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擒满门 光义惶恐(1 / 2)

加入书签

第152章 兵擒满门 光义惶恐

张昭的正面压制,让殿内再无人敢明面上有所怀疑。

附逆的罪名太大,谁能承担的起?

在张昭先声压制众臣时,身为宰执的赵普已开始行动起来。

事发突然,赵普先前压根不知道这一件事。

然能受到赵匡胤的宠信,赵普的应变能力是相当强的,他几乎是片刻间就意识到,符氏矫诏这一事是一绝佳的机会。

绝佳覆灭天下藩镇根基的机会。

赵普先上前从张昭手中取过伪诏,然后他命人去政事堂的官署中,尽快取来符氏的笔迹核对。

符氏身为朝廷命妇,杜太后染病卧床时,依礼制是要亲笔上书为她祈福的。

身为参知政事之一,张昭曾见过符氏的上书,故而他能在看完伪诏内容后,才会那麽笃定符彦卿谋逆一事。

但张昭才学非凡,他能迅速做到的事,不代表别人可以。

要想将符彦卿谋逆一事,彻底办成铁案丶要案,当众证实伪诏是符氏亲笔所写,是重中之重。

不久后,赵普派去的官员就回到崇元殿中,官员手中赫然拿着一封上书。

赵普刚一接过上书,他周围就聚拢起许多大臣。

在张昭的厉喝下,许多大臣都已大致相信符氏矫诏一事,但符彦卿的地位实在特殊,许多大臣还是难免存留些许疑虑。

于众多大臣的注视下,赵普将上书与伪诏内容公示于众。

赵普刚一公示,一模一样的笔迹就让众多大臣齐齐倒吸一口凉气——符氏疯了,符彦卿疯了!

沈义伦率先开口愤愤道:

「符贼,该杀!」

何止符彦卿该杀?

就是一向脾气温和的薛居正,都难免动怒道:

「符氏一族都当下狱治罪!」

符氏矫诏的行为,直接触犯到皇权的威严,而皇权的威严性是维护社稷稳定及众臣利益的根本保障。

攸关自身利益,谁会不愤怒?

沈义伦与薛居正的话,顷刻在殿中重新掀起巨浪。

「殿下,快发兵抓捕符彦卿!」

「从严治罪,死罪,不,当族诛!」

「应戒严全城,不要让符彦卿及他的党羽逃脱!」

一声声义愤填膺的讨罪声,渐渐填满整座大殿。

察觉到众怒难违,一些交好符彦卿的朝臣,顿时改弦易张加入了声讨符彦卿的大势中。

见定罪符彦卿的大势已成,赵德秀再无有迟疑:

「诸卿勿忧,孤已派兵去捉拿符彦卿及他族人。」

赵德秀这话一出,殿内的声讨情绪渐渐安定下来。

若是无法确定符彦卿罪行,赵德秀未与朝臣商议就派兵捕拿,日后可能会引来些许非议。

但在符彦卿罪行昭彰的情况下,赵德秀这一行为,就会得到雷厉风行的美誉。

等众臣安静后,赵德秀下令道:

「赵相公,张尚书丶吕府尹,孤命汝三人共同会审符彦卿矫诏一案。」

听到赵德秀的命令后,三位大臣连出身躬拜领命。

崇元殿不是刑部大堂,哪怕符彦卿矫诏一事再如何罪证确凿,还得去大堂走上一遭。

由于赵德秀封锁消息的及时,符彦卿尚不知宫中的变故。

他正优哉游哉躺在府中的椅子上,一只手端着香茗,一只手拿着蒲扇。

蒲扇扇过带起的凉风,让符彦卿惬意的眯起了眼睛。

符氏的行为,自然是他的授意,可符氏并未有符彦卿这般养气功夫。

符彦卿执掌藩镇数十年,历经五代沉浮,见过太多风浪。

符彦卿这一辈子,追随过许多君主,那些君主中甚至包括耶律德光。

历经动荡数朝,为何符彦卿能一直步步高升?

原因不是在于符彦卿是个谨慎的人,是他善于把握时机。

在符彦卿看来,天子离京,太后病重偏信符氏,就是一绝佳的良机。

于侍奉的众多君主中,赵匡胤的确称得上雄韬伟略,可他难道就没有弱点吗?

赵匡胤想致力于重塑天下道德,就是他最大的弱点——君子,可欺之以方。

自觉谋划很可能成功的符彦卿,又岂能不气定神闲呢?

可就在符彦卿想一尝杯中香茗滋味时,他听到了外界传来了一声巨响。

「哐当」!

这声巨响让符彦卿皱起了眉头。

怎麽像是有人踹翻了前院的大门?

当这一推测出现在心中,符彦卿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堂堂符府,谁敢贸然闯入!

符彦卿刚要唤人询问发生何事,他就听到杂乱的甲叶碰撞声及靴底碾过青石板的沉重声响,如潮水般朝他涌来,瞬间冲破了整座府邸的静谧。

「符彦卿何在?!」

一声暴喝透过身前的院门,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这声暴喝让符彦卿心头一沉,他猛地站起身。

这声音他认得,是殿前诸班直指挥使张琼。

但纵使张琼身份不凡,他怎敢擅闯自家府邸!

难道是?

尽管心中有所猜测,但符彦卿可不会轻易被吓到。

「放肆!」

符彦卿扔掉手中香茗,瓷杯触地发出一阵脆响:

「老夫在此!

张琼你带兵擅闯大臣府邸,是想造反吗?」

符彦卿话音刚落,他身前的院门「砰」地一下被撞开。

张琼手提长刀,带着数十名禁军直接闯了进来。

禁军们列阵站开,刀光闪闪,将整座院落围了个水泄不通,刀光上闪烁的寒意,朝着符彦卿宣泄而来。

见符彦卿大难临头,还在摆「柱石之臣」的谱,张琼目光威视,朗声道:

「奉晋王殿下命,捉拿符彦卿归案,勘问矫诏谋逆之罪!」

「矫诏谋逆?」

一听这句话,符彦卿先是不解。

他是有授意符氏蛊惑杜太后下诏,维护符氏一族的权位。

先不提赵德秀是如何知晓这一事,就算是符氏的事迹败露,最多治她一个「谗言惑主」之罪,又与矫诏谋逆何干?

不解之后,符彦卿迅速得出一个猜测——当中定有隐情。

不知隐情的情况下,符彦卿怎可能会认这一罪名。

在张琼眼中,符彦卿气得浑身发抖,花白的胡子剧烈颤动:

「一派胡言!老夫恭谨事国,为大宋安定疆域,何来谋逆之说?

张琼,你莫要污蔑本王!」

符彦卿的愤怒,并未影响到张琼。

见符彦卿神态抗拒,张琼的眼神变得愈发寒冷,他持刀朝着符彦卿渐渐逼近。

张琼一动,他身后的禁军如影随形,合围的数十禁军让符彦卿心中怒火顷刻间凉了一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