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章 这小子滑不溜手(1 / 2)

加入书签

「官家息怒,正因殿下身份贵重,才更需谨慎行事。」

「前几日殿下府内采买奴仆,臣担心市井之人来历不明。」

「特意从皇城司中挑选了几个身手绝佳,且忠心不二的死士,以杂役之名送入府中,暗中护卫殿下周全。」

皇城司不受任何牵制,直接听命于官家,负责执掌宫禁,周庐宿卫。

上至朝堂重臣,下至市井百姓,皆在其耳目之中

当然还包括暗中监视王爷与宗室们,以防有人心怀不轨,图谋篡逆。

听到此话,赵祯神色稍霁,微微颔首,显然对此安排颇为满意。

他略一沉吟,又淡淡问道:「兖王父子近日可还算安分?」

「回官家,倒还算循规蹈矩,只是和荣妃娘娘的兄长走动的略微频繁了些。」

荣妃娘娘名为荣飞鸾,祖上是泥瓦匠出身。

因长相出众,善解人意,深得官家宠爱,短短八九间年便从美人升至妃位。

官家爱屋及乌,前些年又封她的父亲为富昌侯,不过此爵位只是名义上的荣耀,并无实际权力。

荣妃的兄长荣显倒是有些能力,眼下为禁军副指挥使,正指挥使名为徐信。

「盯紧他们,若有异动,即刻来报。」赵祯说话间,眸中闪烁一丝冷芒。

什麽宠妃恩情,儿女私情,在社稷与皇子安危面前,不过都是过眼云烟。

这位以仁治国的官家,并不缺少身为帝王应有的铁血手腕。

「臣遵旨。」张茂则面容不变的应了一声。

辰时三刻,文华殿外,经侍卫唱名后。

赵晗整冠肃容,深吸一口气,迈步进入殿内,毕恭毕敬的行君臣之礼。

「臣翰林院编修赵晗,拜见官家。」

赵祯猛的攥紧龙椅扶手,强压下心头的激动与欣喜,沉声道:「免……免礼。」

赵晗起身时悄悄抬眼,不曾想正迎上了赵祯灼灼的目光。

他心头一跳,连忙垂下眼帘,捧着《尚书》,毕恭毕敬道:「臣今日为官家讲读《洪范》九畴。」

「好,爱卿不必拘礼,可近前来说话。」赵祯面带笑意,向他招了招手。

赵晗心头微紧,不过他并不敢迟疑,当即上前几步。

「此乃箕子授武王陈天道之大法,首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汉书·五行志》云,此五者乃五常之形气……」

立在一旁的张茂则脸上挂着笑意,眸光时不时看向赵晗。

当讲到「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时,赵祯突然打断,幽幽道:「朕观《洪范》此节,与《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可有相通之处?」

赵晗心头一凛,谨慎答道:「回官家,二者确有相通之处。」

「《洪范》所言:皇建其有极,乃言天子当立中正之道以为天下准则。」

「而《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则是言王者定都立国,必先明辨方位,以正君臣之位。」

「微臣以为,前者重在立道统,后者重在正名位,然究其根本,皆是强调天子当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天下有所依归。」

「正如《中庸》所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说的好,不愧是朕钦点的探花郎!」

赵祯抚掌而笑,眼下满是赞扬之意,越看赵晗越觉得他身上有储君之风范。

待经史进讲结束后,赵晗正欲开口告退,却见一名侍卫躬身入殿道:「官家,礼部尚书韩大人求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