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加封楚国夫人,小六还没及笄呢(2 / 2)
待她退出厢房,从不为口中逼问出是六姑娘瞧不上齐衡时。
平宁郡主冷哼一声,心中当即又给明兰贴上一个欲擒故纵的印象。
永昌伯爵府。
春珂已有孕将近三月,胎像尤为稳固,整日在后宅作威作福。
吴大娘子得知明兰跟老太太去宥阳,不免有些心急,日日盼着她能早点回来。
盛府的五姑娘,她家六郎高攀不上,四姑娘吊着眉梢的做派,她又瞧不惯。
唯有六姑娘,无论模样还是气度,她都满意的很。
何况还是自小养在老太太身边,管家理事的本事应该也没少学。
她已然决定,无论自家六郎中不中意,盛家两个庶女中,能娶进门的姑娘,只有明兰。
太子妃的庶妹,嫁给伯爵府的嫡子当正头大娘子,倒也不算委屈。
何况她梁家在汴京可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
六月中旬,广南捷报频频,对西夏的那副慢性毒药亦是在逐渐生效。
李谅祚是个人小鬼大的,虽说现在才十三岁,可他早在前两年便将大将漫咩收为己用。
没藏讹庞没死时,为了随时掌控没藏一家的动向。
去年就和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也就是大自己七岁的表嫂勾搭上。
在梁氏的帮助下,如今没藏讹庞一家连带着皇后没藏氏,已经被李谅祚诛杀殆尽。
可没藏一族专权多年,其族人党羽遍布朝野,残馀势力仍在暗处蛰伏,频频出手生出事端。
李谅祚为稳固朝局,正琢磨着寻个合适的时机,将梁氏立为皇后。
梁氏汉人将领之女,背后代表西夏境内的汉人势力。
想要组建新的盟友,梁氏一族就是最好的选择,恰好他目前也对这个表嫂欲罢不能。
可见,西夏朝堂尚在混乱中,哪有闲心管百姓养什麽羊的事情。
在赵晗看来,早日平定西夏,光靠这副慢性毒药可远远不够。
去年光是邕王府和兖王府,皇城司就查抄出八千万两白银,比国库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组建新军,热武器也得提上日程!
眼下禁军中冷兵器仍是主流,火器多为辅助,只用于攻城或守城。
真正成熟的热武器,至少也要过个百年以后。
在眼下这个时代,直接造个红夷大炮和燧发枪出来难度属实有些高。
东宫,明德殿内。
赵晗端坐在案前,左思右想一番后,决定还是先从改良火药开始。
现有的火药配方硝丶硫丶炭比例为2:1:1。
爆炸威力不足,软绵绵的,仅适合火球丶烟弹等燃烧武器
黑火药的比例他清楚的很,提纯硝石只要写下详细步骤,军器监的匠人皆可操作。
震天雷丶虎尊炮再把神臂弓和黑火药结合起来,既有射程又可爆炸,对付西夏倒也足够。
尤其虎尊炮,除火药外,还可在里面放些巴豆丶狼毒丶砒霜等物。
爆炸时敌军一旦吸入,重则口鼻流血。
思及此,赵晗提笔沾墨,就着烛光,将重结晶提硝法极尽详细的写于纸上。
为防止火药受潮,燃烧不充分,其形态也得从粉末改为颗粒状。
眼瞧着月上中天,华兰一身蜜合色齐胸襦裙,捧着一盏杏仁茶缓步而来。
「殿下。」进殿后,她轻轻唤了一声。
赵晗放下湖笔,抬眼看着她。
华兰温婉一笑后,将杏仁茶搁在案上,绕到赵晗身后,恰到好处的替他揉捏起肩膀。
片刻后,她柔声道:「今日淑兰妹妹遣人传信,她们已经平安抵达宥阳。」
「只是行至半路时遇着一夥水贼,幸而带的护卫足够多,倒不曾生出什麽事端来。」
「小六这丫头素来胆子小,也不知有没有吓到她。」
赵晗闻言,眉梢顿时一挑,似笑非笑道:「她胆子小?」
「是啊,往日妹妹们一有争执,她保管躲在最后面,连说话都细声细气的。」
「臣妾瞧她多半是当年在扬州时,瞧见卫小娘命悬一线的模样给吓的。」
「若是五妹妹也能如她一般就好了。」
赵晗摇了摇头,「你还是不大了解这个小六啊。」
「孤与她打马球时,她那马鞭甩的比军中将士还要利落。」
「余家三姑娘都被甩远远的,那般气度,你竟觉得她胆子小?」
在他看来,明兰就是只披着兔皮的小狐狸,偏生装得比谁都像。
华兰柳眉微蹙,仔细回想一番后,笑道:「打马球归打马球,那是祖母教的好。」
「总之,小六在臣妾眼中就是最胆小温顺的妹妹。」
「说起来,殿下那日下场打马球,究竟是为了小六还是余家姑娘?」
赵晗摸着下巴,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自然是两个都有了。」
「啊?」华兰眨了眨眼,有些惊讶。
接着,她慢条斯理道:「臣妾还想着,殿下若是为了余家姑娘,倒是可以择个吉日将她迎进东宫。」
「至于小六,她还不曾及笄呢,殿下就先别惦记了。」
赵晗微微一笑,顺势将她扯入怀中,姐妹一同入府伺候。
莫说他这个储君,就是放在那些自诩清流的文官家中,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何况明兰的相貌自不必多说,又聪慧有度,行事谨慎,这样的姑娘若是拱手让于他人。
岂止是可惜,简直是要悔恨终身!
「对了,长房老太太身子如何了?」
华兰收起笑容,轻叹一声,「淑兰妹妹在信中说已是不大好,只怕就在这几日。」
「老太太能撑到看着长梧和康姨母的女儿定下婚事,已是难得。」
如今康家名声扫地,康海丰仕途彻底无望。
康允儿虽是嫡长女,莫说门当户对,就是低一等的人家都避之不及。
王若与自知攀不上长柏,又拉不下脸亲自去求盛家给寻门亲事。
她虽不是什麽好人,但对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极其疼爱,只能写信向王老太太哭诉。
王老太太又素来偏疼王若与,便舍下老脸亲自修书一封向盛老太太开这个口。
盛老太太念在与王家多年姻亲的情分上,而且康允儿虽然生在康家,可她知书达理,秀丽聪慧,性格也是难得的好。
便亲自做媒将她许给长房的嫡次子盛长梧。
虽说长房是商户人家,可如今淑兰的地位大不相同,康允儿到底还是高攀了。
——
翌日,朝会结束后。
正当赵晗准备亲自前往军器监一趟时,余老太师送来拜帖。
余老太师虽已致仕,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朝中六部官员,将近三成出自他门下。
盛老太太和余老太太是手帕之交。
当初盛家初入京城,老太太还想过让长柏将来迎娶嫣然入府。
毕竟嫣然是老太师最疼爱的孙女,将来必定会尽力扶持长柏。
可那时嫣然的父亲根本瞧不上盛家。
在他眼里,嫣然嫁去盛家给自己带来不了任何好处,直接明言让她们死了这条心。
毕竟作为太师府的嫡长女,想要迎娶的勋爵人家多的是。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