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1 / 2)

加入书签

到她,立即递上手中的锦盒,“主子特意让我留下来,将这份贺礼送给公主殿下。”

赵明月接过来,略觉疑惑。阿娘已经赏赐她太多东西了,她今天收到的贺礼也足够多了,这会儿特意吩咐丹映送给她这个盒子,里面会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她很是期待地打开锦盒,只见里面是一把华丽至极的匕首,纯金打造的刀鞘上镶嵌着各色宝石,光彩夺目。

是送给她防身的吗?赵明月想到阿娘这样担心她的安危,心中便觉温暖。

她笑着将匕首拿在手里,正要将刀拔出来看一看,丹映便出声提醒道:“公主小心,这刀锋利无比,一旦划伤见血,就会立刻毙命。主子特意叮嘱说,不到危险万分的时刻,不可拔刀出鞘。”

赵明月一听,立刻把匕首放下了。

阿娘的话,她一向是当成圣令来听的,哪怕心里再好奇,也能忍住不看。

丹映见该叮嘱的话都叮嘱了,便告辞离开,赵明月派春迎送她出府。

是夜,赵明月将匕首压在枕下,嘴角噙着笑,安然入睡。

而另一边,目睹了百姓亲送贺礼的官员回去后,却是彻夜难眠。

自从池太后掌权后,提拔了很多后宫的女官,她肃机司和仪鸾司两司,更是直接瓜分了宰相和刑部的权力。

这些男官们对此一直都很不满,这些女人就是占了他们升迁的位置,再这样发展下去,他们在朝堂上,都没有立锥之地了!

必须得想办法改变这个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池太后还政于皇帝。

可是,有李勉和甄睿才的先例在,谁也不敢忤逆池太后,更别说提还政的事了。

毕竟每个人的脑袋都只有一颗,没人敢和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况且,皇帝除了登基那天露过面,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了,是不是还活着都是个未知数呢。

直到今日,他们看到扶光公主受到百姓敬爱的一幕,猛地意识到,这公主的权势未免太大了。

他们奈何不了池太后,可不代表奈何扶光扶光公主,哪怕打压不了她的权势,也可以将其收入囊中。

于是第二天,就有无数奏请公主下嫁的折子,递进了肃机司,然后就如泥牛入海,了无音讯了。

可这些官员依旧不放弃,每过段时间,就要上奏催促扶光公主完婚。

也是在这个时候,前线传来了战争失利的消息,金石、罗黑等小国也趁机骚扰边境,百姓流离失所。

然而外患还未平,国内局势也不安稳起来。

五月伊始,阳、泷两州发生了旱灾,造成了□□,朝廷拨下赈灾的粮食被贪官层层贪墨了不说,还有人发布谣言,说这是上天的警示,因为太后参政有违天道,所以上天降下了惩罚。

官员抓住时机,立即上书请求池太后将政权归还给皇帝,并建议皇帝尽快举行婚礼,册立皇后。

这一举动自然惹恼了池太后,带头参奏的官员当堂丢了脑袋,从此,再也没人敢提还政皇帝的事了。

只是朝堂之上无人敢于提及此事,但民间和地方的流言却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谣传皇帝已被池太后害死了,主张重新选立新君。

可是先帝就赵纯一个男儿,要选新君只能从宗室王爷里面选了,比如延州刺史豫王、刑州刺史灵王。

这些王爷自然很高兴,就等着哪个义士率先站出来,举起伐池的旗帜,推翻池太后后,再把他们接过去当皇帝。

至于让他们先举兵勤王,那是万万不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