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殿帅报捷,这便是储君排面!(1 / 2)
第95章 殿帅报捷,这便是储君排面!
在收降了李守节等人后,赵德秀让人先将他们带下去更衣。
刚取下的荆条上满是泥土,弄得李守节等人身上脏兮兮的。
待李守节等人离去后,赵德秀命人在城外准备设宴。
对于初投之将,设宴款待,进一步慰劳其心是常理。
待赵德秀令毕,身后的曹彬站出来有所建议道:
「上党乃李筠根本。
今李守节虽降,难保城内未有死忠李筠者,城中之人不可尽信。
上党愿臣服大宋者,皆在城外。
城内士卒,一时无主。
若城内有一二居心回测之辈,趁城中空虚时鼓噪士卒,上党城的局势难免会有反覆。
郡侯可派人先率精兵入城,持其管篇,稳定局势。」
先前曹彬被赵德秀留在后方,为他补全疑兵之计的步骤。
在赵德秀率军从伏牛山回返后,曹彬就回到了赵德秀身边复命。
曹彬的话,赵德秀深以为然。
上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心无大错。
「卿所言甚是。」
在肯定了曹彬的建议后,赵德秀转身对田重进说道:
「田将军,就由你领兵一千进入城中。
先行控制住城内武库,粮仓。」
要想防止城内的局势有所反覆,最先要控制住的就是这两处地方。
得到赵德秀的命令后,田重进抱拳领命而去。
当田重进离开后,赵德秀眼含笑意的看向曹彬。
曹彬说的,旁人未必就想不到。
然以往曹彬是每问必答,不问就不答的态度。
有此态度的曹彬,今日竟会主动建言,赵德秀感到很开心。
这代表着曹彬已在心中,慢慢将自己当做擅州军内的一员。
看了曹彬好一会后,想着打铁要趁热的赵德秀主动说道:
「擅州防御副使一职,君有意乎?」
防御副使,顾名思义是防御使在军务上的副手。
是防御使无暇亲征时,统帅军队出征的最高指挥官。
能用这一职招揽曹彬,足以证明赵德秀对曹彬的看重。
另外曹彬晓通军略,心思镇密,是一位优秀的统帅之才。
让曹彬担任擅州防御副使,是一项很恰当的安排。
听到赵德秀的询问后,一向谨慎的曹彬做出了影响他一生的决定:
「彬愿为郡侯效力。」
曹彬会不再犹豫,根本原因在于在他的观察下,他认为赵德秀是一位值得投效的明主。
至于直接原因:以曹彬近来对赵德秀的了解,报给朝廷的军报中,是定然会有他的名字的。
既都避不开了,那还为什麽要避呢?
时也命也。
就让他跟着太原郡侯,在天下好好闯上一闯!
待宴席结束,宾主尽欢后,赵德秀带着些许酒意回到了帅帐内。
不喜饮酒的吕端,早已在帐内等着赵德秀。
见到赵德秀后,吕端欲起身行礼,然赵德秀却摆摆手让他坐下。
「吾之前要你筹办的事,准备的如何了?」
听到赵德秀的询问后,吕端拱手答道:
「已暗中招揽百馀位孤儿,待回到汴京后,臣就会寻儒士教导他们读书习字。」
吕端的禀报,让赵德秀满意的点了点头。
早在数个月前,赵德秀就想组建一支自己的情报队伍。
而自出征以来,这一想法就愈发强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法中永恒不变的真理。
赵德秀虽是穿越者,然在来到路州前,赵华丶刘继恩丶卢赞等人名,他前世一个都没听过。
要想在当世取得更大的成就,单靠后世散碎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若能拥有一批精悍的情报人员,不止能当做斥候用,还能当做间谍用。
历史上明军抗倭援朝时,锦衣卫在那一战中就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由于身份所限,当下赵德秀组建情报队伍,规模无法太大。
可这一点,倒并无大问题。
组建一支高效的情报队伍,与组建一支强军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
要先将骨干培养出来,构成一个基本的组织框架。
等组织框架建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添加新鲜血肉。
由点及面,终成大器。
在赵德秀心中,他这一支情报队伍的引领者,最佳人选不是吕端,而是问丘仲卿。
只是当下间丘仲卿尚在北汉,有些事便先让吕端代劳了。
在了解了情报队伍组建的进度后,赵德秀对吕端说道:
「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听闻这话,吕端有所猜测:
「郡侯,是想让臣再送一次军报?」
以卢多逊的才思,最多两日新的军报就能写好。
吕端的猜测,让赵德秀笑了笑。
「猜中了一半。」
赵德秀的这句话,配合上他那神秘的笑容,让吕端挺了挺身体。
功劳来了!
犹记得当日赵德秀让卢多逊前往伏牛山时,亦是对卢多逊这麽笑的。
大宋建隆元年六月下旬。
在即将迈入七月的关头,泽州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近段时日不知为何,宋军一改对峙态势,对高平城发起了数次猛攻。
那猛烈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让李筠叫苦连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