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 白鹿洞书院(1 / 2)

加入书签

赵晗抬头望去,见顾廷烨正满脸惬意的坐在雅阁内,伺候在他身边的正是广云台仅次于魏行首的十一娘。

抬脚步入雅阁,顾廷烨放下酒杯,起身相迎,笑呵呵道:「若赵兄你再晚来片刻,我可就要差石头亲自去请了!」

十一娘跟着盈盈起身,福了一礼后,亲自为他二人斟了两杯酒。

「仲怀说笑了,今日我岂有迟到之理。」赵晗笑着拱手入座。

这是广云台最上等的一间雅阁,布置的既奢华又不失风雅。

位于此处,可将楼内的歌舞笙箫尽收眼底。

那些自诩风雅的文人墨客们,以及锦衣华服的公子哥们,今日个个收拾得格外体面,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时不时往台上张望。

「哟,元若今日竟也来了!」

顾廷烨眯起眼睛,看向不远处一名身穿月白色锦袍,手持摺扇的少年。

他主动开口介绍道:「赵兄,那是齐国公和平宁郡主的独子。」

「郡主娘娘平时护的跟眼珠子似的,我还头一回见他来这种地方呢。」

赵晗顺着顾廷烨所指的方向看去。

见齐衡今年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相貌倒是他料想的差不多,手投足间也尽显清贵儒雅。

察觉到二人的目光后,齐衡从容起身,带着小厮不为来到雅阁内。

对着顾廷烨拱手一礼,「顾二叔。」

「整日二叔二叔的叫,都把我给叫老了。」

顾廷烨嘴上嗔怪,眼中却带着笑意,他伸手拍了拍齐衡的肩头,「对了,这位是赵晗赵公子,今日这首《木兰花》正是出自他手!」

平宁郡主名为顾廷婉,出身襄阳侯府,和顾廷烨属于同辈,幼时还被官家和皇后收为养女。

初代襄阳侯和宁远侯是亲兄弟,两家来往密切,亲如一家。

到二代襄阳侯时,他膝下无子,不知为何非要越过宁远侯一脉,从老家的顾氏族人中过继一个已经出三服的子嗣到膝下继承爵位。

因为此事,襄阳侯府和宁远侯府从此就生疏了,甚至连年节走动都断了。

毕竟按常理,二代襄阳侯应该从血缘最近的宁远侯一脉选择子侄过继才对。

不过齐衡对顾廷烨还是礼数有加,每每见面都恭敬地称一声二叔,丝毫没有把祖辈的恩怨放在心里,顾廷烨自然也是如此。

齐衡素来爱词,听到此话后,转身看向赵晗,目光澄澈有礼。

「早就听闻这首词的作者是一名从扬州来的举子,今日亲眼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当真是文如其人,赵公子请受元若一拜!」

说罢,齐衡竟当真拱手行大礼,

赵晗忙伸手将他扶住,「在下不过一介寒门学子,担不得小公爷如此大礼。」

顾廷烨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幽幽道:「你们一个才高八斗,一个满腹经纶,在这里推却什麽,赶快坐下一起喝一杯吧。」

二人这才笑着入座。

戌正三刻,一道悠扬的琴声环绕在四周,抚平了满堂喧嚣。

众人抬眼望去,见魏行首端端坐在雅阁内,珠帘半卷,婀娜的身影若隐若现。

待前奏将尽,她微微昂首,朱唇轻启,声音不似寻常歌伎甜腻绵软,如珠落玉盘,清冽婉转,直击心扉。

一曲终时,馀音仍在梁间环绕,满座宾客如痴如醉,久久无法自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