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的大戏 兵入禁宫(2 / 2)
在赵德秀感慨之时,李杜若又轻声说道:
「王府正在扩建,妾身以为,官人可在王府周围选择一片区域,为臣属们起建新宅。
此一举,既可显露官人爱护臣属之心。
日后官人于王府中召臣属议事时,又能省去诸多麻烦。
再者,妾身往后亦可时时召臣属家人来王府中相聚。」
自赵德秀成为储君后,很多事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晋王府,已成为东宫。
既是东宫,那防卫措施自然要上一个台阶。
防卫措施不单指府兵的加强,还指的是王府周边民居的迁移。
李杜若的这一建议,赵德秀思考后甚感有理。
「你是王妃,府内之事你有主意,你自行安排便是。」
因愈发感觉到李杜若的贤惠,赵德秀给了李杜若更大的权力。
给完权力后,赵德秀在有些方面还是提点道:
「王府内一应饮食,你要多加注意。
厨房丶医房中的人,非亲信之人不能用。」
见赵德秀着重提醒这点,李杜若点了点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妾身知晓,官人放心。」
这时李杜若青涩的脸蛋上,露出郑重的神色。
这一反差感,让赵德秀颇觉有趣。
接着李杜若皱起清秀眉毛,脸颊慢慢鼓起来,像只攒着心事的小河豚。
这一幕画面,让赵德秀忍不住伸手捏了捏李杜若的脸蛋。
被突然袭击,李杜若下意识的轻呼一声。
这一声轻呼将她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庄重气息给冲散,她眼中露出了无措与害羞。
「官人,你,你.」
「哈哈哈!」
李杜若的委屈,让赵德秀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阵代表逗弄成功的笑声,将赵德秀身上的储君威仪,亦冲的一滴不剩。
同时冲散的,还有这段时日来,赵德秀心中堆积的压力。
外人谁能想到,在世间有着偌大威名的晋王殿下,私下里竟颇具「恶趣味」?
但他本就还是一位少年郎。
放松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当车驾停下的那一刻,赵德秀口中的笑声渐渐停息——延福宫已至。
收拢笑声后,赵德秀放开了李杜若的手:
「母后柔善,安抚诸将家属一事,你还得多多费心。」
今日赵匡胤设宴,宴请的不仅是一众禁军高级将领,还有他们的家属。
而宴请将领家属一事,是放在了延庆宫中。
「妾身会的。」
渐渐地,李杜若恢复了冷静的情绪。
听到李杜若的回应后,赵德秀放心的走下车驾。
望着隐在夜幕中的延福宫,在王继恩的引领下,赵德秀大步朝内走去。
大戏开场!
外间寒意凛凛,延福宫内的宴厅里却暖意融融。
将宴席设在寝宫中,足以表现赵匡胤对慕容延钊等人的兄弟之情。
最佳导演赵匡胤端着玉杯,脸上的笑容中带着三分酒意,七分慎重。
然将目光看向赵德秀后,慎重情绪正在慢慢减轻。
随着赵德秀在军中的根基日渐稳固,今日之事,大有可能成功。
「来,诸位兄弟,与我满饮此杯!」
赵匡胤扬手示意,在座的慕容延钊丶张永德丶石守信丶高怀德丶王审琦等人立刻举杯。
酒液撞在杯壁上,带出了几位大将的欢快笑意。
在座的大将,俱是如今禁军中举足轻重之人。
更都是跟着赵匡胤从尸山血海中一路杀过来的兄弟。
每一位大将放在家中的盔甲上都血迹斑斑,此刻却都脱了戎装,换上锦袍,尽情的享受着尊荣富贵。
天子亲称兄弟,是为尊荣。
席间遍布珍馐,是为富贵。
就是大将中的张永德,他脸上的笑容中,还是带着几分拘谨。
赵德秀察觉到张永德的拘谨,他先看了一眼赵匡胤,然后端起酒壶,朝着张永德走去。
赵德秀的行动,吸引了殿内众将的注意力。
张永德更是倍感压力,朝他走来的可是有灭国之功的储君。
张永德刚想起身行礼,就被眼疾手快的赵德秀,先上前一步止住。
「父皇有言,今日是家宴,就论兄弟叔侄之情。」
赵德秀话音一落,慕容延钊丶石守信等人大笑,张永德的拘谨情绪亦少了几分。
陈桥之变前,赵匡胤时常召集诸位兄弟宴饮,而在宴席中,身为长子赵德秀敬酒的环节亦是有过的。
赵德秀给张永德的杯里添了酒,然后语气温厚地说道:
「侄儿常听父皇说起,当年叔父对父皇的资助之举,侄儿一直记在心中。」
听赵德秀提起往事,张永德的神色变得愈发柔和。
很多人不知道的,别看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实际上他是赵匡胤的迷弟。
张永德很早就发觉赵匡胤的才能,特别是在高平一战中,周军能反败为胜,大多是靠赵匡胤献的「左右夹击」之策。
自那战后,张永德觉得赵匡胤日后必成大器,时常拿家资资助赵家。
以赵匡胤的性情记得这一件事,张永德不足为奇。
而赵德秀能记得这件事,并将这件事当众说出来,却让张永德大受触动。
「恩在储君心」,约等于免死铁券。
张永德大笑两声,连举杯相敬赵德秀。
「真龙岂是池中物?陛下是真命天子。
臣能攀龙附凤已是万幸,何敢言对皇家有恩?」
嘴巴是这麽说,但张永德语气中的欣喜,是怎麽都抑制不住的。
张永德的话,将席间的愉快气氛,又带往一个新的高度。
在愈发欢快的君臣同乐气氛中,众将中唯有石守信的脸色有些奇怪。
石守信是个粗人,但他却是在座诸将中,最了解赵匡胤的人。
石守信暗中观察着赵匡胤的神色。
往日宴饮时,赵匡胤总爱拍着他的肩膀笑骂「你这夯货」,今日却没有。
直觉,让石守信心中隐隐有着不安。
会宴的一众大将不知道的是,在黝黑的夜幕下,宫城中正在汇聚着大量禁军。
这一部分禁军,全是跟随赵德秀南征归来的将士。
因封赏还未完毕,他们尚未重新归入殿前司与侍卫司的管辖。
眼下能指挥他们的虎符,正被赵德秀紧紧攥在手中!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