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1 / 2)
地面,打破了这院中的宁静,仿佛一滴水珠晕染了整幅画面,也惊醒了那沉睡中的人。
不多时屋里便传来了呼唤声,素梅姑姑带着丫鬟们鱼跃而进,井然有序的围绕着一个人。
这样热闹的场面时常能看到,只要院子的主人,襄宁长公主心情愉悦之时,总是愿意花点时间在梳妆上的。
不知过了多久,院子里再次安静下来,闲下来的襄宁长公主无聊的看着面前的游记,瞟了眼这有所陌生的院子,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素梅啊,本宫怎么觉得忽然间安静了下来,反而有些不习惯了呢?”襄宁长公主带着一丝迷茫,问起了素梅,想要从她这里得到答案。
素梅姑姑感受着清冷的院子,玩笑似的道,“公主可是嫌冷清了,不若奴婢去请几位孙少爷们来院子里,好同您亲近亲近,免得院里不够热闹。”
随着素梅姑姑的话音落下,襄宁长公主脑海里浮现了前几日的情景。
出了孝期襄宁长公主就搬到了静康院,空出来的宁安堂,则由如今袭爵的长房搬了进去。
虽逢府上权利交替,却并不曾影响襄宁长公主的地位,长公主有自己的公主府,不过自下降宁国公府后,因着府上没有主母,便一直住在了宁国公府,倒是甚少回公主府。
何况府上一贯和乐,儿媳们孝顺,日日都来请安,住在哪里于襄宁长公主而言,无甚区别。
但襄宁长公主不喜欢折腾,早在长媳入门后便定下了规矩,只每隔五日来请一次安,陪着自己说说话罢了。哪怕后来儿媳们一个个进门,这规矩却不曾变过,一直依着旧例。
搬离了宁安堂的第二日,刚好到了府上请安的日子,几个儿媳似是约好了一般,由着大儿媳领头来到了静康院。
襄宁长公主是个好伺候的婆婆,也不爱为难儿媳,每次请安都只是和她们闲话家常,顺带听一耳朵这京中的热闹事儿。
许是见惯了端庄华贵的宁安堂,几位太太们看着素净典雅的静康院,生怕委屈了婆母。
这不,许是觉着院子太久没人住,有些冷清了,不约而同的找了理由把膝下的小子们送到了静康院。
襄宁长公主原是很开心的,毕竟这么多孙子都陪着自己,多有福气呀!可没想到啊,孙子好是好,就是太闹腾了。
好家伙,没一会整个静康院就跟闹市似的,大叫声,哭闹声,连成一片,哄都哄不住。襄宁长公主并着一屋子的丫鬟们忙的满头大汗,硬是没有止住,最后没了法子,只能让人将孙子送回了各房。虽没明说,但表达就是一个意思:本宫近日里要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宁国公府家宅安宁,不好分心,无事就不要来打扰本宫了,孩子也先别带,免得冲撞了佛祖就不好了。
各房的太太们都还稀里糊涂的,以为是发生什么大事了,紧张了一宿,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日,都聚到了大房的院子里,嘉悦郡主出面接待了一众妯娌,这才揭开了谜底。
得知了弟媳们的来意,嘉悦郡主想着自己得到的消息,笑着给她们解了惑,“弟妹们且放心吧,府上无甚大事,你们不必多心。只是这些皮小子们太闹腾了,折腾的母亲都有些受不住,又不好直说,所以才找了这个说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