆废铁,装回去也无法正常运作。
这还只是技术防盗的硬体层面,即便突破了硬体的层层防盗技术体系,接下来还有最难也是最关键的软体层面。
要实现逆向工程,最终仿制成功,那就得破解所有的关键技术,少一个都不行。
其实冯川也只是望而不得,心情烦躁所致。
他知道不是那些技术人员太菜,而是陆安的技术能力太强。
在西工大就读期间攻读那麽多跨领域学科专业,堪称亿万里挑一的存在。
如此全才型天赋选手放眼全球范围内,当世找不到第二个能与陆安对标得上的,或许只能从人类历史上去找那些通才大神级巨佬进行对标。
而今不仅是虹泰资本在找人尝试技术逆向工程。
很多国内的机构丶资本,也包括海外的,大把的人都在夜以继日的试图破解逆向。
因为这里面的利益太诱人了,看看元界智控现在的业绩就知道了。
这是,冯川又询问道:「元界智控那边挖人挖到了没有?」
助理如实回答:「一个也没挖成功。」
冯川:「……」
听到这话的冯总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无语。
最近一年来,很多机构都在尝试从元界智控内部挖到关键技术人员,开出的条件也是一个比一个丰厚,甚至动辄以「亿」为单位砸钱挖人。
有没有人动心了呢?
肯定是有的,但愿意跳槽的是一个都没有,至少目前没有。
因为被挖的人他知道自己肚子里的那点货,也明白满足不了甲方的要求,甲方愿意出高价挖角,是要你创造出更大的利益。
末了,冯川无奈地说:「通知底下的操盘手加仓万象汇通,给他们抬轿子就抬轿子吧。」
这情况,也只能从二级市场买点万象汇通的股票混点边角料来吃了。
这家公司持有元界智控15%的股权,是其第二大股东,也是唯一的外部股东。
而且吃边角料也得趁早,因为万象汇通的流通盘也不多了。
光是秦逸云丶元界智控这两个大股东就占了万象汇通67%的股权,剩下的34%实际流通盘满打满算也就20%左右。
冯川也知道自己会这麽想,那麽圈内同行也肯定会这麽想。
本就是狼多肉少,再不快点出手,还真就什麽都赶不上了。
资本只要是在二级市场介入,就不得不给第一丶第二大股东抬轿子,把股价顶得越高,陆安和元界智控以及秦逸云是最大的获益方。
……
是夜,别墅的卧室里,孟秋颜背垫靠枕坐在床上,腿上放着笔记本,她正浏览着资讯消息。
陆安洗完澡从卧室里出来,准备睡觉。
孟秋颜瞄了他一眼说:「你看了资本市场的新闻消息没?又有多家知名大机构又一次上调了元界智控的估值,这次给到了650亿美元的估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