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6(2 / 2)

加入书签

无论男女。

恐怕文宗自己未尝发觉:他愈是待姚妃好,愈是想冷待苛责次子润,如此方能实现“平衡”。

而得到文宗默许出手,结果有朝一日“失手”害死姚妃的徐皇后也不是什么温驯慈悲的女人。

对十二岁骤然失恃的傅润而言,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姚妃待他再冷淡,也是他的母亲,没有姚妃,山海关的外祖和舅舅们也就不再是他的家人。

文宗已经死了,不知不觉病入膏肓,无力回天,比太医院的预期提前了五年不止。

剩下一个以为瞒天过海所以心安理得住在寿康宫指桑骂槐发牢骚的徐氏。

难道与徐氏私通的不是李季臣?

建兴年间李少臣已经够资格参加正月宫宴了?还是……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B?u?Y?e?不?是?ì????ü?????n?2???2????????????则?为?屾?寨?佔?点

傅润草草结束宝庆殿的政议,答应暂时搁置处理傅瑛两个儿子的事,不更衣,直接去勤文殿。

他大步迈过门槛,摆手命两旁太监噤声,冷眼看向惊慌失措后退三步的李少臣和徐太后。

李少臣面带不忿之色,欲言又止,叩首伏拜,随意低呼万岁。

徐太后则迅速收起泪光,恢复端庄的仪态,抬手扶云鬓,施施然转了一圈入座。

她朝站在身后的妙龄少女招手,侧过脸含笑介绍道:

“陛下来得正好。老身家中的侄女妙仙进宫看望老身,特为陛下做了一份清香软糯的点心。”

傅润轻笑,略过徐妙仙,盯着李少臣肥得流油的脸看,促狭地问:

“太后与李家有旧?孤怎么从来不知道?”

徐太后脸上一阵青白,见殿内宫女太监默然,好不羞臊,蛾眉上挑佯怒道:

“陛下!老身未入宫前曾在李家学堂念读《女则》,如此……而已。”

徐、李两家交好,她和李相有同学旧谊,此事如今鲜为人知,当时却在文宗面前过了明路的。

她是太……是九皇子的生母,是上了宗牒的文宗的继皇后,岂容小辈胡诌编排!

李少臣也反应过来,咳嗽两声,“太后娘娘所言不假。同席读书一事先帝也晓得。”

傅润悠悠叹气,意味深长地说:“原来如此。孤庶务缠身,多忧多虑,最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后既说明实情,孤也就放心了。毕竟——来人,将李少臣这逆贼拿下。”

徐太后如惊弓之鸟,起身忙问:“陛下这是何意?!”

傅润笑,一双凤眸如冬日清泉、看似澄澈实则凛冽,“前朝政事,太后还是回避的好。”

“……哦。那、那是点心,老身带妙仙回寿康宫了。”

徐太后想到什么,蹙眉瞥了一眼跪在脚旁的李少臣,轻轻拍了拍侄女的手背,示意跟上。

她前脚刚走,由元霄济指挥,殿内外的带刀侍卫闻声而动,不多时便将李少臣捆得结结实实。

傅润半俯身,用力踢了一脚李少臣滚圆的肚子,懒洋洋地问他可知自己犯了什么罪。

李少臣刚刚得知一个惊人的秘密,神魂游离天外,愣愣地摇头,忽然直视傅润的脸,大笑。

傅润:“霄济,你念与他听,买卖官职、滥收商税、抢夺番船、奸杀良民……李少臣啊李少臣,若不是地方百姓写了这封血书,孤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福建的皇帝竟然姓李。”

李少臣正处在狂喜之中,哪里听得清眼前的青年说什么,不禁咧嘴傻笑,口角流涎。

他当年在宫宴上多喝了二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