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2 / 2)
不知道写明白了没,翻译一下海莉的意思就是,对冲基金很快就会做空纳斯达克,你们都完蛋啦,我告诉你哦你们公司的财务报表有问题,我建议你们裁员,不裁员就没办法保持现金流,你不想裁?可以,你把B股给我一点,让我拥有管理权,那么我就可以给你现金让你度过难关。
只不过海莉从头到尾一直在下套,慢慢施加压力,她没想到亚当这么快就察觉到了。
看在我最近更新这么勤快,每章字数都这么多的份上,我知道明天休息一天你们一定不会有意见的!!!!
第100章 新的维度
跟欧洲人做生意又和跟美国人、亚洲人做生意有很大的不同。
亚洲商人和美国商人虽然文化不同,但在金钱观和投资逻辑上却出奇一致——只要有钱,别的都好说。
利润是第一性原则,其余的,无非是包装手段。
欧洲人就不一样了,生意时,总喜欢绕点弯子,开场要聊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再不济也要提一句欧洲价值观,时不时还会流露出点对门第、爵位或姓氏的微妙骄傲,仿佛贵族血统本身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优质资产。
海莉对此敬谢不敏。
说起来,她出生的时候,南斯拉夫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呢。
什么贵族?都是狗屁。
后来到了美国,接受了资本主义教育的沐浴不假,但美国推崇的是极致的精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人永远在争论:到底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掌控国家,还是犹太人控制了金融与媒体;是波士顿老钱更优雅,还是曼哈顿新贵后来居上。都是些毫无意义的论题,事实上,谁掌握了资本,谁就高贵。
在永恒对冲基金强盛时期,大投行的总裁见到格里芬布朗也要伏低做小,等到基金出问题,格里芬布朗就成了愚蠢无耻的‘骗子’。
钱和血统可从来不是一回事呢。
所以,去见英国王太后的过程变得非常折磨。
王太后出生于1900年,已经100岁,是个长寿的老人,英国人称她为QueenMother(女王母亲)。按照她出生那年的历法,英国还是地球的轴心,印度和非洲是后花园,美国是粗鲁但算是个暴发户的远亲。
至于海莉这种家世,也许跟农奴区别不大吧。
新时代可真好。
一行人抵达圣詹姆士宫时被安排在一个有几十把椅子的正厅里等候,皇室官员提醒道:“不许乱捧东西,不许随便说话,王太后可能会问你一些问题,也可能什么都不说——总之,她的时间极其宝贵,而你不是来浪费它的。”
等他转身离开后,弗罗拉小声说:“我们的时间也很宝贵,我们管理的钱一点也不比王室资产少。”
英国王室所有的现金加上不动产一起大概是110亿英镑左右,由皇家地产专员负责管理,有自己的董事会,包括了伦敦摄政街、圣詹姆斯街、大量乡村农地、海岸带与海床资源等等地块。极光资本受邀来为这些资产设计投资组合和风险对冲方案。
坦率来说跟王室做这种生意并不赚钱,不过海莉也想得很开,就像花费无数精力只为了从世界银行拿到一个五百万的账户一样,有些客户主要就是起到了一个撑场面的作用。
“别抱怨。”她对弗罗拉说,“专业一点。”
轮到他们进厅时,海莉被安排站在最中间的位置,一旁是杰奎琳和伽玛。
王太后坐在红天鹅绒椅上,一动不动,像一尊镶满珠宝的蜡像。脖子上挂着三层珍珠项链,都是珍惜的野生珍珠,大小不一。衣领上别有一只卡特琳娜蓝宝石胸针,这件珠宝很有名气,是深蓝斯里兰卡蓝宝石制作而成,王太后在各种场合都喜欢戴着。
“听说你们是全世界最聪明的管钱人?管理的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的钱?”王太后忽然开口,声音竟然颇为清晰。
“是的,YourMajesty。”海莉恭敬地说。
王太后点点头,话锋一转:“你是哪里的人?”
海莉认认真真地回答了她。
“那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