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四章 关帝庙(2 / 2)

加入书签

韩云拍拍金猊的脑袋,转头对三首蛟道,「既已开灵智,便该知晓分寸。日后你便跟着金猊,若再敢造次……」

他指尖金光一闪,三首蛟吓得连连点头,缩在金猊身后不敢动弹。

随后,韩云给白犊套上丹云之炁和内景锚点制成的牛鼻环,黑骊则是辔头嚼子,这才出了内景空间。

——————

解梁,此地乃是关羽故乡。

古时,解梁城就像汪洋中间的一只眼睛,周边有盐池丶伍姓湖丶涑水河等这样的大水包围,故而有「海中之梁」的说法,而海与解同音,所以乾脆就称为解梁了。

而这里拥有全神州最大丶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韩云进入那关帝庙,只见殿内正中雕刻精巧的神龛内,塑帝王装关羽坐像,端庄肃穆,头戴帝冠,身穿金色龙袍,腰系玉带,手持七星圭。

殿外上方乃是「神勇」匾额,匾中上沿当心阳刻篆书「钦定」二字,红底金框,金龙环绕,匾周行龙环绕,亦是描红贴金。

韩云站在关帝像前,凝视着那双丹凤眼,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凌厉的刀意扑面而来。

但重点却不在于神像本身,而是在其手中所持的刀,真材实料的关王大刀!

刀头阔长,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长杆末有鐏。

在韩云的眼中,刀身煞气环绕,几近通灵,他判定,这把刀下定然沾染过鲜血,而且还不在少数。

只不过这把刀很「新」,至少不可能是流传了数百年的物件,当然也不可能是关羽佩刀。

《古今刀剑录》有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

韩云盯着那把刀有些出神,旁边一位似是庙祝般的百岁老人,忽然出声问道:「年轻人,你觉得这刀怎麽样?」

「好一柄杀器!」

韩云叹道。

随后,他看向老人,问道:「养出这样一柄杀器,很难吧?」

老人咧嘴一笑,似是有些得意:「不难不难,多宰几个畜牲就行了,年轻人,你似乎对这把刀很感兴趣?」

韩云微微一笑:「确实有些好奇。不知老人家可否详细说说?」

老人眯起眼睛,缓缓道:「当年,神州陆沉的时候,那些霓虹人想要搬空这关帝庙,说是送到他们老家去,你说咱能答应吗?」

「我和我那兄弟,一人一把关刀,照着祖庙里供奉的关王大刀仿制。刀成之日,我们对着关帝爷发誓,定要用这刀斩尽侵我山河的贼寇。」

「后来啊……」

老人的声音低沉下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兄弟俩就分开了,我先是进了大刀队,后来又在晋西北打仗。」

「可惜我那兄弟死在战场上,刀也断了。我这把刀,算是替他活了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老了,干不动了,我就返回这里,守着这庙,也守着他。」

韩云闻言,不由得肃然起敬,问道:「敢问您的名讳是?」

老人摆摆手:「啥名讳不名讳的,姓关,你叫我老关头就行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