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盛家长房(1 / 2)

加入书签

拥有这面旗帜,沿途关隘无不立即放行,即便是运河上最凶悍的水匪见了也要退避三舍。

敢抢劫进京赶考的举人,就是跟朝廷过不去,跟官家过不去!

当今官家曾下过特旨:「凡劫掠贡举人者,罪加三等。」

此外,举人们凭州府开具的公凭,可在官驿享用每日三升的廪米和两荤两素的膳食。

驿丞还会按制供给灯油炭火,就连随行书童都能分到五文钱的草料银。

只是这待遇过了黄河就逐渐递减,等到汴京城外最后一站,就只剩下清粥咸菜了。

二人一同进了船舱后,便有一名身材魁梧,相貌有些粗犷,年纪约摸十五六岁的小厮拎着一壶热茶过来。

顾廷烨笑呵呵的介绍道:「赵兄,他叫石头,是我的结拜兄弟兼小厮!」

「两年前我离家出走,混迹江湖时与石头一见如故,他还是漕帮帮主石铿的弟弟。」

「石大哥和车三娘整日忙着漕帮的事情,根本没时间管教他。」

「又不想石头跟着他们一样一辈子在江面上讨生活,此番得知我来扬州,就顺道把他交给我了!」

石头毕恭毕敬的拱手行礼,「拜见赵公子。」

赵晗笑道:「既是仲怀的结拜兄弟,何须这般客气。」

「我这不是客气,是敬佩赵公子,我打小就羡慕读书人。」石头憨厚的挠了挠头,又开口道;「可我脑子笨,跟着先生学了三个月,连《百家姓》都背不全,只能当个舞刀弄枪的粗人。」

「读书人执笔安天下,武人持刀定乾坤,都是各有所长罢了。」

赵晗此话,属实是说到顾廷烨心坎上了,他拍桌道:「不错,燕云十六州还得靠武将夺回来呢,那些文官整日高谈什麽以和为贵,却不知燕云之地一日不收复,北境百姓就永无宁日!」

「若有朝一日我能出兵边疆,收复故土,当真是死而无憾!」

「偏我父亲执意要让我科举入仕。」

顾家是大周开国功臣,不仅有丹书铁券在手,官家更是赐字「根同叶茂,情同手足,孝悌忠勋世内,族荫永齐」

可眼下大周重文轻武,顾氏一族中读书人寥寥无几,顾偃开一心想培养出个走科举路的后人,也好让顾家摆脱掉兵鲁子的名声。

长子顾廷煜原本是个读书好苗子,可惜身体越来越差,经不得半点劳累,幼子顾廷炜跟个小冻猫子似的,胸无大志,一看就难成大器。

几个侄子也是沉迷享乐,整日寻花问柳,挥霍无度。

是以,顾偃开不仅将毕生武艺尽数传授给顾廷烨,还日日督促他读书习字。

赵晗温声道:「仲怀,你若想从军,为何不与宁远侯言明?侯爷当年也是从马背上打下的功名,想必定能理解你的志向。」

顾廷烨缓缓摇头,苦笑一声。

「我和我父亲话不投机半句多,每次见面说不上三句就要吵起来,我这次回去,还不知他要如何责罚我呢。」

赵晗清楚顾廷烨和顾偃开吵架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小秦氏从中作梗。

他沉眸思索片刻,「待咱们到汴京,你只管立刻回侯府,乖乖给宁远侯跪下认个错,我敢保证他绝不会责罚你,反而会夸你懂事了。」

「是吗?我怎麽有点不信呢。」顾廷烨抿了一口热茶,半信半疑的看着他。

「一试便可知。」赵晗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搁在案几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