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123异议(1 / 2)

加入书签

第126章 123异议

崔浩过往算无遗策,这给拓跋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崔浩表态赞同调整策略,也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在崔浩离开后,拓跋嗣又召集六部大人商议此事。

北魏六部,即天部丶地部丶北部丶南部丶西部丶东部,六部大人总理庶务,与皇帝共商决策。

当拓跋嗣提出要改西征为南征时,却意外遭到了东部大人安同的反对。

安同是粟特族人,早年在草原经商,后追随拓跋,屡立功勋,封北新侯。

「陛下,臣有异议!」

拓跋嗣忍着心中的不悦,强笑道:「安卿但说无妨。」

安同直言不讳:「臣早年经商,商人重利,出门做买卖,不求大赚,但也不能亏了本钱,如今中原荒芜,而河套富庶;晋人强盛,而夏人屏弱,陛下何以舍弱迎强,舍富趋贫?」

话糙理不糙,平城往洛阳,路程有一千四五百里,大军南下,耗用不菲,纵使打赢了刘义真,也难以填补财政,可不就是安同说的亏本买卖吗。

话音刚落,南部大人长孙嵩便出列道:「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卿直言便是。」

「敢问陛下南征,是何目的?只是为了阻止刘义真剿灭中原义军?还是想要争夺河洛,经营中原?」

拓跋嗣闻言,心中越发不满,觉得长孙嵩是因为那场惨败,被晋军吓破了胆:「朕欲混一宇内,必取中原,若得河洛,自当用心经营。」

长孙嵩追问道:「敢问陛下,纵使击败了刘义真,刘裕又领军北伐河洛,该当如何?」

「朕自会再度亲征,与之交战。」拓跋嗣不以为意。

「陛下!且不说洛阳远在千里之外,南下不易,倘若不能速胜,柔然人又怎会坐视不理。」

拓跋嗣可不敢夸下海口能够速胜刘裕,一旦南下形成僵持之势,诚如长孙嵩所言,柔然人又岂会毫无动作。

原时空中,河洛地区乱成这副模样,北魏却没有南侵,说到底,是因为刘裕还没死。

拓跋嗣或许能够轻易夺取洛阳,但鲜卑精锐却不能长期驻守在洛阳。

因为北魏的都城在平城,还需防备柔然入侵。

鲜卑精锐不在,即使拿下了洛阳,也根本守不住刘裕的反扑。

所以拓跋嗣直到刘裕病故以后,才敢南下。

「或可坚壁清野,据守城池,待敌自退。」拓跋嗣改口道。

坚壁清野,说白了,就是放弃经营,只要守住城池即可。

长孙嵩闻言,苦笑着反问道:「如此,纵得河洛,又有何益?」

还是回到了安同提出的问题上,这时候南征,就是一场注定亏本的买卖。

拓跋嗣无言以对。

长孙嵩趁热打铁:「陛下,与其南下阻碍晋人,不如吞并夏国,壮大己身,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

安同当即附议,其馀四部大人也纷纷表态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