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公司缺谁都行,没我就是不行(1 / 2)
第92章 公司缺谁都行,没我就是不行
元界智控总部。
孟秋颜进入陆安的办公室,来到休息区沙发坐下,旋即说道:「人事部的张鹤之跟我汇报,最近有不少公司试图来挖我们的墙角。」
先有仿生义肢产品,而今更是搞出一个震惊世界的R1机器人出来。
很多公司不管是不是同行,这会儿都想从元界智控这里挖走技术型人才,但外界并不知道陆安才是技术的核心源头。
闻言,陆安很是淡定。
公司的那些人才就算被挖走了,也就那样。
元界智控缺了谁都能转,但唯独缺了陆安就转不动,因为他才是拿出那些黑科技的人。
片刻后,陆安如是说道:「正常应对就是了,是人才的该挽留尽量挽留,留不住非要走的也不必勉强,签没签竞业协议丶保密协议之类的,只要程序合规就行。」
陆安还是很有自信外边很难从他麾下挖走人,因为外界人士或许不明白,但在公司里的那些技术人才门儿清,自个儿更多的是给老大打下手的,并没有外界想的那麽厉害。
外界之所以认为你厉害,是因为你是在元界智控,你参与了项目,在项目上挂了名。
实际上,关键技术都是陆安攻克的。
对于这些技术人才,陆安是真不需要他们有太大的创造力,自己脑子里装着的技术至少够用五百年以上。
陆安真正需要的,是他们能协助自己。
毕竟再牛,他一个人精力有限。
不过,不需要他们进行创造,但依然有很高的门槛,不然跟他们说个技术原理都不明白还怎麽协助?
外界那些想挖人的机构,显然是需要你的创造力。
而很多被挖的人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都拒绝了。
因为真的离开了元界智控,那可就应验了一句阿拉伯谚语:不要随意展示你的真本事,否则大家就会知道你并没有什麽本事。
那些被外界挖角的人,基本上没有人会心动。
何况元界智控的待遇本来非常高,能给得出同样待遇的本来就没几个。
陆安是一点都不担心别的公司来挖他的墙角,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少了哪一个都能有人补上。
他就只需做到一点,那就是确保自己搞出来的技术不被出走公司的人给盗走。
这一点陆安早就考虑到了,每一个技术人员对一个项目只能了解其中一小块拼图,而有些极为关键的核心技术甚至只有陆安自己知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由垄断技术赋予的强大话语权。
当很多具备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尤其是很多还具备战略价值的科技,只要离开了陆安就玩不转的时候,那就谁也不能也不敢轻易把他怎麽样。
哪怕陆安持有公司的股权只有5%,照样没人敢把他踢出局。
因为当陆安在个人层面掌握了技术并且在事实上垄断了技术的源头,他就在事实上就拥有了比股权更为强力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道理很简单,没了我,你就是玩不转,这公司没了我就得凉,你的不可替代性使得你在公司里的地位无人可撼动。
陆安选择把公司的核心技术与自己深度捆绑,就是为了将来公司做大的时候,防止碰上某些天珑人势力来一句「爷爷我要这个」的事情发生。
只要陆安在公司里具备这种不可替代性,你就是喊「太爷爷我要这个」也不好使。
因为元界智控做大到一定程度后,牌桌上坐着的必然不止一拨人,你有爷爷,人家也有爷爷,你强摘桃子要是把桌子给掀翻了,就等于把桌上的人全给得罪,必然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只要陆安是具备不可替代性,那麽不管别的势力如何博弈,也不管牌桌上的人换了多少茬,他永远都会稳稳的在牌桌上,因为他跟牌桌完全捆绑在一起,他下桌就意味着桌子也不复存在。
……
接下来的日子,元界智控时不时就对外发布一些与R1机器人有关的视频。
外界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尤其是广大网友们热议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R1机器人以震撼世人的姿态横空出世后,原本被爆吹的波士顿动力公司Atlas机器人,在国内网际网路逐渐有成为路边一条的趋势。
还是那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差距总是比出来的,其实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放在这个年代是很能打的,因为其它机器人公司的技术实力还远不如波士顿动力。
但奈何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横空出世,与之一对比,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也完全不够看了。
时下,网友们最关心的是R1机器人会应用在什麽场景领域?
还有价格是多少?
是否具备量产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