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卫三郎婚事,齐衡取名(1 / 2)
第157章 卫三郎婚事,齐衡取名
可她又能有什麽办法,打小姐姐样样出色,说话也比自己会讨人欢心,别说王老太太,就连素来以公允自持,不偏不倚的王老太师都对王若与要多注重几分。
再看她自己,往日在华兰和如兰两个女儿中,也要偏疼华兰一些。
「她们终究也是为你好。」王若弗不情不愿的开口说着。
华兰轻叹一声,「若真是为我好,就该少在母亲你面前挑唆是非。」
另一边,凝辉殿,明兰正缩在被窝里睡回笼觉,呼吸轻浅而均匀。
小桃和丹橘见老太太来,顿时面露喜色,想要上前叫醒明兰,老太太忙摆摆手,示意她们小声些。
而后她在房妈妈的扶下,轻手轻脚的靠近明兰。
刚俯下身子打算看看明兰的睡颜,被窝里的人像是有了感应一样,睫毛颤了颤,缓缓挣开了眼。
待看清床前的身影,明兰眼中的困倦瞬间褪去。
惊喜的撑着身子坐起来,声音中带着点刚睡醒的软糯,「祖母!」
「我原先还以为您要在大姐姐处多待一阵子呢!」
老太太脸上挂着和蔼宠溺的笑意,「都这个时辰还在睡觉,这贪睡的习惯何时能改掉「你们两个丫头也不知从旁规劝一二,就由着她这样懒床。」
丹橘和小桃闻言,相视一眼,乾乾笑了两声。
丹橘轻声道:「娘娘的性子老太太还不清楚嘛,奴婢就是磨破嘴皮子也叫不醒啊。」
明兰则顺势依偎在老太太的怀中,「我也不是故意贪睡的,昨儿跟看嫣然姐姐和魏才人在御花园里逛了大半日。」
「回来又去淑兰姐姐处陪小公主玩了会儿,夜里一沾枕头就困得睁不开眼。」
「祖母,这段时日您在家中可还好?」
老太太轻柔的揽着她的肩头,「一切都好,你小娘和柳哥儿亦是如此。」
「前几日你卫姨母进京,特来登门拜访,正准备帮你舅舅在京中购置座宅院。」
在她看来,凭藉卫凌的身手和谋略,最多不过十年,卫家便可在京城站稳脚跟。
而自己已经年近七十,今朝脱了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根本不知还能护看明兰多久。
盛的性子,她清楚的很。
将来若明兰遇到事情,卫恕意再有护子之心,没有权势倚仗,根本不会全心全意的为她着想。
王若弗对待庶出的孩子,也只能说没存过坏心思。
这些年教养过的孩子中,除华兰外,唯有明兰最合自己的心意。
因此,眼见明兰能有倚仗,她自然跟着高兴。
「太好了,祖母!
「说起来,舅舅早就到该娶亲的年纪了,也不知将来能寻个什麽样的舅母回来。」
明兰在小桃的伺候下,边披上外袍边开口说着。
老太太则坐在临窗的软榻上,笑眯眯道:「姻缘自有天定,待卫三郎回京,先问问他有没有中意的姑娘。」
「若是他心里没个准数,你祖母我倒是知道京中几个好姑娘尚且待字闺中。」
此话一出,明兰顾不得穿好鞋袜,跟跪着来到老太太身侧坐下。
「祖母何不先与我说说看!」
老太太被她这急切的模样逗笑,抬手在她的脑门上点了点。
按礼数卫凌的婚事明兰本不该插嘴。
但卫家久居扬州,又是一朝得势,对京中勋贵官宦人家的底细,自然是一概不知。
卫恕意也不似林霜那般,喜欢遣人四处打听各家的闲事。
因此,真要替卫凌寻一门好亲事,免不得要她和明兰先把把关。
「你嫣然姐姐四叔膝下的那位姑娘,我瞧着倒是不错。」
「嫣容妹妹?」明兰眨了眨眼。
老太太笑着点头,余家四叔虽不曾科举入仕,但喜好丝竹书画,是京中有名的雅士。
膝下就余嫣容这麽一个姑娘,自然打小亲自教导,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但算得上知书达理,性情温婉。
大周重文轻武,卫凌身为武将,能和余家结亲,于名声脸面也多有助力。
「正是。」
「还有一位是长兴伯符家的嫡女,他家的大郎往日我听人提起过,人品甚好,就是年纪轻轻行事有些迁腐刻板。」
「先前你五姐姐出嫁,长兴伯府大娘子特意带着姑娘来寿安堂拜见,我瞧着很是妥当,相貌亦是一等一等的好。」
明兰柳柳眉微燮,细想一番后,轻声道:「那日寿安堂人多,我远远瞧过一眼,对符家三姑娘倒也有些印象,,「多谢祖母,将来有祖母从旁把关,舅舅他必定很是放心。」
老太太微微一笑,转而凝眸盯着明兰上下打量着。
明兰双手托腮,把脸颊凑的更近了一些,声音中带着几分软糯。
「祖母,我没瘦,还胖了些。」
一旁丹橘笑道:「老太太且安心,官家待娘娘极好,嘘寒问暖不说,还时常来陪娘娘用膳呢。」
「奴婢瞧着,就是外头寻常人家的夫君,待自己娘子也不过如此了。」
「祖母就放心吧,今后大可将心思都放在全哥儿身上。」明兰紧跟着附和一句。
老太太挽起她的手轻轻摩着,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
文华殿内。
韩章恭谨上前,开口道:「官家,臣已与诸位大人详查近十年来荫补官员的名册实绩。」
「臣等认为,可抬高文官荫补门槛,将原本正七品改为正三品以上。」
「朝中武官荫子需考试骑射,通过者可授官职。」
「至于荫补名额缩减至多少,还请官家亲自定夺。」
赵晗眸光微沉,拧眉道:「从即日起,裁撤天圣节荫补,正三品以上文官且考绩优异者方可荫补一子。」
「且荫补子弟需先入国子监攻读三年,结业后经吏部铨选考核,合格者方能授职。」
「武官子弟需考试骑射丶兵法,初试未过可于三年后再试,再试不过者,彻底取消荫补资格,自谋出路。」
「往后朝中要务,非科举取士,立有实功者,一概不得执掌!」
此话一出,几名朝臣心中细细揣摩起来。
申时其拱手道:「禀官家,现下朝中不少勋贵世家子弟,大都依赖荫补入仕,眼下如此收紧,是否有些苛刻了?」
位于他左侧的王安石轻哼一声,迈步上前,「臣以为极好!」
「往日荫补之制宽松无度,将寒门学子排挤的报效无门。」
「官家严定规矩,正是拨乱反正,励精图治之举,何来苛刻之说?」
「你——」申时其直接梗住。
赵晗温声道:「申爱卿莫急,朕自有分寸。」
「荫补本是为体恤功臣而设下,朕此举不仅于朝廷有利,也能让世家勋贵子弟们勤勉向学。」
「唯有用真才实学立足朝堂,方能延续家族荣耀。」
「若有心生不满,胡乱非议之人,其心可见一斑,朕绝不轻饶!」
申时其闻言,已然明白赵晗这是下定决心了,他拱手道:「臣明白了。」
片刻后,赵晗将眸光放在王安石身上。
大周官积弊颇深,缩紧荫补规制只是第一步,对现有闲散官员的改革,还需静待时机。
但眼下有件事情,已经可以筹备起来了。
「王爱卿,朕有件要事,打算交给你来处置。」
王安石心头一动,拱手道:「臣定当万死不辞,绝不负官家所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