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符氏诡计 继恩报信(2 / 2)

加入书签

由于心中推崇,一旦她提出周世宗的事例,杜太后一定会意动。

果不其然,听说周世宗的举措后,杜太后的心思变活络起来。

杜太后的想法很简单,周世宗是有名的明君,他的举措肯定是极好的。

但知道周世宗的举措有何用?

当下赵匡胤并不在京中,哪怕她有心将赵匡胤召来训令,亦是没办法做到。

而符氏就是不想这件事让赵匡胤提前知道。

察觉到杜太后的为难之色后,符氏适时说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妾身听闻契丹有一太后名为述律平,她在世时就曾数下手诏,预防契丹君主为小人所欺瞒。

契丹国民都称赞她为贤后。

母后何不效契丹贤后故事,亦写下一手诏,杜绝奸臣之心?」

符氏的话,为杜太后指出了一条「明路」。

听到符氏的建议后,杜太后苍白的脸上,涌过一抹潮红,她恍然大悟道:

「是极,是极。」

「来人,快取笔墨来。」

拳拳爱子之心,竟让杜太后都有力气书写手诏了。

而在杜太后正欲动笔之时,为以防万一,符氏再度建言道:

「私诏难安公心,母后何不让人召来赵普丶家父二人共为见证?」

赵匡胤离京后,曾明诏让赵德秀监国。

按照常理纵算杜太后要下诏,这件事亦要先让赵德秀知晓,方能有合法效力。

但符氏知道这一件事,在公布之前是不能让赵德秀知道的。

符氏竟想让杜太后动用权力,直接绕开赵德秀,真是其心可诛。

可「罢支郡」一事攸关符氏一族荣辱,更攸关赵光义的将来,符氏不得不这麽做。

这件事虽有些冒险,但出其不意下一旦成功,足以成为符氏一族的护身符,让符氏一族继续成为大宋的「特权节度使」。

「就依你说的去办。」

在符氏的步步牵引下,病重的杜太后不知不觉间,已成为她的提线木偶。

得到杜太后的口谕后,符氏按捺住内心喜悦,她连忙起身将殿外的王继恩给喊了进来。

王继恩自成为内侍省主官后,将宫内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故赵匡胤离京之时,将王继恩留在了宫中,替他从旁照顾着杜太后。

王继恩原本值守在殿外,并不知刚才殿内发生何事。

而他一入殿,便听到符氏说道:

「太后让你前去召赵相公及符节帅入殿。」

初听这话,王继恩就敏锐的意识到不对劲。

一向深居宫内的杜太后,突然召这两位外臣有何事?

可纵算心有疑虑,在杜太后点头后,王继恩还是恭敬的领命退下。

当王继恩走出殿外后,他脸上的恭敬神色,就大多消失不见,他心中的疑虑感越来越强。

王继恩先将目光望向政事堂的方向,随后想起某事的他,便猛地抽回目光。

王继恩先召来殿外内侍,慎重地对他们吩咐道:

「太后染病,需要静养。

没有皇后丶晋王殿下的命令,不要让外界的消息打扰到太后,知道了吗?」

听到王继恩的吩咐后,内侍们明白王继恩的话中含义,皆躬身领命道:

「诺。」

在嘱咐完一应亲信后,王继恩就撒丫子亲自朝着宫外狂奔而去。

一边跑,王继恩一边喃喃自语道:

「晋王监国,什麽事都应该先禀报他。」

一开始王继恩还很小声,似在为自身打气。

而随着离宫门越来越近,王继恩的声音越来越坚定,他的话语亦发生了改变:

「祖孙情深,祖孙情深太后要见的是晋王!」

「对,就是晋王!」

从礼宾院出来的赵德秀,正乘坐车驾返回皇城中。

经过一番唇舌后,他已完全说动韩匡嗣。

待韩匡嗣回到契丹后,他与耶律贤的联络就会建立起来。

坐在车驾中的赵德秀,正在思索着待联系建立起来后,他该如何继续施为。

当下距离黑山之变还有数年,目前耶律贤应当是在暗中积蓄力量中,耶律贤并非先知,他不会知道日后的黑山之变,他会完成的相当成功。

站在耶律贤当下的角度,他定然是想得到一切能够有所助益的力量。

自己身为大宋储君,足算的上一股强援,就像当年耶律倍在政变失败后,逃亡中原寻求避难一般,耶律贤面对自己的善意,绝不会无动于衷。

正当赵德秀思索着来日谋划时,他的车驾外响起一阵急促声:

「晋王殿下,晋王殿下。」

赵德秀认出这是王继恩的声音。

王继恩的语气颇为急切,像是有什麽急事汇报一般。

意识到有事发生后,赵德秀连掀开车帘,让王继恩上车。

王继恩进入车驾中后,脸上带着庆幸的情绪,幸亏在宫门外遇上赵德秀的车驾,大大节省了时间。

在缓了一口气后,王继恩连将延寿宫中发生的异变,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王继恩并不知道杜太后的真正目的,可赵德秀听完王继恩的禀报后,整张脸都沉了下来。

果然愚蠢的人一旦身居高位,总是会不断吸引着野心家趋之若鹜。

赵德秀下意识联想起,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

「皇位传弟传弟再回传给侄子。」

将至高无上的皇位,当作给子孙的糕点般轮流传送,自以为能不委屈任何一个人,自以为能皆大欢喜。

这起码得多少年脑血栓,才能想出来的传位方式?

赵德秀连对着王继恩下令道:

「你速去延庆宫,将母后请至延寿宫中。」

「另外命信使快马传报父皇,言符氏一族有蛊惑太后之嫌,请父皇速速回宫。」

赵德秀的第一道布置,是想请王皇后当护身符。

至于第二道布置,则是赵德秀有意将这事往国事上定性。

当任何事务涉及到国事,他监国的权力就能发挥到最大。

等王继恩离开车驾后,赵德秀对着随行的吕端下令道:

「携孤印信,传令给殿前诸班直指挥使张琼,让他亲自率军护守延寿宫宫门。

孤不希望,有人私传消息出宫。」

接过印信后,吕端连忙转身离去。

作出一连串布置后,赵德秀下达了车驾转往延寿宫的命令。

赵德秀当下并不清楚,符氏具体安的是什麽心思,但符氏故意想绕开自己,就说明她的图谋很大可能于国有害。

既然符氏一族主动送上门来,那赵德秀就不会客气。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