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将(1 / 2)

加入书签

第113章 神将

出征在即。

诏令频发。

整个大汉以恐怖的速度运转开来。

得益于「国业之制」,诸多行业归于专营,少了许多中间流程,虽然调动的资源多了,但朝廷的付出却远低于以往的战前准备。

粮草食盐丶武器军械丶药草清水,等等,应有尽有。

北军,校场。

御车辚辚而来。

「上君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数万将士颂圣之音,响彻云霄。

刘据步下车架,望着战意昂然的大军,眼底流露出满意之色,这正是一汉当五胡的底气所在啊。

「上君!」霍去病拱手见礼。

刘据喜意快溢出来了,「久不见你了,冠军侯。」

「这些时日,臣奉诏整军丶备军,督促将士熟练新式军械,已有成果,请上君检阅!」霍去病述说着。

旗令官得令,疯狂挥舞起战旗,大军变阵,一队人马留在了校场中间,分成了两阵,催动着胯下战马动了。

沉闷的踏地声立刻响起,连声成片,竟有股战鼓的气势,战马彻底飞奔了起来,两阵将士正式交手,彼此的武器相碰,顿时发出清脆地金属颤动之音,腰马合一之下,隐约有火光乍现。

双方毫不留力,极尽所能展露战场搏杀的能力,这或许也是汉家骑兵首次毫无保留丶酣畅淋漓的骑战。

马蹄下金属在闪耀,人腿两边的脚踏处,也有金属的光芒。

马掌丶马镫,和原有的马鞍,可以说是战马最强辅助军械,能尽最大可能释放骑兵的战力,不必担心随时会坠下马来。

农耕与游牧,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是泾渭分明的生活状态,农耕就是脚踏大地,步战无双,游牧就是立于马背,骑战无敌。

这也使得交战中,游牧之族利用战马的超高移动常常让农耕步兵疲于奔命,然后以逸胜劳。

从春秋战国时期,秦丶赵两国就与匈奴作战,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事实却没那麽简单。

中原战马少,骑兵更少。

这是先天环境所造成的。

长城以北和西域地区的植被,更适合各种畜牲生长,而在大河流域丶长江流域,包括农田丶果园丶菜圃在内的农业植被居于优势地位,这些地区的畜牧业只能作为农业的补充或辅佐。

大汉初年,高祖皇帝所率三十二万大军被匈奴骑兵包围在平城,「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騂马」,如此多的毛色不同的马,侧面证明了匈奴所畜马数量之多。

大汉一直在努力弥补差距,几十年来,马匹数量是提了上来,仅长安一地,最多的时候就有五十多万匹马儿,但论质量,大多数只是驽马。

《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

不同的草,不同的区域奔驰,使得长城内外的马儿,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客观事实,是很难解决的事。

此次春征,主要目的是清扫匈奴右翼的势力,而清扫匈奴右翼的势力,却是为了河西之地,狭义一点说,即河套平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