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常足矣(2 / 2)

加入书签

韩云若有所思,将竹简置于案上,指尖轻触那些纹路。

忽然,他察觉到一丝异样,某些竹片的纹理似乎能拼合成更大的图案。

「道长,可否借笔墨一用?「

玄真道长取来纸笔,韩云将竹简上的纹路一一描摹下来。

当所有纹路拼合在一起时,竟显现出一幅简略的山势图,其中一处标有丹炉之形。

玄真道长神色微动:「这是青虚山后山的丹霞洞!」

韩云心中一震:「莫非葛祖真传藏在那里?」

玄真道长沉吟良久,眼神犹豫不定,但最终还是叹道:「罢了,既然居士与竹简有缘,可自去一探究竟。」

「只是数百年来,观中前辈多次探寻丹霞洞,皆无所获,还望居士莫要期望过高。」

韩云郑重道:「多谢道长成全。无论有无收获,能亲访葛祖遗迹,已是幸事。」

「善!」

玄真道长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

若是他清虚观历代祖师都能像眼前这位小友一般心性豁达,不执着于葛祖传承,恐怕清虚观早就发扬光大了吧。

道家向来讲究「承负」二字。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恨耶?谬耶?

既然无缘,何必强求?

玄真道长倒是看的开,目送韩云离去后,转身回到清虚观中,给葛洪天师神像再度上了香,烟气袅袅,盘旋于上。

他看着那似丹霞的烟气,回想着这几十年日日进香的光景,不由得怔怔出神。

——————

再说韩云,自清虚观离去后,按图索骥,来到那丹霞洞中。

丹霞洞位于青虚山后山峭壁之上,洞口被乾枯的藤蔓遮掩,若非有竹简纹路指引,常人难以发现。

韩云拨开藤蔓,一股有别于外界寒气的暖意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泥土之气。

洞内幽深曲折,石壁上隐约可见古人开凿的痕迹。

韩云取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光束照在斑驳的石壁上,竟映出点点金光,他凑近细看,发现石壁上镶嵌着细小的金色颗粒。

金矿?!

韩云眼神一突,回想起当地记载,好像本县确实是有金矿出产的,对于这些金矿石,他没有多做理会。

继续前行约百米,洞穴豁然开朗。

其中是一个空旷的洞厅,虽然有人为修整过的痕迹,但种种事物一目了然,并没有像是葛祖传承的东西存在。

这也难怪,恐怕清虚观历代祖师都把此地给逛了个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