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1 / 2)
赵霁回想那些人乖乖束手就擒的样子,不由又有些怀疑。他们真的知道一些值得有人花如此血本灭他们口的惊天秘密吗?
包拯口中,这些流寇只和高丽公主的失踪隐约有关。
可别说是高丽公主,就是高丽老国王在国内失踪了,也不值得有人废如此周折杀人灭口。
那群流寇一定还知道些别的什么。
“不行。”一直都是走在最前面的公孙策却在此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赵霁,面色严肃不容拒绝道“陛下,您不能再往前了。”追杀雄娘子他们的那些人咬得距离很死,加上规模又不少。刀剑无眼,要是他们真的就这么追上了追杀者,那么双方的交战是谁都避免不了的。
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公孙策都绝不会允许赵霁继续再涉险。
这场突如其来的追杀有组织有预谋,其中肯定又牵扯上了更多的东西。
调动整整小半个营的士兵去追杀区区十几个流寇,没经过圣令,也没有任何通知和任何请示奏折。参与追杀的所有兵卒在大宋境内来去自如。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如果真的追上了,对方肯定也会对他们紧追不舍杀人灭口。
赵霁几乎脱口而出‘没关系,我可以’的下意识反驳,在舌尖转了一圈之后,变成了紧咬住的一个音节,带着浓浓不甘心的——“好。”
若是实力连自保都难,那不拖后腿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作为半武侠中的纯文职人员,包拯秉持着对自己实力的百分百认知,非常自觉地把自己划到了‘拖后腿’组,强忍着过度运动后的喘息,胸口剧烈起伏。后退半步,站到了赵霁身侧,朝众人做了个辑:“就拜托诸位少侠了。”
考虑到赵霁和包拯两个人回去的路,楚留香道“既然如此,那花公子便同陛下和包大人一起——”
“不。”花满楼坚定拒绝道:“还请香帅和陛下一道。”
仔细想想,就能想明白花满楼为何要辞决楚留香的建议。
因为就算回去,路上也未必就是绝对安全的。再说回去的一路,两侧都是密林,万一一时不查,还是有概率碰上掉队的追击者。花满楼虽自保毫无问题,但终归是武功不及楚留香,赵霁的武功在江湖顶多算是二流偏上,包拯又毫无武功。楚留香和赵霁包拯一同回去才是最优选择。
几个人很快达成共识,分成两组,花满楼和公孙策继续顺着痕迹追下去,而赵霁他们则要顺着眼前的斜坡下去,顺着官道回到阜阳。
待人走远了,赵霁就见包大人又盯着某一处,慢慢地把眼睛眯了起来。
虚起的眼皮底下,黑色的瞳孔发出智慧的光芒,对着赵霁挤了挤眼睛:“陛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咱们去报官,通知驻守各营出兵吧?”
赵霁看到包拯凑过来的表情,感受到了强烈的学生时代,被人撺掇逃课的既视感。总之,这表情不太像是个正派人物,到有点像个反派。
楚留香一个几乎不理庙堂的江湖人都都觉得不对劲:“报官?”
半个营的人马,既然能从天而降出现在阜阳城附近,若说他们和阜阳城没有关系那谁能相信?
本身他们三个人被踢出队伍,就是出于对陛下安全的考虑。结果眼前这个黑黝黝怎么还开口就要陛下去自动送货上门?去告诉参与造反的人有人造反,这是生怕不能打草惊蛇还是生怕对方捉不住他们三个。
就在楚留香都要觉得包拯是叛徒而拔剑砍人的时候,却见赵霁摸着下巴,眼睛一亮:“好主意!”
楚留香:……?????
赵霁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包拯的主意,确实可以。
赵霁这几个月的皇帝总算是没有白当,难得追上了包拯的思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