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招安(2 / 2)

加入书签

刘彻的脸色显然好转了不少,语气也越发温和,「那麽多的委屈,那麽多的艰难,你们是怎麽做过来的?」

董仲舒的眼睛刚好湿了,「一个『敬』字,一个『诚』字,但凭这两个字做去。」

「敬丶诚,这是世间的大道理,但有些时候,大道理并不管用,事已至此,说些实在的心里话吧。」

刘彻点点头,又摇摇头,微仰着头,望着远方的难民迁徙之景,无限的悲凉,内心的自省,都让龙体越发沉重。

下世的光景,似乎隐约可见。

孝文帝之寿四十有六,在位二十四年,孝景帝之寿四十有七,在位一十六年,而他三十有六,就已经在位二十年了,恰好是孝文帝丶孝景帝的中数。

见陛下渐有了「退」意,董仲舒知道不能再说「大道理」了,恳切地回道:「陛下这样问臣,臣就只好说些不恰当的话了。」

「你说。」

「国朝以孝治天下,天下便是一家,大汉朝一百多郡,几千万臣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陛下就是这一家的父祖,为人子女者,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实在顾不了,哪怕苦一苦自己,也不能屈了君父。」

董仲舒的身上,满是儒家人臣的风范,潸然泪下道:「十数年来,是臣等没有顾好这个家,才屈了君父,这是臣等的过错。

陛下天质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丶舜丶禹丶汤,百废俱举,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陛下之雄才伟略天下臣工皆慑服之,今贸然言退,天下震惊,太子年幼,必然举止失措,进退皆难。

伏望我陛下善养龙体,然后回宫视朝,举百废而绝百弊,则我大汉粲然大兴可望,千秋万世以后传之子孙,则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刘彻动容了,振作着想要坐起,可身子还没有坐直,又道:「现在,朕连这南阳郡中的流寇大盗都解决不了,又何以言举百废而绝百弊。」

宛城外二十里亭血战后。

南阳郡中的大盗梅免,白政,暂时是退了,可不代表放弃了,一直就在盯着南巡队伍,抽冷子就来个狠的。

作为天子,人在此地,却连一郡之患都难以平息,又何以治国平天下?

董仲舒知道属于自己的劫难正式开始了,但也是儒家的劫难,陛下不能退,他们也没有退路,沉着声音,「陛下,微臣愿往贼巢,招安群盗。」

「招安?」

「微臣若不能说降梅免丶白政,甘愿受死。」

「朕不是不信任博士,只是……」

「只是微臣有一句话必须明言陛下,微臣如若完成使命,望陛下日后对读书人稍加尊重,委以重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