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丈夫做人的道理(1 / 2)
第150章 大丈夫做人的道理
就在黄泽估摸着怎麽更好的去围剿皇帝派来河北的那支骑兵队伍,顺便让那姓卢的小子给自己交投名状时。
朱由检派去联络卢象升的人马,已经悄然抵达了大名府。
此时此刻,天色已经大亮。
大名府府衙内的卢象升却是几乎一夜未睡。
卢象升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整个人看上去都极为疲惫。
局势溃败至此,眼见国之将倾。
一颗赤心只为报国的卢象升在寄出那封密信后,就等于是暂时失去了睡眠这项功能。
为了缓解心中的焦虑。
卢象升只得不停的在无人的静室内来回踱步。
如今他心中只剩一个担忧,那就是陛下会不会信任自己。
如果不信任,自己又该做些什麽才能让陛下相信自己?
或者说,自己该怎麽办才能止住大明附近分崩离析的颓势?
在河北。
卢象升是平步青云的壮年知府,人人艳羡。
可是他这个大名府知府放在整个大明,实则连个屁都算不上。
他的能力实在太过有限了,很难为当前的大明朝做些什麽实质性的贡献出来。
就像是一块投进大海的小石头那样,连一片涟漪都泛不起来。
这让他感到非常无奈。
颇有一种权到用时方恨少的不甘心。
其实。
卢象升之所以会如此焦虑。
主要还是因为在朱由检身上,他看到了让大明中兴的希望。
也正是因为有这份希望所在。
卢象升才会如同赌命一般选择寄出那封密信,为陛下效死。
他不傻,他非常清楚一旦那封信中途被人截留下来。
那河北境内的世家豪族们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杀死。
他们都已经造反了,还有什麽是不敢干的?
而反观陛下登基后的大明朝呢?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陛下就做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可以想像的到。
只要再给陛下一些喘息的时间和机会,那大明重新崛起就将变成一件必然之事。
但偏偏各地那些如蚀骨蛀虫一般的世家豪族,却想趁着这个机会将刚露出一点中兴苗头的大明给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果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为大明做些什麽,那卢象升毫不怀疑自己接下来整个馀生都会陷入无尽的悔恨。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如同中原大地上的每个王朝在濒临灭亡时,总是会涌出那麽一批在常人看来有些傻的理想主义者一样。
卢象升现在就成为了他们中的其中之一。
这也正是卢象升选择赌命的最终原因。
想着这些事情。
卢象升来回踱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心中焦躁也越来越旺盛。
就在卢象升心中情绪快要到达临界点时。
一名从老家就一直跟着他的亲信书童突然闯进屋内,快步走到他耳边说道:
「大人,您寄去的那封家信老家已经收到了,老家还专门派了人来说想要见您。」
「府堂和您的宅邸附近人多眼杂,刚才小的已经悄悄将他们带回小人自己家中了。」
听着属下的话卢象升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心中激动,赶忙跟随身旁亲信一路来到其家中。
一进门。
看到两名京城密使,卢象升便直直跪倒在地:「微臣卢象升叩请陛下圣安!」
两人赶忙将卢象升扶起:「卢大人忠君爱国,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您所写的那封密信陛下已经看过了,陛下有要事需要卢大人配合,因此方才特命我二人亲自前来知会您一声。」
卢象升再度跪地:「陛下需要微臣为大明做些什麽,臣必当一往无前绝无二话。」
随即,二人将陛下希望卢象升在河北充作大明在世家内部内应的事全盘托出。
卢象升闻言心中也是一喜。
以他目前的身份,当内应确实是对他而言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能不断给京城提供来自于河北内部的第一手情报,又能在关键时刻起到让所有人都出其不意的效果。
老实说,卢象升还真怕陛下让他在大名府内干些「招兵买马以平叛」的事。
倒不是他怕死,而是这样的死对大明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两名京城密使说完朱由检所吩咐的事。
又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卢象升,道:
「卢大人,这是我二人在离京之前陛下特意交代给我们说要亲手交给您,且只有您自己一人才能看的,还请收好。」
卢象升双手郑重接过这御赐之物刚想再说些什麽,就听对方告辞道:「卢大人,大名府内人多眼杂,我等还急着回去复命,就不多留了。」
说完,二人也不等卢象升多言,直接转身离去。
看着两人的背影,卢象升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将情绪给平复下来。
接着,他带着极大的好奇拆开刚才的御赐信封。
只见里面显露出一块玉佩和一张纸条。
卢象升拿出玉佩,眼眶已然微微泛红。
当他读出纸条上所写的字时,几天下来积攒的各种情绪再也压抑不住,全都一股脑的化作眼泪从眼眶内奔涌而出。
那纸上写着:「臣不负君,君不负臣,策应之事,皆可自决。」
短短十六个字。
却让卢象升对还没见过面的朱由检已然是生出了效死之意。
真情也好,假意也罢。
陛下已经在这段时间用各种行动表明了他是一心为大明的。
既然如此,那做臣子的又还有什麽好说的?
将心中的各种情绪全都用眼泪冲刷乾净后。
卢象升用毛巾擦了擦脸。
随即他便在心中思索起,怎麽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卧底任务。
陛下给他的交代是,让他尽可能的去混入世家集团内部。
这个任务听起来不好办,实操起来更是如此。
他虽然官至大名府知府。
但其本人才刚上任没几个月,跟河北一带的世家豪族还没来得及有什麽来往。
因此这条路想直接走的话肯定是走不通了。
要不然自己贸然投诚,只会引起对方怀疑。
所以他只能通过更加迂回的方式,来接触如今河北地带的那些正在行造反之事的世家。
卢象升瞬间便想到了东林党。
自己倒是可以利用东林党的关系,来让他们帮忙把自己举荐给世家集团。
当然。
卢象升知道就算有着东林党的举荐,对方也不会轻易相信自己,所以到时候投名状肯定是要交的。
而对于他这种明面上的大明官员来说。
交投名状的最好方式自然就是当众攻击皇帝,顺带拥立南京的那个伪帝。
卢象升原本对这事是有着一定心理负担的。
但朱由检的那张纸条和贴身玉佩却给了他极大的底气。
臣不负君,君不负臣。
为了大明朝,暂时的忍辱负重又算得了什麽?
至于演技方面就不需要再另作担忧了,卢象升自信自己若是真死心塌地去演的话,那绝对让人看不出来一点破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