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3章 189枪王之争(2 / 2)

加入书签

徐永生等人闻言为之侧目。

以越青云的为人和谈吐,他说项鼎得了个「小霸王」的外号,还掀起风浪,显然不是褒义。

那估计是个骄横霸道的混世魔王。

却不知道此前低调隐居多年的墨龙池主,怎麽养出这麽个儿子来。

但按照传闻中的消息,对方能掀起风浪,并非无能之辈。

其人年纪与徐永生丶拓跋锋丶石靖邪丶越青云他们相若,约莫在二十三丶四岁间,但初出江湖便已经是正五品三骨堂全满,距离四品宗师只一步之遥的境界。

赤龙嫡传的炎龙枪在他手上施展开来,同样霸道睥睨,锋芒无匹。

这个年龄有这个境界实力,放在河洛名门年轻一代中,如果不计早亡的曹宏以及近乎反出家门的曹朗,也就只有许冲丶邓和丶陈言等寥寥几人在同龄时有相近水平。

最顶尖的世家名门,平均下来同辈人里可能只出一丶两个。

项鼎此人天赋之高,不容小觑。

不过就目前的外界传言来说,争议颇大。

不过对徐永生一行人来说,当前听了只是当做一时谈资。

远远望了乱成一团的江州芳华楼一眼,徐永生收回视线,带着众人随越青云一道离开。

越青云为他们接风的场所,并不选在芳华楼,也谈不上多麽奢华,但颇为雅致。

众人歇息一晚后,第二天重新上路,继续南下。

徐永生等人离开江州七天后,另有一队人马自东向西而来,入了江州城,排场颇大。

为首者,乃是个身着锦衣的高大青年,顾盼雄飞,目光睥睨。

进了江州城,他远远眺望芳华楼,半晌后嗤之以鼻:「废物!」

一旁跟随他,为他抬枪的枪僮也摇头:「芳华楼主这些年来一直跟老爷并称,但看来日子过得太安逸了,武道上已经迟钝,以至于给聂鹏做了垫脚石。」

「凭她也配跟我爹相提并论?笑话。」锦衣青年嗤笑之后,神情阴沉了少许:「趁着我爹多年不出江湖,聂鹏之辈竟然妄称『枪王』,更是该死。」

这时身后有快马赶到,向那锦衣青年禀报:「少爷,仍然没有那个拓跋锋的行踪下落……」

锦衣青年:「继续找,我就先用他的血,来铺我的宗师之路,找到这个敢假称赤龙传人的欺世盗名之辈,就能再找到聂鹏,这麽多年阿爹终于肯出江湖了,我们来做他的开路先锋!」

………………………………

徐永生一行人,当前已经到了大庾岭北麓。

大庾岭整体不是正南正北走向,而是从东北斜向西南。

徐永生等着便先顺着大庾岭一路向西南而行,届时便可到达大乾岭南道的北门户之一,韶州。

从进入赣州开始,道路环境就开始变得恶劣。

除了崇山峻岭之外,这里更有很多毒瘴与妖魔密布。

徐永生等人行程略微放缓,以求安全。

总体而言,还是以照顾几个小的为主。

尤其是还没有到七品境界的奚骥与沈觅觅。

反倒是罗毅在大多数时候没有大碍。

他报废了自己全部六组「礼」之编钟,以至于修为倒跌回九品境界。

但宗师的身体底子以及三方「信」之印章的存在,使得瘦死骆驼比马大。

虽然这一切当前都处于沉寂状态,但在大多数时候仍然可以保护罗毅,让他不至于当真跟一般的九品武者一样。

例如,行走在山间,忽然飘起一阵迷雾。

罗毅微微停步,目光仍然清明,望着远处雾气皱眉:「那应该是……」

「妖魔,赣州大庾岭这边的话,看模样很像是鹰猿,能吞吐雾气,惑人心神。」

越青云更早发现,说话同时转头看王阐。

同样有所察觉的王阐则微笑摇头:「我们看着,让学生们锻炼一下也好。」

当先而行遇到雾气的几个年轻人,情况反而不如罗毅,一时间心神都微微茫然。

只有宁山情况稍好,觉察雾气有问题,连忙默诵正心诀,心神顿时恢复清明。

「正心诀,清心咒!」他提高声音喝道。

奚骥丶沈觅觅同时一醒,顾不上多言,前者默诵和宁山一样的正心诀,后者则默诵道家清心咒,亦有宁静心神抵挡来自外界惑神妖术的功效。

三人很快恢复过来,奚骥恨声说道:「是雾气的关系,差点着了道。」

宁山:「像是很强的妖魔……」

对当下的他们而言,确实是很强的妖魔。

一头相当于人族武魁层次的鹰猿这时骤然现身,身材庞大至极,高度超过两米以上,膀阔腰圆,背生双翼。

雾气惑人,只是它的次要手段。

极强的力量和虽然不能高飞但快速滑翔的速度才是其主要手段。

眼见鹰猿现身,崇玄学直讲陈嘉沐面色微变,当即伸手屈指一弹。

道家暗器手法贯虱,典出《列子·汤问》「纪昌学射于飞卫……悬虱于牖……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此刻陈嘉沐施展出来,道家灵气集中于一点,穿透力和射程都极强,仿佛无形劲弩,可以无视许多阻碍同防御。

但那鹰猿非常狡猾,身形在半空中反转,虽然被陈嘉沐射的众多羽毛飞落,但没有被陈嘉沐命中要害,转眼间就飞扑到宁山丶奚骥丶沈觅觅三人面前。

陈嘉沐面色大变,转头想要向越青云丶王阐求援之际,耳边却忽然响起浩荡长吟之声。

恍惚间,陈嘉沐仿佛听见麒麟长啸。

高大的白色身影一闪之间,便到宁山等人面前,当真仿佛麒麟天降。

然后就见那魁梧庞大的鹰猿,直接被一只手掌当场按在地上。

仿佛被麒麟抬脚踩住。

白色身影停下,陈嘉沐这时才看清,那是同行的四门学助教徐永生。

「子曰: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徐永生半蹲在地,一只手按着动弹不得的鹰猿,平静回首同宁山丶奚骥言道:

「这教育我们,没有强壮的身体和豪迈的力量是不方便读书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