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神仙戏术(2 / 2)
韩云刚要推辞,沈幻山又道:「莫要推辞,这功夫在我手里也就是个戏法,博人叫好而已,比不上机云社的传承,也不值当什麽。」
见沈幻山态度坚决,韩云郑重抱拳:「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神仙戏术听起来名头大,但确实也有些来头,乃是成书于明代,也有几百年的传承了。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幻术,手彩,秘物。
幻术,使用先天一炁结合光影丶云雾丶物品等等,构建出一方景象,而这种景象往往是需要以一定的物品作为依据的。
就比如说之前所提到的种瓜,都是假借它物,幻化为真,也就是说,想要凭空造出一方「景物」来,很难。
你可以让一盆光秃秃的盆景生花长草,幻化出海外仙山的模样,但做不到无中生有。
手彩,其实韩云之前也触类旁通过一些,其实说白了就是手上的功夫,如暗器飞刀,三仙归洞等等,都是讲究一个手快无影。
有偷丶藏丶转丶换丶掩等等窍门。
再说最后的秘物,也是韩云最为感兴趣的,里面包括了种种戏法运用之物的炼制方法。
就比如说,粟米千斤定,辅以密咒炼制的小米,撒到地上,对接触到它的生物产生固定的效果。
集合了化物与厌胜之法两门手段。
化物可以改变物品的性质与形态,但需要长时间的蕴养,戏法一门讲究的是博而彩,掌握的手段越多越好。
自然不可能为了一门戏术而耗费自己许多的时间,于是在将粟米初步炼制后,对其施展厌胜之法。
所谓厌胜,也可以说是压胜,乃是压制对方而胜之的意思,一般是借物厌胜。
古代最为常见的,春节贴春联,放爆竹,正月十五上灯,端午节插艾蒿,喝雄黄酒等,都是为了压制某些人丶物或魔怪。
可以说,属于在精神丶灵魂上给人一定的压制。
粟米在经过化物之后,使其具有更重的重量,使用时,以化物之法驱动,念动厌胜咒语,从而可以在肉体和灵魂上对人身进行束缚。
其他的秘物,如神仙索等等,其实也是化物手段的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绳子变得僵硬。
爬绳索的孩童,则是草扎的小人,里面裹有化物的丝线为筋骨,作为傀儡,变戏法时,以幻真之术欺骗人眼。
小人爬上「假云彩」之后,变戏法者用化物法操控小人肢解,掉落下来,以求观众怜悯。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血腥的幻术,如刀锯解人,吹口气后,人身恢复如初之类,其实都是秘物中的傀儡。
但和真正偃师一派的机巧傀儡比起来,戏法一门的手段又充斥着种种粗陋之处。
不过即便再粗陋,也是一辈辈的人不断摸索丶完善丶传承下来的,值得尊敬。
在离去前,沈誊请韩云看了一场演出。
以彩绸丶皮毛等物,扎出形状,幻化出百数锦鲤天龙共舞,并有仙鹤祥云,猛虎啸聚等等,场面恢宏,堪称惟妙惟肖。
幻术,其实还是人们对于现实景物的映照与认知,以及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期许。
汉时为何幻术得以兴盛?
也许就是来源于当权者对于仙的向往吧!
终不过是一场梦幻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