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章 孔派与传承(6k二合一月票加更430)(2 / 2)

加入书签

肖磊闻言沉默了一会,车速渐渐慢了下来,开口道:「那就要从你们师爷孔怀风的老汉儿,也就是我们孔派的开山祖师孔瑞大师说起了。

孔瑞当年是川菜界的名厨,在总督府上当大厨,颇有名气,后来大清亡了,他就回到了嘉州,在乐明大饭店当主厨,一干就是三十年。

在这期间,你们师爷孔怀风和师叔祖孔庆峰相继拜入他名下学厨,学的是家传的手艺,以私授为主,孔派也是从这里开始开枝。

1945年,祖师爷去世,而你们师爷孔怀风已经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了嘉州颇有名气的青年厨师,受聘为乐明饭店的厨师长,接替了他老汉儿的职位。

那时候的乐明饭店是嘉州城里鼎鼎有名的酒楼,和飞燕酒楼一时瑜亮,难分高下。

解放后,乐明饭店收归国有,成了接待上级领导和贵宾的主要场所,名厨数量丶质量都是稳压飞燕酒楼一头。

我是1955年进的乐明饭店,家里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了,一开始是负责打荷丶端菜,做些零碎的杂务,有口饭吃我就多高兴。

后来乐明饭店响应省里号召,也要办烹饪培训班,让饭店后厨的大厨们教后厨的青年手艺。那个年代,大家的手艺多是家传的,都是个人吃饭的手艺,哪肯轻易拿出来教给别人。

这个时候你们师爷孔怀风站了出来,主动承担主讲的工作,准备授艺。因为这个事情,孔庆峰和他闹得相当难看,不想让他把家传的手艺拿出来公开讲授,领导都出面调停了好多回。

后来培训班还是开了起来,我从旁听开始,渐渐展露出不错的天赋,最后被你们师爷收为了关门弟子。

那会在后厨,我们四师兄弟没少遭你们师叔祖的白眼,犯了错稍不注意就是一顿骂,比你们师爷都凶。」

「那这个师叔祖格局不是很大哦,蓉城餐厅和荣乐园的大爷们,都是一起编教材丶出书,培训的青年厨师都是论期的,只要踏实肯学,他们都乐意教。」郑强撇撇嘴,「我在蓉城餐厅的时候,虽然主要跟着师父学厨,但是其他大爷也会提点我,我师父给其他厨师上课也是从来没有保留,我都是跟着上课的。」

周砚闻言倒是更惊讶于师爷孔怀风的高风亮节,孔派家传的手艺始于始祖的父亲,他继承之后,却愿意授课传给更多的青年厨师,这等觉悟和宽阔的胸襟,令人钦佩。

周砚自认做不到,至少当下的他,还做不到把自己的菜谱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

他……或许更接近于孔庆峰。

家传的手艺,自然先想到的是自己家里人。

比如他把跷脚牛肉的配方和做法交给了周杰和周海,让他们传承下去,靠着这门手艺安身立命,把生活过得更好。

哪怕何志远使出三寸不烂之舌,以上《四川烹饪》杂志封面诱惑,他依然不为所动。

所以,他是自私的。

当不成大师。

站在相同的立场上,自然也不配去指责孔庆峰。

可如果没有孔怀风这样无私的大师,那他师父丶郑强的师父,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在厨师这一行当中登堂入室,获得如今的成就。

他曾采访过几位年长的川菜大师,都提到了荣乐园,作为蓉城饮食公司的重要技术培训基地,培养出一批优秀川菜厨师,被誉为「川菜的黄埔军校」。

那时候的川菜大师们授课,是真把自己的技艺拿出来传授给青年厨师的,你只要有悟性,又肯努力,就能学到真本事。

当时周砚只当听个趣闻,作为视频的补充,并未放在心上。

可从师父嘴里听到这事,正在经历这个时代,感受就有些不同了。

川菜的传承以及发扬光大,靠的不正是这批无私奉献,打破家传私授传统的大师们吗?

肖磊笑着摇头:「当年我也觉得师叔差点格局,但后来想想倒也能够理解,孔派姓孔,本来就是他们孔家家传的手艺,一个家族安身立命的资本,一代代传承下来。

后来孔庆峰坚持从孔家后人中挑选了几个收为徒弟,悉心培养。」

「成就如何?」郑强问道。

「都未成大器。」肖磊道。

「我就晓得!」郑强得意地笑了,「还是我们师爷有先见之明!要是坚持家传,我们孔派的手艺怕是不出三代就失传完了。」

肖磊笑着摇头道:「你们这个师叔祖,上了年纪之后,和你们师爷的关系倒是慢慢缓和了。可能是他也意识到自家这些后辈之中,实在没有能把孔派技艺完全传承下来的。

虽然没再收徒,但也不再对自己的技艺藏着掖着,和你们师爷在乐明饭店联手授课,这七八年下来,倒也教出了不少青年厨师成才。

前几年你们师爷身体抱恙,去饭店后厨的次数渐渐少了,是师叔祖撑起了烹饪培训班的授课,办得有声有色,教出了好几位二级厨师。

靠着这些年的突出贡献,在你们师爷去世之后,他也成了嘉州厨师界备受尊敬的孔二爷。

我这些年也去拜访过他几回,每次他都会拉着我讲做菜,实打实的教了我不少真本事。」

说着,肖磊顿了顿,看着郑强道:「说起来,你师父拜访的次数应该比我都多,之前他考一级厨师的时候,还专门回来找师叔请教,回去一把就过了。」

「那次他回来找我喝酒,还跟我说,这师叔是越活越明白,越来越像师父了,说以后对他要更尊重一些,过年过节都要去拜访,当师父一样孝顺。」

「你刚刚那些话要是被你师父听到,怕是要遭收拾。」

郑强不笑了,嘴巴微颤,苦着脸道:「师叔,你下回能不能先说结论啊?这不是坑我吗……」

周砚闻言忍不住笑了,看着郑强揶揄道:「郑师兄,师伯下次回来,可能会好好关爱你啊。」

「使不得,使不得啊师弟。」郑强连忙道:「今天这话你就当没听到啊,回头师兄请你喝酒。」

他师父虽然不会开除他,但亲表叔抽起他来简直毫无心理压力,他都三十了,还被他拿鞋抽的满街跑。

周砚咧嘴笑:「你放心,我的嘴包不牢的。」

「好兄弟。」

「啊?你不对劲!」

三人一路说说笑笑,骑车来到了老乐明饭店。

原来的招牌已经摘了,现在挂的是《嘉州饮食公司技术培训基地》的牌子。

「黄叔。」肖磊熟络的和看门大爷打了个招呼,领着周砚和郑强把自行车推进院里。

「这里就是以前的乐明饭店的,原来这一片平房都是,有雅座和包厢,后来因为太过破旧,就搬到了现在的乐明饭店去,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装潢升级,酒席摆起也更大气。」把自行车停在院里,肖磊一边带着他们四处转,一边给他们介绍道:「这边闲置之后,改造成了技术培训基地,专门用来培训嘉州本地的青年厨师。」

「师父,当年你就是在这里学的厨?」周砚问道。

「对,十五岁我就来了这里,后来跟着你师爷一起去了纺织厂食堂,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当时你师爷待了三年就被调回了乐明饭店,我只能两头跑,一边在厂食堂后厨做大锅饭,闲暇时间就来找你们师爷继续学手艺。

那时候还买不起自行车,工资又低,全靠两条腿来回,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

我最期待的就是周六,晚上那顿饭一做好,我就往嘉州走,天擦黑前能到乐明饭店的宿舍,你师娘晓得我要来,还会给我留饭。

吃完我就开始练颠锅丶刀工,师父靠在院角的躺椅上,时不时提点我两句,要是讲了三道还做不好,他就会抓起放在一旁的鸡毛掸子抽我。

当然,我也不傻,他撵我就跑,等他撵累了我再凑过去,这时候师父的气也消了大半了,鸡毛掸子落在身上不痛不痒。

我还会配合的喊两声,师娘看不下去了,就会出来护着我,说我还是个小娃娃,反倒把师父骂一顿……」

说起这段经历,肖磊语气平和,脸上带着盈盈笑意。

突然,他脚步一顿,看着院角轻叹了一口气:「躺椅搬走了,我也不是小娃娃了。」

周砚和郑强都沉默了。

周砚看着墙角,秋风吹拂着几片落叶飘零。

他似乎看到了墙角躺椅上坐着的那位老厨子,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肖磊,你来了!」一道声音打破了沉默。

一个穿着厨师服的国字脸中年男人快步走来,厨师服的胸口处绣着「乐明饭店」四个字,脸上带着笑容。

「国栋师兄。」肖磊快走两步迎了上去,笑着和他握手,「好久不见了,师叔最近身体好不?」

孔国栋笑着道:「还可以,老爷子精神好得很,现在天天早上去河边钓半天鱼,再不慌不忙的来基地,他的课都排在下午,隔一天上一次。」

他的目光落在了周砚和郑强身上,笑着问道:「这两位是你的徒弟?」

「这是你们孔国栋孔师伯,我师叔的得意门生。」肖磊先介绍孔国栋。

周砚和郑强连忙恭敬:「孔师伯。」

肖磊又给分别介绍道:

「这位是郑强,运良师兄的徒弟,从蓉城餐厅回来,最近跟我一起做乡厨。」

「这位是周砚,我的徒儿,在苏稽自己开了个饭店,生意还不错。」

孔国栋笑着和两人握了握手:「你们好,你们好,都是我们孔派的得意门生啊。」

「运良师兄因为工作太忙没来成,今天早上我师父还念起这事,郑强作为运良师兄的徒儿能来,师父肯定高兴的很。」孔国栋看着郑强说道。

「我师父也经常说起师叔祖。」郑强连忙把腰杆都挺直了几分,生怕给师父丢脸。

「这位师侄真是一表人才,看起来年龄还很小嘛,就是肖磊师弟正式收的第一个徒弟吧?都能自己开饭店了,天赋肯定不错噻。」孔国栋看着周砚也是一脸赞赏。

「师伯过誉了。」周砚微笑道。

师父说孔家后人,未成大器,但这位孔师伯的说话水平,那可真是又高又硬啊。

不简单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